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曆史老照片:在艱苦的歲月裏,抗日軍民積極參戰,保家衛國

曆史小書生短視頻 2024-05-08 09:51:05

根據地婦女、兒童積極參加抗日保家活動。圖爲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婦女自衛隊。

1938年3月,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隰縣午城鎮與日軍激戰五晝夜,斃敵1000余人,毀敵汽車 79 輛。圖爲午城鎮大捷後軍民舉行聯歡會。

1939年2月,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在河北威縣香城固地區伏擊戰中,殲滅日軍200余人。圖爲戰鬥中繳獲的山炮。

1937年10月,國民黨軍第53軍(原屬東北)691團團長呂正操(1937年5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産黨),拒絕國民黨政府南撤命令,率部回師冀中,改稱人民自衛軍。1938年5月,該軍與河北人民抗日遊擊軍合編爲八路軍第3縱隊。圖爲活躍在冀中大清河上的第3 縱隊。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准備破壞正太鐵路

1938年5月上旬,新四軍第4支隊挺進安徽巢縣、無爲地區。12日,在巢縣蔣家河北伏擊進犯日軍,在江北首戰告捷。圖爲部分參戰部隊。

廣州淪陷後,東江人民在曾生等領導下,組織惠(陽)寶(安)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後擴大成立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積極打擊日僞軍。圖爲東江縱隊部分戰士合影。

1938年12月,由馮白駒領導的海南島紅軍遊擊隊改編爲廣東民衆抗日自衛團第14區獨立隊,後改稱廣東瓊崖人民抗日遊擊隊獨立縱隊,堅持獨立自主的抗日遊擊戰爭,沉重打擊了日僞軍。圖爲瓊崖縱隊的戰士在上政治課。

在艱苦的歲月裏,抗日軍民常以野菜充饑,以山洞爲家,堅持鬥爭

活躍在“青紗帳”裏的抗日遊擊隊

發動群衆破壞交通,切斷敵人的運輸線。

敵後民兵廣泛開展地雷戰,他們就地取材,制造鐵雷、石雷、磁雷、瓶子雷等各式各樣的地雷,埋在道旁、田野、村邊、室內,殺傷敵人。圖爲民兵在門口埋地雷。

冀中抗日根據地民兵在白洋澱組織了水上遊擊隊——雁翎隊,打擊日僞軍。

1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