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陳毅和賀龍因一事爭吵不休,周總理出面勸架:你們都聽我的

曆史小書生短視頻 2024-04-30 09:41:57

1954年國慶節前後,陳毅被調往中央出任國務院副總理,開始協助周總理開展工作。1958年2月11日,陳毅兼任外交部長。

自此,陳毅在複雜的國際大格局之中,走上了新中國的外交戰線。外交戰線原本就很變幻莫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鬥爭又異常激烈。因此,一向勇往無前、自信的陳毅,在面對新的課題,尤其是重要、敏感、複雜的外交工作時,也不免擔憂。

然而,曆史已經選擇了陳毅,陳毅便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外交重任。此後十多年裏,他爲新中國的外交事業廢寢忘食、殚精竭慮,連續奔波訪問,獲得的成果頗豐。到1965年,有49個國家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在這一過程中,陳毅也因疲勞過度多次病倒,但他依舊充滿熱情地期待著在新中國外交戰線上繼續有所作爲。

新中國成立後,爲了盡快走出戰爭創傷,早日發展起來,全國上下都在卯足勁兒努力。然而,迫于當時的現實情況,人們對體育事業的關心和重視程度並不高。

1951年,全國舉行男女籃球、排球比賽,西南軍區成績不佳,時任西南軍區司令員的賀龍得知此事後,十分焦慮。

賀龍從小酷愛體育,得知西南軍區的“敗績”後,賀龍立即組織成立了西南區體工隊。爲此,他還選拔了一批體育骨幹,調來體壇名將當教練,甚至還頂著巨大的壓力,起用了曾經任職于國民黨中央軍校的教練。

事實證明,賀龍這一決定沒有錯,西南區的體育運動在後來獲得了快速發展,甚至不少方面遠遠領先于其他地區。

賀龍這次在體育事業上小試牛刀,並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也成爲了他日後出任新中國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的契機。

1952年9月的一天,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給賀龍打去了電話,對他說道:“賀老總,政務院剛剛決定要組建中央體育運動委員會了。團中央已經給劉少奇寫信了,建議由你出任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看來你熱愛體育事業這件事家喻戶曉呦。”

賀龍聽後也很高興,他向鄧小平問起了毛主席的態度,“毛主席是什麽意見呢?”

“主席說你最合適。”鄧小平在電話那頭大聲說道。

賀龍一聽,當即表示:“那我當,我當……”

就這樣,賀龍開始主管起了新中國的體育事業。接手體育事業後,賀龍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發誓要把新中國的體育水平搞上去。

國家體委成立後,爲了選拔人才、運動員、教練,賀龍力排衆議,大膽選用了一批優秀的教練員,其中不少曾在國民黨中任職。此外,在賀龍的努力下,還有一批海外的體育人才回到了祖國。

1954年前後,遊泳隊、足球隊、籃球隊、體操隊等相繼組建起來,在衆多體育運動中,賀龍尤其關注籃球、排球和足球這三大球的水平,他甚至發誓“看不到三大球翻身,死不瞑目。”

在賀龍的關心和指導下,中國的體育事業取得了喜人的成就,毫不誇張地說,賀龍是新中國體育事業的開拓者。

不過,在這一過程中,賀龍還曾與奮戰在外交戰線上的陳毅發生過爭吵。

1963年,新中國的體育事業已經有了很大起色,在一些項目上更是有了爭冠的實力。一天,在一次羽毛球項目的比賽前,賀龍發表了動員講話,他在講話中鼓勵運動員要把羽毛球項目的所有冠軍都拿回來。

運動員們聽後,心潮澎湃,期待著爲國爭光。

然而,一旁的陳毅聽見賀龍的講話後,卻埋怨他說:“不能全拿金牌,不然我這個外交部長不好做呦。”

賀龍哪管得了那麽多,他再次強調“最好都要拿金牌。”

陳毅也反複說道:“還一些就好了,給別的國家也留些余地嘛。”

兩人一來一往吵得不可開交。一旁的周總理見狀,笑著勸架說:“依我看,你們都聽我的,我們既要鼓勵我們的運動員創造佳績,同樣也要歡迎兄弟國家的運動員們再創輝煌嘛。”

聽到周總理的話後,賀龍和陳毅不約而同點點頭表示同意。現場的運動員們看見三位領導人如此可愛、親切地互動,不禁笑了起來。

4 阅读: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