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被50萬人批鬥,兒子還被人活活打死

雅可談過去 2024-05-19 08:39:15

1967年9月14日,四川成都造反派與紅衛兵,在今天的天府廣場組織了一場由50萬人參與的批鬥大會,批鬥對象是四川省的領導班子“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李井泉及其一小撮同夥”,作爲主角的李井泉被批鬥得非常嚴重,就連他的兒子都被活活打死了。

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慘劇,李井泉有怎樣的人生經曆?

一起來看一下。

1909年,李井泉出生于江西省臨川縣唱凱鎮倉下村的一個農民家庭,雖然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父母對李井泉的教育卻很重視,再加上家鄉文化的熏染,李井泉學習成績優異,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成爲鄉裏少有的高級知識分子。

在讀書的過程中,李井泉廣泛閱讀進步書刊與報紙,再加上進步人士的影響,李井泉了解到馬克思主義理論,認識到中國未來的方向應該是共産主義,1927年,在老師章滌昌的介紹下,李井泉加入共産主義青年團。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政變,背叛了革命,在這種情況下,李井泉冒著生命危險,毅然前往南昌,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隨後跟隨起義部隊南下,留在廣東梅縣一帶做地下工作。

1930年夏,受東江特委的派遣,李井泉前往中央蘇區送信,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對李井泉語重心長地說:

“你很年輕,精明強幹,又有文化,很適宜做政治工作,希望努力學習馬列著作,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與士兵共甘苦。把自己的知識和才能貢獻給工農大衆。”

隨即,李井泉被分到紅一方面軍政委辦公室擔任秘書長,而當時紅一方面軍的政委正是毛主席,此後,經過曆次反“圍剿”鬥爭以及艱苦的兩萬五千裏長征,李井泉迅速成長起來,先後在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任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出任八路軍120師三五八旅副旅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李井泉被任命爲中央晉綏分局書記兼區政委,領導了晉綏地區的土地改革,並兼任二十兵團政委,爲西北地區的解放作出重大貢獻,隨後,李井泉擔任入川南下支隊政委,參加了解放西南的戰鬥。

新中國成立後,李井泉先後擔任四川省委第一書記、省軍區第一政委兼省政府主席等職務,並在1958年的中共八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爲中央政治局委員。

1960年9月,李井泉升任西南局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委,並在1964年12月當選爲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爲副國級領導。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彙報》的一篇文章“風靡全國”,名爲《評新編曆史劇》,當各地都紛紛轉載這篇文章時,李井泉卻就《四川日報》是否轉載這篇文章比較遲疑,最終在12月14日才轉載,這成爲隨後造反派與紅衛兵攻擊李井泉的口實。

十年運動開始後,李井泉的行爲引起造反派的不滿,尤其是宜賓有一對造反派夫妻,名爲劉結挺與張西挺,他們二人前往北京告狀,稱李井泉在四川搞“獨立王國”,在江青等人的支持下,劉張二人回到四川對李井泉進行批鬥。

1967年5月7日,中央下發了一份名爲《關于處理四川問題的決定》的文件,點名批判了“以李井泉爲首的一小撮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稱李井泉堅決執行“劉少奇、鄧小平的資産階級反動路線”,宣布撤銷李井泉黨內外一切職務。

隨後的批判中,除了李井泉本人外,他的家人也牽連到其中,李井泉的妻子肖裏被迫害致死,李井泉的兒子李明清被北航的紅衛兵抓去批鬥,竟然被活活打死了。

十年運動結束後,李井泉獲得平反,並在1978年再次當選爲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于1989年4月病逝于北京,終年80歲。

18 阅读: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