1975年,一頂銅尊即將被送往日本展覽。出發前,專家馬承源突然被它奇特的造型所吸引,便伸手在內部摸了下,居然意外發現裏面刻了一篇銘文,而裏面出現的幾個大字,瞬間讓無人問津的銅尊成了國寶級文物。 信源:原文來源于新華網《廢品堆發現“鎮國之寶”》 華夏大地,孕育著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明瑰寶。在陝北黃土

住頂樓小鄒 2024-04-23 03:25:53
1975年,一頂銅尊即將被送往日本展覽。出發前,專家馬承源突然被它奇特的造型所吸引,便伸手在內部摸了下,居然意外發現裏面刻了一篇銘文,而裏面出現的幾個大字,瞬間讓無人問津的銅尊成了國寶級文物。 信源:原文來源于新華網《廢品堆發現“鎮國之寶”》 華夏大地,孕育著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明瑰寶。在陝北黃土高原的寶雞市,一段追憶往事、見證曆史的傳奇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1963年的一個雨後黃昏,賈村的陳老伯在田間辛勤勞作。就在他想要小酌幾杯解解乏的時候,一件泥濘的古舊銅器闖入了他的視野。 老陳看著它獨特的造型,一時間也說不上是什麽器物,只是覺得頗爲別致。于是他將這個古怪的"酒具"隨手帶回了家中角落,想要在日後再好好把玩一番。 誰也想不到,在陳家這個角落裏靜靜躺著的,竟是一件震撼中外的國寶級文物! 漫長的十余載光陰就這樣恣意地流逝,見證著這枯燥無奇的銅器如何在家中角落裏塵封了它閃耀的內在價值。 隨著家徒四壁的生活越來越拮據,老陳一度想將這件"破銅爛鐵"拿到鄉下的收購站抵押幾個錢,卻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個意外的決定,竟然導致了他的人生軌迹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危機就是這樣迅疾而至,幸運的是村裏的文物愛好者佟先生及時發現了這件國之重器的價值。他的敏銳眼光挽救了這件文物,也由此讓銅尊得以重見天日,被妥善收藏在博物館之中。 專家們一窺真面目,震驚地發現這竟是一件出自西周時期的藝術珍品,上面錾刻的銘文更是史無前例,堪稱重要的實物史料。 一場發現銘文的驚心動魄故事,就此拉開了序幕。當時的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在籌備一批文物赴日展覽時,偶然被這枚銅尊吸引了目光。 一股強烈的直覺驅使他伸手探入內側,結果令人驚訝萬分:裏面竟然隱藏著一篇長達122個古文字的銘文!而在銘文中,首次出現了"中國"兩個熟悉的大字。 由此可見,這枚工藝精湛的銅尊上所刻畫的,正是華夏先民對"國家"這一嶄新理念的早期認知。 "中"代表了人民聚居的中心,"國"則象征著守護家園的堅定決心。可以說,這枚樸素的銅器中滲透著民族的元氣,凝聚著先民們對家國的深深眷戀。 這一重大發現無疑爲我們理清了古代文明的面紗,讓我們對這段關于發現國寶的佳話倍加珍視。 在博物館明亮的展廳裏,這枚波瀾曲折的銅尊熠熠生輝,仿佛就在向每一位觀衆訴說它曾經被人們冷落在泥土裏的傳奇經曆。 它以自身的存在,見證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薪火相傳、不斷昌盛的曆程,也折射出在世界文化的大潮中,中國文明獨樹一幟的價值魅力。 追根溯源,這一切的發端完全是一個意外的巧合。但也正是這個令人不經意的偶然,成就了這件古老藝術珍品重見天日的奇迹,讓華夏文明的光輝一次次照亮時空的夜色。 從完全不知情,到今日被贊頌爲錦上添花,這枚曲折滄桑的銅尊已然成爲了華夏文明的重要見證和象征,飽含著中國人民對家國的深情凝望。 這枚"鎮國之寶"如今被指定爲永久文物,前途無量地向全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內蘊。 人們常說,曆史的發展往往在平凡之中孕育著不平凡的篇章。這枚普通無奇的藝術品,亦曾在青銅重火煉汞中飽經炎涼,最終卻成就了一段充滿曲折和傳奇的發現史。 這一切,恰恰反映出中華文明那曆久彌新、熠熠生輝的內在智慧。 我們相信,只要用心聆聽,這件文物定會爲我們打開一扇理解古人生活智慧、觀照華夏民族精神的視野。 每當細細品味這枚底蘊豐富的銅器,我們必將看到一束曆史的光芒,指引著我們去追溯那段被時光塵封的前世今生。 唯有銘記前輩開拓的脈絡,我們的民族才能在曆史長河中永續傳承,緊緊擁抱當下,放眼未來,大步走向新的舞台!

0 阅读:0

住頂樓小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