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2024夢想日,多項智能技術亮相,備戰450萬輛銷售目標

車扭力 2024-01-17 18:26:30

比亞迪在2023年以302萬輛的銷量收官,成爲自主車企裏的大贏家,也實現了中國汽車品牌超越合資品牌的目標,值得肯定。在過去幾年,比亞迪給我們展示了很多新技術,比如DM-i混動、e3.0平台、易四方、雲辇車身控制系統、刀片電池等,歸類來看,主要方向集中在機械硬件上,在新能源車集體發力的智能化領域,似乎顯得並不積極。

不過在近日舉辦的比亞迪2024夢想日上,比亞迪智能化亮劍,向我們展示了全新的智能化戰略,同時也發布了很多新技術。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整車智能,才是真智能。”以比亞迪的觀點,將汽車智能化和智艙智駕畫上等號,導致概念被窄化。

那麽比亞迪又是如何做的呢?其發布的智能化新戰略核心技術就是璇玑架構,從結構來看,璇玑架構是由主控系統、雲端AI+車端AI、車聯網+5G網+衛星網、傳感鏈+控制鏈+數據鏈+機械鏈組成,將軟件和硬件進行了深度融合,通過全新的璇玑AI大模型,將智能技術應用到了車輛全域。

事實上,仰望U8已經向我們展示過比亞迪在智能化上的技術成果,以原地轉圈爲例,就是通過對四個電機的精准智能控制來完成。似乎很簡單,網上也不乏模擬的案例,但是要拖動3985公斤的車身進行轉動,所內涵的技術絕非網絡上的簡陋設備所能比擬,而且易四方也能實現單個車輪的驅動、制動、前進和後退,將動力分配做到了最大化。

而且仰望U8的智能化也不僅僅是能轉圈,如果車輛從1.5米左右的空中落地,雲辇P車身控制系統會迅速觸發3級剛度,將沖擊力降低50%,這同樣是智能化系統對硬件的精准控制。當然也包括應急浮水功能、不平整路面水平駐車、越野性能、高速保胎穩定幹預、以及易四方概念車所展示的無刹車片制動、無轉向柱調節行駛方向等,都是智能化參與硬件系統的真實表現。

智能駕駛不等于整車智能,但依舊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比亞迪自然不會忽略這一點。以騰勢N7搭載的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爲例,可以實現高速/城市全場景輔助駕駛,包括智能限速、自動上下匝道、自動超車、路口直行/左轉/右轉/掉頭、識別紅綠燈自動通行、自動超車、自動避障、自動切換車道、行人/非機動車禮讓等功能,都有著很高的智能化水准。

以全場景智能泊車系統爲例,車主可以通過一鍵啓動該功能,在車內無人的前提下,車輛可以自行識別閘機並等待開啓通過,在複雜的地下停車場可以自動尋找車位,行駛途中遇到行人和車輛會主動禮讓,遇到狹窄車位或靠牆邊的斷頭路車位,也能精准停放。當車主需要用車的時候,通過手機APP就能啓動,並依靠信號定位就能找到車主,不需要地圖指引。

智能座艙方面,比亞迪在硬件鑰匙、手機鑰匙之後,再次推出了手掌鑰匙——通過錄入車主的掌紋,就能在手掌靠近B柱控制區的時候解鎖車輛,不需要攜帶其他鑰匙也能駕駛和鎖車。語音控制系統則支持四區獨立交互,讓前後排的乘客都能參與到車輛控制,支持連續對話、可見即可說等功能。

同時,比亞迪的智能座艙還支持方向盤解耦成遊戲手柄、戶外露營K歌、智能車載無人機等智能技術。遊戲和戶外K歌並非獨有技術,不過搭載的無人機艙目前屬于首次出現,不僅可以通過中控屏起飛和召回,而且可以自動爲無人機更換電池、自動渲染成片,對于自駕遊深度愛好者來說是個好選擇。

其實在2024夢想日上,比亞迪還發布了很多全新的智能化應用技術,一篇文章很難面面俱到,不過從整體表現來看,確實走在了新能源行業的前列,夯實了各類基礎和進階技術。這也得益于比亞迪擁有9萬余名的工程師團隊,僅智能駕駛研發團隊就超過了4000人,已經獲得了國內首個L3級智能駕駛輔助測試牌照的車企。

比亞迪或許距離技術大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相比燃油車技術,新能源技術還是存在積累時間短、體系化不鮮明的短板。不過以比亞迪的整體表現來看,它並非一個急于冒進的車企,每一個量産的新技術都具備了較高的成熟和完整度。這次發布多項整車智能技術,顯然也是有備而來,或許,這也是比亞迪敢在2024年定下450萬輛銷售目標的底氣。

0 阅读:6

車扭力

簡介:和這個世界的汽車,認真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