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強學區,會是這個區嗎

成都商報教育發布 2024-05-10 19:20:24

記者 | 殷建 王婷婷

2024年的升學季,哪個區縣的教育動作最大?錦江必須擁有名字。

從今年4月以來,錦江先後7所學校宣布更換名字,覆蓋範圍從市中心的紅星路、東大街再到東湖板塊和三聖鄉板塊,均有涉及;學段方面,中學和小學均有涉及。

一句話概括這一波調整:從縱向的時間線來說,動作之密集,主城區近年少有;從橫向的覆蓋面來說,這次動作涉及的範圍之廣,主城區少有。

再從具體涉及到的學校來看,錦江這次的思路很明確:優化長板,彌補短板,重點調整此前家長們認可度不高的部分學校,從而進一步整體拉齊拉平。

網上說啥的都有,其中一種觀點,說這又是在拿起名校到處“開光”。

小天覺得吧,這個說法,一是不專業,二是多少有點酸葡萄心理了。

錦江教育推送的“名校集團鏈動片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容

首先,從教育的角度,用名校去引領更多普通學校的發展,這是一個在全國多個地方、多年來都被證明了的成熟方式,其中涉及的門道,絕對不是做個新牌匾到校門口一挂了事;

其次,我們來換位思考。如果你家對口的是某個“菜小”,你是希望主管部門任它躺平、任它菜,還是希望主管部門去協調優質教育集團,然後調整團隊、調整師資,從而拉動這所“菜小”的發展呢?

很顯然,家長希望的都是後者吧。所以,這有啥好潑冷水的呢?難道人家學區不好的家庭,就不配翻個身嗎?

當然,還有一句話我們也必須放在桌面上:更名只是第一步,但是後續如何發展、能發展到什麽樣,還是要交給時間觀察。

從4月中下旬,錦江的家長群就格外熱鬧。“三中的牌子已經改了”,“十七中今天也正在挂新牌子”……其間,成都商報教育發布記者也陸續做過相關報道。

詳情請戳:

關注!成都市這些學校將正式更名 川師大附中書院分校來了?我們去進行了實地探訪

到了4月30日,錦江教育正式官宣了一份名單:

成都三中更名爲四川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成龍分校

成都十七中更名爲四川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書院分校

成都市錦江區教科院附屬中學更名爲成都市鹽道街中學柳江校區

成都市三聖小學更名爲成都師範附屬小學三聖分校

成都市錦官驿小學更名爲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屬小學錦官驿校區

成都市鹽道街小學東湖分校更名爲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屬小學東湖校區

成都市錦江區銀杏小學更名爲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屬小學銀杏校區

官方消息中,還特別強調了兩句話:入學、升學劃片範圍,均不變。

換句話說,對于以上學校涉及到的對口家庭來說,這次是妥妥的“人在家中坐,福從天上來。”曾經爲了孩子對口學校糾結得百轉千回的心,這次總算是落下來了。

在官方發布的這篇官宣文章中,還透露了幾個重要消息:

一是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恢複高中招生,在東湖校區設立高中部,計劃在今年9月正式招生。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東湖校區位于錦江區錦麗路,是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繼水井坊校區、彙源校區、銀杏校區後建成的第4個校區。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東湖校區)

七中育才高中由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教育集團黨委書記吳明平直接管理,學校已與四川大學、電子科大、華爲等知名高校、企業簽訂拔尖創新人才合作培養協議,成立鴻蒙創新學院,並組建拔尖創新人才教練團隊,著力培養拔尖創新領軍型人才。

提前一年,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東湖校區已經通過引進省、市級特級教師、優秀教育人才組建了教師團隊。此前,老師們集中前往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等全國頂尖高中跟崗研修。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東湖校區)教師團隊

二是組建七中育才附屬小學教育集團,由成都市錦官驿小學、成都市鹽道街小學東湖分校、成都市錦江區銀杏小學3所成都市新優質學校作爲集團成員校。七中育才附屬小學教育集團聚焦學段銜接教育研究,會在七中育才的指導下,開展教研等各類活動。

在師資方面,錦江區還將每年爲5所名校各增配10名教師,在名校曆練後交流到其他學校,確保優質師資持續穩定輸出。依托全國知名教育專家對22名名師名校長進行一對一導師制培養。每年選派200余名骨幹教師赴全國知名學校開展爲期兩周以上的跟崗實訓,爲學校培養學科領軍教師。

這一輪大調整,主要涉及到了錦江哪些學區呢?

2023年成都市錦江區小學畢業生初中入學劃片範圍一覽表

我們先來看看錦江一區和二區,當成都十七中更名爲四川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書院分校,一區和二區的家長們,在小升初時,心態基本可以放平多了。比如一區,現在就成了鹽道街中學、七中育才(水井坊)、川師附中(書院分校)三搖一。錦江區中學最好的幾張牌,都拿在手裏了。

錦江二區,同理。

至于三、四、五區,就要結合成都三中、成都十七中和錦江教科院附中的更名一起來說,當這三所學校更名,加上此前的七中育才華興分校、川師附中錦華分校以及七中育才東湖分校,這三個區的對口初中,基本可以認爲沒有“大坑”了。

至于六區,這是一個單校劃片區域,初中是七中育才的銀杏校區,不涉及這次調整。

也就是說,這輪調整後,錦江二區不再獨一家光芒萬丈,而是錦江一到六區,就被拉得更平。

啥叫教育均衡?這就叫教育均衡。不讓家長提心吊膽賭運氣,而是讓家長小升初的時候可以閉眼搖號。

從這個角度說,要論教育資源最好最均衡,主城區裏,錦江算是獨一份。即使把這幾年“風很大”的高新大源和金融城片區拿來做對比,錦江這幾個學區,並不輸。

如前所述,對于這一輪調整,家長們都在拍手鼓掌,但也有一些其他聲音。比如“名校開光”這個說法。

坦白說,我們認爲,這個說法略有點膚淺。因爲這個說法的潛台詞就是“名校只是去挂個牌子而已”“一夜之間,全是名校”“換湯不換藥”。

成都十七中正式挂牌“四川師大附中書院分校”

圖據學校公衆號

真是如此嗎?

我們以成都三中舉例,這次更名爲了四川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成龍分校。但是,僅僅是換了學校的牌子嗎?不是。

成都三中正式挂牌“四川師大附中成龍分校”

成都三中的“川附化”。從2023年就開始了。2023年11月底,川師附中副校長黃紹兵開始擔任成都三中校長,黃紹兵曾在川師附中先後擔任過德育處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等多個職位。

除了行政團隊的變化,再看師資。

關于學校師資,錦江有個思路還有點意思。區上每年爲5所名校各增配10名教師,但是,這些老師不屬于這些名校,只是在名校曆練,然後要交流到其他學校。

大家讀懂這個題了嗎?我們來舉個實例。比如,川師附中今年增配了10個老師,人是放在川師附中的,職業培養也是由川師附中來完成,但是,在他們曆練成熟後,他們可能就被分到了其他一些中學。

也就是說,名校原有的師資,並沒有“被稀釋”,但是其他學校就多了10位來自名校的老師。

如果你讀懂了這個解釋,那麽,你就知道,名校集團發展分校,根本就不是簡單的換牌子,更不是什麽“開光”。它其實更接近一種把資源重新進行一些整合、優化和分配,讓整個區域內的學校的水平更加區域整齊。

這當然是好事一件。畢竟,在資源不均衡的時代,有人可以爲了孩子讀書砸個四五百萬去卷所謂的學區房,那人家只拿得出一百萬買房的人,就活該只能永遠讀“菜小”嗎?

0 阅读:853
评论列表
  • 2024-05-11 23:23

    素質教育大區,成華區立馬跟進,七中英才附小,七中英才xx校區,樹德成華xx校區,石室初中xx分校。

  • 2024-05-12 06:29

    林家壩墓地一大堆

  • 2024-05-10 22:02

    希望 七中育才銀杏校區 越來越好

  • 2024-05-11 10:34

    更個名便成了好學校那全國大學都更名清北XX學校這樣不管從那畢業都成了名牌大學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