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漂泊北上廣後,他們決定回鄉蓋房

未來商業觀察 2024-03-23 19:18:37

2024年,“北漂”“滬漂”“杭漂”數量正在快速減少。隨著年齡增長,行業紅利消失,老一代漂泊者打算退回新一線或二三線城市。

北上廣不是歸宿,二三線不是退路。那些想退卻未敢離開的大城市年輕人,站在原地猶豫彷徨,不知何去何從。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年輕人,他們選擇了第三條路,回農村老家重建或改造自建房,打造一方隔絕焦慮,具有煙火氣的天地。

一座“房子”,關聯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事業方向。因此,伴隨著居住區域的改變,他們也不得不尋找新的收入來源。

作者 | 凡一

編輯 | 方遠

年少打拼

2015年,小朱本科畢業,就職于杭州阿裏巴巴旗下蝦米音樂。大劉碩士畢業,前往北京創業打拼。

那一年,他們都是剛踏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站在高聳入雲的寫字樓下,擡頭上望。

21歲,就職于全球知名企業,且恰好踩上互聯網發展的風口,小朱對未來充滿樂觀。她常常飛往各個國家旅遊,過著潇灑、時尚的白領生活。

同樣覺得生活充滿奔頭的還有大劉。那年,他25歲,站在北京的天橋上,看著川流不息的車流,他想,一線城市項目多,機遇多,更容易抓住機會。

他喜歡一線城市被按下加速鍵的生活節奏。

然而,北京是現實的,縱你有年少淩雲志,若時機不對、經驗不足,失敗分分鍾到來。北京創業不太成功,大劉闖勁未散,他前往大連二度創業。

彼時,中日韓企業合作緊密,大連作爲港口、工業、貿易城市,承載了大量韓企和日企的分公司。在大連,他與朋友合夥創業,組建了7個人的團隊。

大劉團隊的主要業務是爲中日韓企業提供線上到線下的商務翻譯,以及商務談判接洽等服務,效益一度不錯。

然而,隨著國際形勢變化,部分韓企和日企相繼撤離大連,大劉團隊的業務也急劇下降,這項業務也不得不停止。

小朱的職場生涯也波折不斷。互聯網大廠內部嚴重的派系鬥爭讓她心神俱疲,她作爲底層工作人員,工作中的任何一點小差錯,都會被對方抓住不放。

“其實大家都知道他想幹嘛,但他就是抓著你的錯處無限放大。”小朱也因此被HR請去喝茶聊天。

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小朱選擇離職,跳槽去了另一家互聯網大廠,從事遊戲方面的業務。入職後,她所在部門類似于中台部門,主要工作是輔助其他項目組完成任務。

在小朱看來,這類部門在互聯網大廠是牛馬一樣的存在,地位卑微,工作強度大。

並且,隨著互聯網紅利的消失,小朱所在部門項目的預算被一降再降,比如她就曾被要求用一兩百塊錢辦場聲量巨大的活動。

有一次,小朱所在部門被分到一單遊戲開發項目。由于項目周期非常短,周女士連續兩個月沒有休息過一天,常常晚上回到家已經11點。

夜裏休息時,睡夢裏全是與工作相關的人和事。

工作的忙碌,讓小朱的生活愈發封閉。她的生活裏除了工作,就剩一只貓。

她每天回家都會抱著貓撸好長一會兒,並且聞著貓身上的氣味讓自己安心。她說,如果我不抱會兒貓,我感覺這一天就過不下去了。

整個部門加班加點趕了兩個月後,項目被領導賣給其他部門,小朱兩個月的付出被全部清零。

大劉也經曆過這樣的階段。大連的團隊解散後,他去了廣州。

廣州同樣是一座追求速度的城市,那時,他仿佛陷入了一個漩渦,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各種工作,似乎永遠也處理不完。

某天,大劉一位在一線城市工作多年的朋友,突然回到盤錦鄉下老家,定居在改造後的老宅中。退回來家的原因是,他厭倦了城市焦慮的生活狀態。

大劉去這位朋友的鄉下老宅住了幾天,每日吃朋友炒的大鍋飯,聞著木頭被焚燒的味道。他說,那種味道,讓他異常心安。

2022年,大劉34歲,小朱30歲。大劉厭倦了大城市快節奏的生活,小朱看向寫字樓的眼神早已不再熾熱,他們分別回到了台州和遼甯盤錦的鄉下老家,改造或重建老家房屋。

二次選擇生活方式

2021年,小朱開始在留在杭州市區買房與改造鄉下老家兩者間舉棋不定。若是堅持在市區買房,即使拿上全部積蓄,也只能買一套特別小的房子。

這對于在農村長大,習慣了寬敞、透亮生活環境的她來說,絕不是理想的選擇。

同時,定居市區,就意味著無法脫離高壓、焦慮的生活狀態。深思熟慮之下,她選擇了回鄉下改造老宅。

小朱的老家在台州市白塔鎮下珠村,靠近神仙居風景區。小朱打算借此機會將老宅好好改造一下,即做她和家人住處,也作民宿經營。

找設計師確定好裝修圖紙後,小朱就找了裝修團隊開工。期間,小朱也惡補了大量的裝修知識,同時也和裝修公司展開了數場拉鋸戰。

據小朱講述,裝修公司在簽完合同後,多次和她報增項,表示多處需加錢。還有若質量不達標返工,也要加錢。

若小朱不同意,裝修公司便拖著不幹活,小朱多次和裝修公司爭吵中被氣哭。

當設計師想法和裝修公司意見不統一時,也需小朱最後站出來拍板。比如,小朱希望在庭院中加上木質的小屋檐,木匠表示,從受力結構看,該想法不可行,但設計師卻認爲可以做。

兩方爭執下,小朱只好搜小紅書、抖音、百度等了解相關知識。她甚至找到淘寶相關賣家,向對方討教。

由于小朱打算將老宅改造成民宿,所以裝修前後花費近200萬。這200萬中,小朱、父母和親戚各出了一部分,此外,還和銀行借了一部分。

由于背債,小朱沒敢辭去現在的工作,她只能每個周末坐車往返老宅,監督裝修團隊施工。

當小朱忙著和裝修團隊拉扯時,大劉正在糾結自建房房蓋的結構。

原本,他怕農村采光不好,沒有采用傳統混凝土澆築的方案建造房頂,而是使用了頂鋼結構。然而,傳統東北農村房屋是平頂,他做的是坡屋頂,這就設計其風載和雪載的能力。

他請了專業人士來測量,對方給出的意見是,若趕上極端天氣暴雪或大風,房屋可能有一定風險。爲此,大劉不得不重新改良方案,找施工團隊二次施工。

但無論是小朱還是大劉,面對施工過程中層出不窮的問題,他們始終有著足夠的耐心。因爲他們清楚,他們不僅在打造一座房子,也在打造新的生活方式。

尋找事業“第二春”

2023年10月,小朱的老宅改造完成,民宿正式上線。

互聯網大廠的工作經驗,使她在民宿推廣方面更有經驗。起先,她將民宿挂在各大平台,觀察後發現,美團與城市民宿綁定的更緊密,攜程在鄉村民宿方面做的更好。

所以目前,她主做攜程。同時,她還在抖音、小紅書等平台推廣。如今,她店鋪的微信已添加了500名好友。2024年春節,她的民宿日日爆滿。

經營民宿期間,她從進入寫字樓的白領,轉換爲每日打掃衛生,甚至給客人刷馬桶。

她還學會了換電子密碼鎖,給櫃門刷漆等技能。她說,她現在還想考個電工證,以後若出現簡單的電路問題,她可以自己上手。

她說,以前她每天想的,就是提升績效,與同事競爭,陷在焦慮的情緒中。如今,她發現她其實還可以做很多別的事情。

小朱感覺,自從民宿開張後,她的腦子好想再次轉動起來了,每日會冒出各種相關的創業計劃。最近,她在考慮上架老家的楊梅及特色手工産品。

大劉的自建房預計2024年可完工。目前,他在盤錦市區有産業,同時,他也在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以便房子完工後常住鄉下。

他的朋友從城市搬回農村後,以從事自媒體爲生,受其影響,他打算也將其發展爲自己的第二個創業方向。

2024年春天,盤錦料峭的空氣中已透著些暖意,台州的櫻花已經綻放,小朱和大劉都曾想起2015年。

當時,他們一個因喜歡大城市快節奏生活而四處闖蕩,一個立志想在杭州市區買房定居。如今,9年過去,他們不再抗拒未來生活在農村老家。

v

0 阅读:19

未來商業觀察

簡介:當下的一切都是未來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