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再多攻略都不會知道的這些北京小衆秘境,遛娃超贊,打卡出片!

大小愛玩探秘 2024-05-11 16:42:53

這個五一,來帝都的人那可真是人潮洶湧!!

新聞上說,一共來了1696.6萬人,那些爆款景點無一不是人頭攢動,只見腦袋不見景點...

也難怪,作爲帝都,北京一直是旅遊大爆款,一提到北京旅遊,估計很多人心裏都犯嘀咕,那些大名鼎鼎的景點,車多人多,想想都頭疼。

但其實北京這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老城,可不僅僅只有故宮、長城和頤和園哦!王府井、鳥巢、水立方雖然名氣大,但也不是非得去不可的。

講真,北京這座城市,真的超有味道,小衆又充滿溫情。避開那些大熱門,換個思路,深度挖掘這座城市的魅力。

北京還有許多值得一去的“小衆秘境”,這些地方你可能做再多的攻略都不會知道,因爲它們真的很冷門,大多人的推薦清單裏都絕不會有!

泰安裏

在北京看上海

在北京西城的胡同群中,泰安裏獨樹一幟,以其仿上海的裏弄式格局引人注目。這座建築群由六幢二層建築組成,平面與立面造型保持一致,充滿了海派風情,爲北京城增添了一抹別樣的風情色彩。

說實話,第一次走進去,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地方了。這哪是北京啊,分明是上海的弄堂嘛!

這地方叫做泰安裏,是上世紀10年代建的,算是北京城裏唯一這麽地道的上海式裏弄建築了。現在啊,它已經不是簡單的住宅了,變成了泰安裏文化藝術中心。

清水牆面、中西門窗、跑馬廊、女兒牆、欄杆和天井罩棚,融合了中西建築精髓,展現民國時期建築的西化風尚。它們爲中軸線建築添彩,是近代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寶貴遺産,穿著民國服飾來這裏打卡真的超級出片!

如今的泰安裏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是集會議、研學、論壇、展陳,數字,文創于一體的共享共創空間。經常會舉辦研學、論壇、沙龍、社區營建等活動。裏面還有咖啡館、小酒館、戲劇表演,甚至還能喝茶、吃飯、看電影。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仁壽路與仁民路交叉口東北40米

天甯寺塔

低調的沒有存在感

北京這座大都市裏,除了那些名聲在外的宗教古迹,還藏著一座低調的寺廟——天甯寺。它就位于護城河西岸,周圍是些看似被城市遺忘的平房。

說起天甯寺,可能很多人沒聽過,但提到天甯寺塔,那可是北京城裏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了。這座塔啊,是遼代的密檐式磚塔,在1988年就被評爲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衆多文物彙聚的京城,這座寺廟實在低調得沒有什麽存在感,但就是這麽一座“默默無聞”的寺廟,居然是文保愛好者競相打卡的地方。

天甯寺塔坐落在一個方形平台上,形狀八角十三檐,特別顯眼。下部是高大的須彌座,座下束腰處刻有壺門花飾,轉角處有浮雕像。須彌座上則是鬥拱勾欄的平座和三層仰蓮瓣,用以承接塔身,工藝可是相當講究。

塔身四周都有門,旁邊還雕刻著菩薩、雲龍和金剛力士等圖案。特別是那正面的金剛力士,肌肉鼓鼓的,眼睛瞪得老大,看著就讓人覺得威風凜凜。塔是實心的,沒法爬上去看風景。

你站在塔下仔細瞧瞧,這塔的比例特別協調,須彌座、塔身、密檐和結頂寶珠,每部分都恰到好處。

建築學家梁思成也特別喜歡天甯寺塔,他覺得這塔就像一首有節奏的歌,有韻律,有美感。所以啊,雖然天甯寺塔低調,但真的是個值得一看的好地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天甯寺前街甲3號

萬壽寺

京西小故宮

萬壽寺,坐落于西直門外,長河北岸,廣源閘旁,始建于明代,萬曆皇帝爲了祈福,保佑明朝江山永固,還用來存放漢文佛經。後來清朝皇帝也常在這兒給母親慶壽,順治皇帝還給它賜名“敕建護國萬壽寺”。

這裏被稱爲“京西小故宮”,建築風格跟故宮特別像,一進門就能看到各種皇家藝術風格的東西,像建築、造像、書畫等等。寺院分中、東、西三路,主體建築在中路,一共有八重殿,每個殿都有它獨特的魅力。

四月的玉蘭花使得這座古老寺廟有了獨特的景色,現在雖然沒有玉蘭花的加持,但這座寺廟本身的魅力仍然不減。

在這裏時常會舉辦展覽以及各種文創傳統文化的體驗活動,具體可以在官方號上看詳情並且預約。

除了建築,萬壽寺的彩繪和磚雕也超級棒!山門殿頂的“青天流雲百蝠圖”彩繪,還有那山門殿兩側的花磚雕影壁,大殿側面的牆壁石雕,都特別精美,充滿了藝術氣息。

上午十點和下午兩點都有志願者來講解,聽他們講講萬壽寺的曆史,真的很有意思。這裏無論是遛娃還是拍照,又或者參觀和感受曆史,都特別合適~

地址:西三環北路萬壽寺

亞洲金融大廈

北中軸線上的絕美建築

亞洲金融大廈位于北京中軸線十一點鍾位置,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是一座可滿足國際組織總部辦公要求,達到使館級安防標准的5A超甲級建築綜合體。

可不僅僅是個辦公的地方,行政中心和底下的商業街都對外開放,但在某紅書上可是火得一塌糊塗,大家都愛去打卡!

顔色上,古銅色和大象灰,一看就高級。裏面的設計還用了魯班鎖、中國結這些中國古建的元素,整個空間感就起來了,你擡頭一看,80米高的中庭盡收眼底。

細節上,木質設計點綴得恰到好處,對稱的結構設計,顯得特別中式、古雅。整個建築給人的感覺,就是方正、內斂、疏朗,特別舒服。

這地兒天氣熱的時候遛娃真的太合適了~空間大,娃玩得開心,裏面還有各種真綠植,熱帶雨林的感覺,娃們肯定喜歡。拍照也特別有感覺,算是給娃免費上了個高端美育課!

特別喜歡這裏五層空中花園的國圖書店,基于空中花園打造融合式閱讀場景,書籍與綠茵花影相互交錯,提升視覺感官體驗,讓靈魂得以棲息的同時,也能帶給大家不同的閱讀感受。

中庭有陽光,不用擔心空調太冷。下沉廣場的步行街還有便利店、面包店、星巴克,餓了還能點外賣送到北門快遞櫃,遛娃一整天都不用擔心啦~!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天辰東路1號院

史家胡同

一條胡同,半個中國

史家胡同號稱是 “ 一條胡同,半個中國 ”,從清朝到新中國成立有許多高官名人都曾住在這裏。這條特別的胡同,長達700米,走過了700年的歲月,從地鐵5號線燈市口站出來,往北走,西邊就是史家胡同。

整個這一條街走下來,幾乎都在和曆史人物跨時空交流,胡同59號院是史可法祠堂,後來變成了左翼宗學,再後來變成了小學,現在可是京城有名的小學之一。

史家胡同還出過不少名人,焦家大院、洪鈞的宅子,傅作義將軍也住過這裏,還有51號院,以前是香港《大公報》的辦事處,後來還住過章士钊一家。這胡同裏,一磚一瓦都充滿了故事,讓人仿佛能聽到曆史的回聲。

史家胡同的24號院曾是清末直隸布政使淩福彭的宅子,淩福彭有15個孩子,其中排行第十的就是號稱民國三大才女之稱的淩叔華,而現在則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館——史家胡同博物。這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館,展示了老北京的曆史文化和胡同生活。

在史家胡同,衆多曆史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著名詩人臧克家曾居住在1號院,中國社科院院長胡繩則在2號院留下了足迹。國民黨上將衛立煌、中將周體仁也分別選擇了23號和35號院作爲他們的住所。此外,設計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的羅工柳曾在31號院居住,而中共元老李維漢和外交家王炳南則分別選擇了55號和33號院作爲他們的棲身之地。

地址:史家胡同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東起朝內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與東、西羅圈胡同相通,北鄰內務部街。

美克洞學館

極具藝術氣息的家居空間

在從來不缺林立高樓與璀璨夜景的朝陽區,有這樣一座後現代地標建築——美克洞學館。走進美克洞學館,就像進入了一個藝術天堂!雖然沒花錢,但感覺享受了超值的體驗。家居用品時尚有品味,下午茶香濃可口,還有絲路主題餐廳和書吧。各種文創産品也超有設計感。這裏真是生活美學和居室文化的完美結合!

美克洞學館開業後迅速走紅,被譽爲“北京小悉尼”。館內壁畫超美,原來他們特地從克孜爾石窟運來泥土,用了150多天精心繪制。壁畫和現代空間完美融合,拍照打卡超有感覺,仿佛穿越絲路傳奇!

龜茲洞天設計獨特,巧妙地將自然光引入室內,就像真正的“別有洞天”。這種設計和克孜爾“大像窟”的頂部洞口特別像。服務台旁還重現了克孜爾石窟的甬道,古今、天地在此交融,真是太奇妙了。

菱方格壁畫梁是對古老建築結構的巧妙保留,藝術家巧妙地將古代龜茲壁畫與現代建築融爲一體,賦予了它們新的生命和美學價值。這些壁畫梁不僅裝飾性強,而且每根都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視覺沖擊力十足,整體呈現出平衡、飽滿、恢弘而有序的藝術效果。

石窟雲梯是內外雙面旋轉結構,外面是各種洞岩,內側則畫滿了龜茲壁畫。壁畫源自克孜爾石窟,色彩豔麗,畫裏的人有彈琴的、跳舞的,還有飛天的人物。看著就讓人感受到龜茲民族以前那種平靜、快樂的生活氣息。

三樓中庭的“西域峽谷”也是同樣震撼,它完美還原了西域白雅丹峽谷的風貌,岩壁線條獨特,天窗設計巧妙。走進這裏,仿佛撥開了雲霧,見到了光明,讓人心動不已。

在美克洞學館拍照,淺色背景超適合穿深色衣服!和背後的白牆一對比,你就是焦點!簡單幹淨的打扮最出效果,再戴頂帽子,立馬提升時尚感。拍背影和側面絕對美翻,讓朋友從後面或側面連拍,輕松get大片感!拍照高手就自由發揮啦~

地址:朝陽門外大街99號

馬克西姆法餐廳

老北京記憶中的“法餐天花板”

1983年,崇文門這一老北京繁華地帶迎來了一家超級有格調的西餐廳——馬克西姆餐廳。這可是法國大設計師皮爾·卡丹的傑作,他把巴黎的餐飲品牌帶到了中國,讓北京人第一次嘗到了正宗的法式大餐。

一走進餐廳,你就像是穿越到了18世紀的歐洲宮殿。牆上挂著仿照盧浮宮裝飾的壁畫,還有各種水晶玻璃鏡和彩畫玻璃窗,楓栗樹葉形狀的吊燈和壁燈,散發著淡淡的光芒,牆上金色的藤蔓圖案,就像是一幅流動的畫卷。

聽說這餐廳裏的每一塊玻璃都是從法國運過來的,上面的油彩都是一筆一筆畫上去的,超級講究!木質桌椅、歐式沙發、銀燭台、鮮花、酒杯……這裏的服務生也特別有禮貌,總是輕聲細語地爲你服務,感覺特別舒服。

據說搖滾歌手崔健的《一無所有》就是在馬克西姆首唱的,還有黑豹樂隊也常在這兒開音樂會。不過啊,說到底,對于咱北京人來說,吃的還是最重要的。法餐裏的鵝肝、魚子醬、松露,那可是歐洲三大美味,特別是鵝肝,絕對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現在的馬克西姆不只是個餐廳那麽簡單了,它見證了北京城的變遷,也承載了無數崇文人的回憶。想體驗正宗法餐,不出北京城,馬克西姆就是首選。當然,來這裏拍一組穿越時空的歐洲大片也是極不錯的選擇哦~

還有一定不能錯過連接兩個用餐區的那個連廊。那兒展示著1983年餐廳開業時用的餐具、銀器,還有名人的題字、合影,還有一張那個時代的營業執照。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崇文門西大街2號

中國油畫院

北京“小摩洛哥”

中國油畫院,坐落在北京朝陽區的高碑店文化新街,不僅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驕傲,更是集油畫創作、教學、研究于一體的藝術殿堂。這裏環境優美,建築風格別具一格,尤其是那座栗白色的尖頂教堂和獨特的紅磚樓,被譽爲“北京小摩洛哥”,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

白色的教堂和紅色的博物館相互映襯,簡約而不失高雅。教堂的階梯緩緩上升,三角形屋頂簡潔大方,沒有多余的裝飾,卻讓人感受到一種純淨的美感。內部空間高達23米,擡頭仰望,神聖莊嚴的感覺油然而生。這裏不僅是拍婚紗照的熱門地點,更是欣賞藝術的好地方。

而背後的博物館同樣很值得拍照,牆體采用清一色的紅磚元素,顯得莊嚴而沉穩。大面積的玻璃窗讓空間更加通透。

博物館內部有著層疊的紅磚台階,錯落的空間切割開了光線,這些光線在其中穿梭,形成不同的幾何形態,仿佛進入了一座迷宮。這裏不僅可以欣賞建築之美,還能在主展廳免費觀賞各種油畫作品,感受藝術的魅力。

除了看展,油畫院還有兩家咖啡店,一家位于教堂下方,另一家則位于教堂斜對面。如果你喜歡清靜,不妨帶上一本喜歡的書,挑一個窗邊的位置,享受一段甯靜的時光。

雖然位置稍顯偏遠,但中國油畫院卻因此擁有了更濃厚的藝術氛圍。無論你是來拍照打卡,還是來感受藝術之美,這裏都是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

地址:朝陽區文化藝術新街1704號

這些散落在北京各處的秘境才是很值得周末打卡的地方,北京那麽大,有趣的地方也很多,如果還有小愛沒有扒拉到的小衆之地,歡迎留言推薦給我們哦~

0 阅读:14

大小愛玩探秘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