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莉花”獎五大洲“封侯拜相”?這只是前奏

老曾磕電影 2022-12-23 18:40:58

近日,首屆澳涞塢五大洲電影節“金莉花”大獎出爐,《犬之力》獲評最佳影片,《貝爾法斯特》的肯尼思·布拉納雖在最佳導演的角逐中敗給了《西區故事》的斯皮爾伯格,但依舊毫無懸念拿下最佳編劇,丹澤爾·華盛頓和克裏斯提·斯圖爾特則分別憑借《麥克白的悲劇》和《斯賓塞》分封帝後,伍迪艾倫則榮膺終身成就。這份獲獎名單乍看起來很“奧斯卡”,實際除了最佳編劇肯尼思·布拉納和最佳剪輯《沙丘》,並無更多重疊,今年奧斯卡上最大贏家《健聽女孩》僅艾米莉亞·瓊斯收獲最佳新人。

“金莉花”獎權威性且先放一旁不論,這個以中國爲原點放眼五大洲的電影評審視野,讓我想起了秦始皇在封禅泰山之前,“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齊桓公曾動過封禅的念頭,卻被管仲以“祥瑞不現”勸退,後來魯國季孫氏的泰山之旅,則被孔子所譏不夠格。首屆五大洲電影節及其“金莉花”將主場放在洛杉矶,由美國制片人、格萊美獎得主戈登威·廉姆斯、中國導演胡雪桦等組成國際評審陣容,但它的策源地卻在中國澳門。

這樣的獎項,很容易讓人聯想前些年讓楊冪封後的休斯頓電影節,想當初網友毫不客氣地冠以“野雞電影節”和“野雞影後”群嘲,殊不知,休斯頓電影節是以扶持獨立電影爲特色,由休斯敦電影協會于1968年創辦的老牌電影節,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和李安等大導演出道時都曾是該電影節的座上賓。遺憾的是,這個比著名的聖丹斯電影節還早20年的老家夥,十個單元超兩百多個分項,百分之十幾的獲獎率,讓當年參與角逐的楊冪不獲獎都難,一不小心被貼“野雞獎”的標簽,委實有點冤屈。不冤的是,休斯頓電影節專業性和含金量不高,更像一個四處留情的浪子,故數十年來與A類電影節無緣。

相比之下,中國影迷對美國金球獎和奧斯卡獎保持高度熱情,其實這兩位美國兄弟一個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一個是好萊塢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辦,和電影節沒關系。北美地區唯一的A類電影節是加大拿的蒙特利爾電影節,目前全球15個A類電影節9個都在歐洲,其中包括著名的戛納、威尼斯和柏林電影節,4個在亞洲,其中包括後起之秀上海電影節,剩下兩個分別在阿根廷和開羅。

每一個評獎因其基因不同,評選方向和追求也不盡相同不同,且各有其長短板。比如不依托電影節的奧斯卡獎,雖說有個最佳外語片,但說白了就是一個好萊塢地域獎,它號稱以權威和專業爲基石,其實一直都是商業與藝術的騎牆派,近年又被某些正確性負累,連《黑豹》這樣的商業流水線也能提名最佳影片。相比之下,歐洲的A類電影節更加尊重電影藝術本身,不論體量大小往往各有特色。

“金莉花”作爲國際電影節江湖的初生牛犢,我們要從它身上找權威尚且操之過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電影節是一蹴而就,時間、專業以及特色沉澱是必經之路。我們僅從它澳涞塢制片人協會的背景板上可猜,它可能是一個制作向的電影節及其評選。而從五大洲的獲獎片單來看,英文片尤其美國片盤踞主位,只有男配和女配獎項來自日本影片《孤狼之血2》和匈牙利影片《森林隨處可見》,從外圍豐富電影文化的不同與藝術多元。

“金莉花”大獎揭曉前一系列交流論壇的座上賓,基本也是好萊塢的大牌制作人,這也無怪,誰叫活動主場就在洛杉矶,自然是好萊塢近水樓台先得月。期間我們還看到了《血戰鋼鋸嶺》的制片人比爾·麥克尼柯等,他是福克斯史上最成功的首席執行官,也曾是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以及奧斯卡獎評委會主席,近年致力于中美合拍片和中美文化交流。

相比“金莉花”的評選結果,我更關注它在中美貿易壁壘下的逆向行舟。在美國發起這一輪貿易戰之前,好萊塢在中國深耕二十多年,從文化到資本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雙贏,可惜美政府挑起的貿易戰大有把兩國電影人二十多年的努力付之一炬之勢。這時候我們不僅需要上海電影節這樣的A類電影節從旁推動,同時還需要更多的民間交流來破冰逆行。

在“金莉花”之前,中國民間發起的獎系主要有二,一是《青年電影手冊》發起的“華語十佳”和“金掃帚獎”,2009年至今已辦13屆,另一個便是王海歌發起的“華鼎獎”系列,迄今已走過15個年頭,並落戶澳門。2020年始,王海歌在“華鼎獎”的基石上打造“澳涞塢”理念,下有電影、電視劇多個協會,這次出走洛杉矶的五大洲電影節及其“金莉花”大獎,只是一系列步伐中邁過國門的一步。你可以說他是季孫氏泰山行,也可以說如今中美貿易“祥瑞不現”,然路總得有人去拓荒,明年3月還有在澳門舉行的世界電影主席峰會和市長峰會等, “金莉花”出走五大洲“封侯拜相”,只是“萬邦來朝”的一個前奏。

0 阅读:7

老曾磕電影

簡介:死磕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