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遠探測距離300米,最高支持256線,禾賽發布第四代芯片架構超廣角遠距激光雷達ATX

電動車公社 2024-04-26 20:40:49

禾賽亮相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並首次展出了其全新的第四代芯片架構超廣角遠距激光雷達 ATX。

ATX 是一款平台型産品,沿用已經量産數十萬台的成熟 AT 平台,並搭載第四代芯片架構,全面升級了光機設計和激光收發模塊,實現了小巧體積與強勁性能的完美結合。ATX 不僅體積比 AT128 縮小 60%,重量減小 50%,同時實現了更遠的探測距離、更好的最佳的分辨率、更廣闊的視野,爲智能汽車賦予強大三維感知力。

隨著激光雷達作爲智能汽車的“隱形安全氣囊”迎來大規模應用落地,ADAS 前裝量産市場不僅在性能上對激光雷達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在期待著一款更小巧、更靈活的産品,推動激光雷達向更多車型滲透,成爲所有智能汽車的安全標配。

作爲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公司,禾賽科技深度洞察市場需求,曆經近十年核心技術精研與打磨,今日重磅推出革新性的 ATX。

X 代表 Every Car,也代表無限的可能。ATX 必將成爲推動激光雷達從百萬量級市場進入千萬量級市場的標杆之作。

上市即爆款,已獲多家定點

ATX 憑借小尺寸、遠距離、超廣角等優勢已獲得多個量産定點,分別來自國內龍頭車企、頭部新能源車企、領先新勢力、主流歐美合資車企等多家主機廠,預計將于 2025 年 Q1 開始大規模量産。

未來,隨著搭載 ATX 的車型推向市場,消費者將能體驗到更加安全、更加智能的駕駛體驗。

以小 見大

ATX 沿用了禾賽 AT 系列「芯片化收發+一維掃描」的成熟架構,並通過進一步提升收發模塊集成度和大幅簡化的核心光學掃描結構,實現了極致小巧的設計。

與 AT128 相比,ATX 整機體積縮小 60%,重量減輕一半至 500 g,外露最小視窗高度僅 25 mm,在集成至整車時更隱形、更美觀,同時將整機功耗降低 55% 至僅 8 W。

精巧的結構設計在優化了物料成本的同時,大大簡化了生産中的標定、總裝等多個環節,在面向更加高效的規模化生産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

得益于極致小巧的尺寸和超低的功耗,ATX 能夠被靈活嵌入到車身不同位置,包括車頂、前擋風玻璃後、車燈內等,爲汽車廠商解鎖了激光雷達安裝方式的更多可能。

核心性能全面升級 更遠、更廣、更高清

ATX 在實現更小體積的同時,核心性能進行了全面升級。

ATX 最遠探測距離達到 300 米,比 AT128 提升 50%。最高可支持 256 線,最佳角分辨率達到 0.08° x 0.1°,是 AT128 的 2 倍以上。超遠的探測距離,結合更高的最佳分辨率,使得智能汽車在高速行駛時可以在更遠距離下提前感知到車輛、行人等,及時做出反應,避免危險發生,同時能爲車輛生成更遠的高精度三維道路模型,讓算法更早決策規劃。

140° 超廣水平視野。相比市場同類産品 120° 的水平視場角,ATX 的水平視場角達到了140°,刷新了高性能遠距激光雷達的水平視野的上限。更廣的視場角能夠賦予智能汽車更寬廣的前向視野,能及時感知到兩側的緊急加塞車輛、行人或非機動車橫穿等複雜路況,從而有效提升城區輔助駕駛的安全性。

全球首個智能點雲解析引擎 濾除99.9%雨霧環境噪點

ATX 搭載了禾賽自研的全球首個智能點雲解析引擎(Intelligent Point Cloud Engine, IPE),內部集成256-core 波形處理核,通過每秒 246 億次的高采樣率實現了對全波形的精細捕捉,結合獨有的全波形智能識別技術,能智能識別雨霧、前車尾氣、灰塵等,並在點雲中實時進行“像素級”標記,濾除 99.9% 以上的環境噪點,讓智能汽車感知到的視野更清晰。

ATX 的智能濾噪功能不僅能夠有效減少系統誤識別和誤觸發,還能大幅降低雨霧天氣對激光雷達的幹擾,爲智能汽車提供全天候的安全感知力。

7倍光學變焦 支持多模式切換

爲了滿足智能汽車在不同使用場景下對激光雷達性能的不同要求,禾賽通過靈活的光學架構設計,使得 ATX 具備7 倍光學變焦的功能,可實時進行多模式切換。

在城區行駛時,ATX 能夠實現 140° 超廣視野以適應城區複雜的路況,最大程度監測到車身兩側的道路情況,隨時避開危險。

而在高速行駛時,開啓 7 倍光學變焦即可實現最遠 500 米的超級測遠能力和7 倍高清感知,這樣的模式可以進一步提升智能汽車對于前方遠處路況的精准感知,保障車輛在超高速行駛下的安全。

第四代自研芯片架構

禾賽打造的激光雷達專用芯片架構平台,采用集成化技術把激光雷達每一個模塊和鏈路優化到極致,實現更好的信號質量、更高效的數據處理速度,以及更高的産品可靠性。

從 2017 年開始,禾賽一直走在激光雷達專用芯片研發的前沿,隨著研發技術的進步在有節奏的持續叠代平台,如今已陸續成功推出 4 代芯片架構,每一代都基于前幾代成功的基礎之上,采用更優的架構設計、更先進的器件和制造工藝、更可靠的材料、以及更智能的軟件算法,從而讓産品級的綜合性能不斷提升。

目前第 1~3 代芯片均已成功量産並經曆市場大規模量産的驗證,今年重磅推出第四代芯片架構,而 ATX 正是基于此研發而成。

禾賽第四代芯片架構采用了 3D 堆疊技術,可單板集成 512 個通道。內部嵌入 256 核智能點雲解析引擎(IPE),8 核 APU,實現每秒 246 億次采樣。先進的器件和波形處理能力實現了 130% 的探測器靈敏度提升,單點測距功耗降低了 85%。基于該技術平台不僅能夠實現超高的産品性能參數,還能支持全固態二維電子掃描、光子抗幹擾、智能光學變焦等智能功能。

摩爾定律的兩種形式:極致性能與極致成本

禾賽是行業首家提出將激光雷達推上“摩爾定律”軌道理念的公司。一方面,禾賽與全球頂尖的主機廠和自動駕駛公司合作多年,把激光雷達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轉化成領先的産品性能;另一方面,在自主研發的垂直整合技術上不斷突破,簡化結構、降低成本、提升制造效率,將激光雷達推向更大規模的市場。

相比 10 多年前的一個典型 32 線激光雷達,2024 年禾賽發布的 AT512 線數提升到了 16 倍,點雲密度提升到了80 倍,價格卻不到當時的1/100。

隨著 ATX 新一代激光雷達平台産品的推出,禾賽向行業首次提出了摩爾定律在激光雷達行業的兩種表現形式:極致性能與極致成本。同樣基于先進的第四代自研芯片架構,禾賽推出了超高性能的 AT512,瞄准 L3 級自動駕駛應用,不僅帶來滿分安全感,同時讓智駕更舒適、更絲滑;也推出了價格極具競爭力的小巧型 ATX,面向 L2+ 智能駕駛應用,讓安全成爲更多智能車型的標配。

基于海外與國內的不同主機廠客戶需求,這兩款最新産品將助力進一步打開激光雷達前裝量産市場,加速賦能高級輔助駕駛功能落地。

0 阅读:9

電動車公社

簡介:重新思考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