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宮除妖的雲中子究竟說了些什麽,讓商纣王覺得富貴功名如浮雲?

一大語文化 2024-04-17 21:28:36

終南山上有一煉氣士,修得千百年道行成仙,名叫雲中子。

雲中子在虎兒崖采藥,見朝歌宮中一道妖氣盛行,便命金霞童子尋來一截枯松枝削成木劍,駕青鸾至朝歌。

雲中子左手提水火花籃,右手執拂塵,前來拜見纣王。

纣王此時正被大臣們纏得不行,早就想散朝了,見通報有道士朝見,故順水宣來,以解其煩。

雲中子見了纣王並沒行跪拜禮,而是執拂塵打了個稽首。纣王見了心中非常不爽,覺得即使是方外人士,但依然在自己的國土之內,居然如此慢君。

纣王雖然不悅,但又不好發作,爲一個禮節動火,顯得自己太沒有氣量了。于是纣王決定用“問道”來試探雲中子的道行。

纣王問雲中子:“道者從何而來?”

雲中子答:“貧道從雲水而至。”

纣王又問:“何爲雲水?”

雲中子說:“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纣王又說:“雲散水枯,汝歸何處?”

雲中子答:“雲散皓月當空,水枯明珠出現。”

雲中子的這番回答令纣王非常滿意,心中立馬就免了他的慢君之罪,讓人賜坐,二人坐而論道,大有知音相見恨晚之象。

雲中子一點不謙卑,一屁股就坐了下來,還說:“天子只知天子貴,三教元來道德尊。”

這纣王也是聰慧大氣,很想聽聽雲中子講道,又如何尊了,于是讓雲中子暢所欲言。

雲中子便暢開了誇,將世外景象全部妙語連珠地呈現在了纣王面前,雲中子是這樣形容的:

在這世外,不用每天行禮拜天子,也不用被大臣們所管束,山間有林泉岩壁,讓人忘憂忘辱,絕名絕利。穿著粗布衣服,隨便披散著頭發,光著腳丫子,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束縛。興來,可采花折草裝飾洞府,用甘泉來漱口,嚼松柏來延壽。遇著有緣人,便求玄問道,詩酒談文,論前朝興廢,究性命根因。每日采藥救人,化緣充饑,修仙悟道,書符篆除妖魔。煉丹騰雲,遨遊四海。

便是:笑奢華而濁富,樂自在之清貧。奪天地之秀氣,采日月之精華。

這纣王只知宮殿之尊,哪裏知道世外之好。聽到雲中子的一番話,頓覺身心徜徉其中。

纣王聽完大悅,說出真心話:“聽完先生此言,不覺神清氣爽,也如在塵世之外,真覺這富貴如浮雲耳!”

果然這雲中子是攻心好手,先把這纣王聊得意亂情迷,然後才說出自己此前來的目的。

纣王一聽雲中子是進宮來除妖的,就越發好奇,這宮裏如此森嚴,何來妖魅?

雲中子說:“這妖魅最蠱惑人心了,陛下若知道有妖魅,那自不敢來了,就是陛下不知道,所以才能趁機出現。”

雲中子從他的水火花籃中取出松木劍,讓其挂在分宮樓三日,妖魅自當灰飛煙滅。

這纣王哪裏知道自己身邊最寵幸的妲己,正是那他當日去女娲宮降香時得罪了的女娲從軒轅墳裏招來的狐狸 精,專來魅惑他,讓他早早斷送成湯640年基業中還余下的28年氣運。

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何況,這纣王和雲中子還聊得這麽投機,于是便命人將這“巨阙劍”挂在了分宮樓前。

纣王見雲中子有道行,兩人又投緣,就想勸說雲中子留在他身邊,許他功名富貴。

纣王勸說:“你留在朕身邊豈不更好,還可揚名後世,何苦沒世無聞,甘爲淡薄呢?”

這雲中子先前講了那麽多世外的好處,這纣王轉眼就忘了,反倒過來勸方外雲中子入世了。

雲中子再一次向纣王申明他做山野之人的好處:“我既能睡到日上三竿才醒,也能不穿衣服光著腳滿山跑,多自由啊!”

纣王一聽就這等,那有什麽好的?還不如在宮裏穿得體面,富貴盡享。

雲中子見前面的那番宣揚似乎對纣王不怎麽起作用,于是又說了一番更妙的好處來:

“身體逍遙心自在,不用思考治國安邦之策,種種韭菜就好了,也不用揣摩君王的喜好,還要行禮下拜,每日擔驚受怕。我房屋簡陋床又小,衣服髒又破也不妨,都是自己怎麽過怎麽舒服,隨心所俗。”

便是:不問天皇地皇與人皇,不問天籁地籁與人籁。閑來一枕山中睡,夢魂要赴蟠桃會。那裏管玉兔東升,金烏西墜!

纣王聽後這才打消了挽留雲中子的想法,只好命侍官取了金銀各一盤來送給雲中子。

雲中子當然拒絕了,這些金銀對他來說毫無用處,每日只兩卷經書,洞中打坐,或撫五弦琴,采藥治病。這些都比這金銀好哇。

說完,雲中子走出大殿,飄飄欲仙地離開了。

話說這“巨阙劍”剛一挂在分宮樓,妲己就開始昏昏沉沉,面如氣色,氣息微弱地躺在床上不起了。

妲己說,自己是被那把劍嚇到的。纣王憐惜美人,轉眼就怪雲中子妖言惑衆,施了妖術,想加害美人,自己險被他誤導了,于是命人將那劍取下來燒了。

自這降妖“巨阙劍”被焚以後,妖氣蕩盈深宮,妲己更把纣王迷得顛倒錯亂,荒廢朝政,天怒人怨。

雲中子回望見妖氣複長,只得作罷,知大勢所然,天意如此,只好留下了二十四個字在司天台杜太師的照牆上,以證後效。

雖然《封神演義》裏說纣王失天下是天意,但本人依然有三個小疑惑:

1、這女娲看出成湯只剩28年氣運將亡,那招不招狐狸附身,結局不都是一樣的嗎?時間不會加快,也不會慢移。

2、若這妲己本是女娲招來的,爲女娲辦事,若雲中子真除掉了,那雲中子是否又是逆了女娲之意?又是否會結下梁子?

3、成湯將亡,周室當興,既是天意,那女娲和雲中子的做法,又是否多此一舉?

0 阅读:4

一大語文化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