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龍58400F天梯榜首發評測:打造高性價比遊戲整機平台

超能網 2024-04-18 09:59:53

AMD在今年年初推出了銳龍8000G系列APU,其實在當時我就猜測他們肯定會出對應的無核顯版本了,這類事情Intel和AMD都做過,比較近的就是銳龍5 7500F還有銳龍7 5700、銳龍5 5500這些産品,而這次銳龍8000的無核顯版本有兩個,分別是銳龍7 8700F和銳龍5 8400F,它們都只面向渠道OEM整機市場發貨,不面向零售市場,所以也不會有建議零售價這東西。

當中的銳龍5 8400F是直指高性價比市場的,特別是預算在3999元以下帶獨顯的整機平台,以前AMD在這片市場基本只有AM4平台可供選擇,現在玩家可選擇更新的Zen 4架構處理器並使用DDR5內存了。

銳龍8000F處理器介紹

銳龍7 8700F就是銳龍7 8700G去掉核顯後的産物,依然8核16線程,擁有8MB L2緩存和16MB L3緩存,核心頻率從4.2~5.1GHz降低到4.1~5.0GHz,雖然去掉了核顯但NPU依然有保留,支持Ryzen AI。

銳龍5 8400F從感覺上它是銳龍5 8500G去掉核顯的産物,但實際上它是從銳龍5 8600G變化而來的,從官網上可以查到它的核心尺寸178mm2,這點就說明它用的是大Phoenix,它擁有6個Zen 4核心,擁有6MB L2緩存和16MB L3緩存,基礎頻率4.2GHz,加速頻率4.7GHz,比銳龍5 8600G的4.3~5.0GHz差得有點多,它還去掉了NPU。

兩顆新處理器的TDP依然維持在65W,由于用的是Phoenix核心,所以和銳龍7000處理器不一樣,L3緩存也只有一半,不支持PCIe 5.0,顯卡也只有x8帶寬,但處理器由MCM結構變成了單顆芯片,工藝也從台積電5nm+6nm升級爲4nm, 整體功耗控制得更好,而且Phoenix還內置了USB4控制器,是可以提供USB4接口的,但這得主板支持才行。

武極銳龍5 8400F整機介紹

由于兩顆銳龍8000F處理器都是以整機形式發售的,所以我們收到的樣品自然是一台完整的整機,這台整機是由武極提供的, 品牌創立于2012年,旗下有攀升IPASON和武極VTG兩個子品牌,總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是一家集研發、生産、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攀升科技主營高性能定制電腦、筆記本電腦、一體式電腦及相關周邊數碼科技産品,並提供基于PC商用需求的整體行業解決方案。

這款機器用了銳龍5 8400F處理器和Radeon RX 6750 GRE 10GB顯卡,到手價僅需3898元,性價比確實是挺高的,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台機器到底用了什麽部件。

這台整機使用的是AMD銳龍5 8400F處理器,搭配三星DDR5-5600 16GB內存,主板是銘瑄挑戰者B650M WiFi6,瀚铠RX 6750 GRE 10GB顯卡,金士頓PCIe 4.0 512GB SSD,愛國者黑暗騎士650DK 500W電源,攀升定制的四熱管炫光風扇散熱器,積至執迷L5機箱,配了三把12cm RGB風扇,海景房的造型還是挺好看的。

瀚铠RX 6750 GRE 10GB 合金PRO顯卡只需要單8pin供電,雙風扇設計也讓顯卡尺寸比較短,但代價就是顯卡的TGP只有158W,略低于公版的170W。

金士頓這款SSD的型號是OM8SEP4512N-A0,查了下是面向OEM廠商的産品,512GB容量的連續讀取速度是3100MB/s,最大連續寫入速度1300MB/s,需要注意的是它用的是QLC閃存。

配套的散熱器是很標准的四熱管塔式風冷,配了12cm的炫光風扇,用風冷來壓只有65W銳龍5 8400F是沒有問題的。這種配置到手價只需要3898元確實挺劃算,當然問題也是有的,單根內存這明顯就是爲了壓成本,單通道內存對CPU的性能發揮影響還是挺大,建議到手後加內存。另外SSD只有512GB作爲遊戲整機來說很明顯不夠用,而使用的銘瑄挑戰者B650M上只有一個M.2口,這導致只能通過SATA口來擴展。機箱側板上那兩把風扇是向外排風的,對散熱完全沒有用,單純爲了好看,這個位置應該用反葉扇。

測試平台與說明

這款整機也是AMD目前比較主力推廣的3999元以下的配置,而它的競爭對手則是價位接近,采用酷睿i5-12400F/12490F處理器搭配RTX 4060顯卡的整機,因爲我們按照類似這類整機搭了個配置接近的對比平台,處理器是酷睿i5-12400,使用微星B760M EDGE TI WIFI主板,華碩DUAL RTX 4060 O8G顯卡。

雖然這次是平台對比,但主要還是以測試CPU爲主,爲了發揮CPU的全部性能,兩套平台都使用七彩虹戰斧DDR5-6000 16GB*2套裝,時序是30-36-36-76。

基准性能測試

雖然銳龍5 8400F和酷睿i5-12400都是6核12線程,但它們兩個的全核頻率差距還是挺大的,銳龍5 8400F全核能跑到4.6GHz以上,但酷睿i5-12400只有4.0GHz,所以兩者計算能力差距並不小,處理器計算項目銳龍5 8400F無論整數還是浮點運算能力都比酷睿i5-12400高出15%左右。處理器多媒體項目由于銳龍5 8400F跑的是AVX-512,所以性能領先幅度非常大。

創作能力測試

其實從頻率上就能看出銳龍5 8400F對上酷睿i5-12400會有很大的優勢,畢竟後者最高睿頻只有4.3GHz,而銳龍5 8400F的最大加速頻率能到4.7GH。從測試 結果可以統計出銳龍5 8400F的單線程性能比酷睿i5-12400高出10%,多線程性能更是高出22%之多。

遊戲測試

由于這次是平台的對比,所以兩個CPU搭配的是不同的顯卡,銳龍5 8400F搭的是RX 6750 GRE 10GB,而酷睿i5-12400使用RTX 4060,測試全部都是在1080p分辨率下進行的,所有遊戲開啓最高畫質。

從遊戲測試來看,銳龍5 8400F搭配RX 6750 GRE 10GB的整機平台遊戲性能大致與酷睿i5-12400搭配RTX 4060差不多,測試的七款遊戲中有三款是銳龍5 8400F平台高于酷睿i5-12400平台的,有兩款打平,而到銳龍5 8400F搭配RX 6750 GRE 10GB的整機售價多在4000元內,後者多數在4000元以上,而且可能會給你搭DDR4內存,前者作爲遊戲平台來說性價比是更高的。

溫度與功耗測試

在功耗測試方面, 這次我們對設備進行了升級,現在可以同時檢測主板的CPU與24pin供電接口的供電功率,同時也會檢查顯卡從PCI-E插槽取了多少電,這樣軟件可自動算出CPU從電源12V取了多少電,需要注意雖然已經扣除顯卡,但是主板上其他用12V供電的東西還是會影響監測結果,比如水泵和風扇這些, 所以我們還是會用軟件記錄的CPU Package功耗數據。

此外必須說明的是,目前我們測量的是主板上CPU的輸入功率,並非直接的CPU供電功率,因此從該理論上來說應該是略高于CPU的實際供電功率,而且會更因爲主板的不同而産生變化,但是這個測試數據仍然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因爲電源實際上是對主板進行供電而非直接對CPU進行供電,因此對于電源的選擇來說,直接測試CPU供電接口的供電功率更有實際意義。

測試時環境溫度是27℃。

功耗方面,銳龍5 8400F和我們此前測試的銳龍7 8700G、銳龍5 8600G一樣,CPU封裝功耗都卡死不得超過88W,烤機時銳龍5 8400F的全核頻率在4.65GHz左右,功耗比酷睿i5-12400要高一些, 但頻率要高得多。然而溫度方面的表現就不太好了,主要是因爲銳龍8000系列的CPU內部導熱材料用的是硅脂,導熱能力比釺焊弱不少,這導致CPU的滿載溫度非常高。

待機並不是完全的桌面待機,而是開著HWinfo監控著,測試銳龍5 8400F時又發現了儀器記錄CPU輸入功率比軟件回報的CPU封裝功率更低的情況,然後我們看了下儀器截獲的24pin供電數據,發現待機時+5V電流有點高,應該是銳龍處理器內置了USB控制器因此要直接從+5V取電,而這部分的電力儀器是不會把它算進CPU功耗裏面的,說真只測量接口電流電壓也無法分辨電力具體怎麽分配,主板上用+5V的東西可不少。

全文總結

其實銳龍5 8400F的産品定位比較類似AMD去年推出的銳龍5 7500F,兩者都是去掉核顯後的産物,比原版有更高的性價比,只不過銳龍5 8400F的性能和市場定位明顯比比後者低,這點從CPU的頻率和整機的定價就能看得出來。

銳龍5 8400F的産品定位是入門級遊戲平台,對標的也只是酷睿i5-12400F/12490F這個等級的産品,從測試結果來看它的單線程和多線程性能都是要比酷睿i5-12400更強的,畢竟銳龍5 8400F在頻率上占絕對的優勢,這點對于遊戲應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CPU迷你天梯榜 (完整CPU天梯榜)

由于銳龍5 8400F僅向OEM整機市場發貨,並不零售,要單獨評價它的性價比挺難的。就整機而言,銳龍5 8400F加RX 6750 GRE 10GB的組合可提供和酷睿i5-12400搭RTX 4060接近的遊戲性能,但售價普遍要低幾百元,前者基本上4000元內就能拿下,後者價格普遍在4000元以上,前者的組合性價比明顯更高,再加上相當多的酷睿i5-12400F整機配的都是單根DDR4-3200 16GB內存,單通道時的性能損失要比銳龍5 8400F大多了。

AMD這次推出的銳龍5 8400F爲渠道OEM整機市場提供了一款性價比相當高的入門級遊戲處理器,從目前各品牌整機的售價來看,AMD應該是用一個相當優惠的價格向渠道品牌商供貨,消費者能以4000元不到的較低價格買到配RX 6750 GER 10GB的AM5整機平台,並且還有不錯的遊戲性能,在這個價位是相當有競爭力的。當然了這個價位的整機都避免不了後續擴展升級的,各位看自己需求和錢包自行操作就是。

0 阅读:36

超能網

簡介:專注優質創作,致力價值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