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迪金色大廳奏響《黃河頌》:琴聲、掌聲、啜泣聲,聲聲入耳

鹽談 2024-04-23 11:02:41

當地時間4月21日夜,中國著名鋼琴家李雲迪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奏響《黃河頌》。維也納不過是他歐巡的其中一站,《黃河頌》只是他安可的其中一首,但場面卻十分帶感,可謂:琴聲、掌聲、啜泣聲,聲聲入耳!

琴聲

李雲迪從去年10月開始就正式複出巡演,曲目是莫紮特K310、K331、K475、K457。他在他的新專輯視頻中,這樣描述:

“對很多人來說,莫紮特的音樂是天真、快樂、純潔,但對我來說,是關于人生和許多人性化的感悟。音樂是發自內心的,它敏感而深邃,一開始是黑暗的,帶著許多疑問。但同時,莫紮特的音樂也充滿了希望。”

所以,李雲迪的莫紮特不是少年人的莫紮特,而是在經曆了人生的歡樂、大衆的追捧,欣欣向榮後又被命運折磨,飽受打擊和磨砺後的更加成熟的莫紮特。這或許就是莫紮特的音樂真正的意境,也是李雲迪想要表達的莫紮特。

無怪乎,在弗萊堡首演的時候,白發蒼蒼的歐洲老太太,一邊聽李雲迪的演奏,一邊抹眼淚。她大概是受到了感染,在李雲迪的指尖回顧了自己的人生。

而《黃河頌》更是中國人的樂曲,是刻在骨子裏的不屈不撓的基因。獨在異鄉爲異客,鄉音是最好的精神慰問品。想起那一年,霍洛維茨回到闊別已久的莫斯科,演奏舒曼的《夢幻曲》。那深沉的基調,濃得化不開的思緒,讓無數在場聽衆潸然淚下。

時間、空間、人、事、物都可以改變,而記憶永存,內心的情感,永存。

《夢幻曲》還有一個名字叫“童年”。

掌聲

4月21日的金色大廳,因爲有李雲迪的琴聲,所以換來了千名觀衆的掌聲和歡呼聲。

視頻中,李雲迪返場,掌聲雷動,據現場樂迷的反饋,其實上半場結束的時候,已經雷動過一次又一次了。“李雲迪你好棒!”、“Bravo、Bravo!”不絕于耳。

女生們顧不得矜持,男生們扯著嗓子,年老的一邊鼓掌,一邊報以“姨母笑”。一樓的起立,二樓的扒欄杆。坐得近的,伸胳膊獻花;坐的遠的,探著身子調節焦距。場面之熱烈,滿屏傾瀉、溢屏而出。

向來腼腆的李雲迪,只能用微笑報以感謝,嘴裏似乎念念有詞,不知道是不是在說“謝謝”。鮮花多到他拿不下,不得不接過來放在地上,在經曆了N次“深蹲運動”後,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這當然不是金色大廳才有的待遇。

早在弗萊堡,熱情的觀衆在李雲迪安可完畢以後,掌聲和歡呼還起碼持續了3分鍾。再往前,在去年的悉尼,2000多名觀衆,在李雲迪謝幕、返場、安可,甚至,折返拿走遺忘在鋼琴上的鮮花時都報以熱烈的掌聲。有樂迷甚至用李雲迪來來回回的步履,鞠躬、落座、起身,用純粹的掌聲和歡呼聲剪了一個三分多鍾的視頻。

此情此景,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國內媒體報道中的李雲迪:中國著名鋼琴家李雲迪,在國外受到了長達十分鍾的掌聲。肖賽現場,李雲迪最後一個音符落下後,遲遲不肯離去的觀衆和破例起身爲一個十八歲的選手鼓掌的評委。當然,還有那個傲嬌的“小王子”在自己的微博上這樣寫道:“昨晚慕尼黑演出結束!巴伐利亞的觀衆很專業很冷靜,但是謝了10次幕~”

啜泣聲

是的,從歐巡第一場開始,就有觀衆哭了,昨天的金廳尤甚。

李雲迪說:

“在莫紮特的音樂之後,我將演繹一首中國樂曲——《黃河》。這首曲子屬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讓我們在這首樂曲中一起感受炎黃子孫在困境中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光明未來的期待。我相信這是首偉大的作品,深刻而感動。”

根據現場樂迷的反饋,當時啜泣聲此起彼伏,在網上傳播的視頻中,更有樂迷泣不成聲。

我是這麽來理解這些哭泣和感動的。

人在異鄉,在逐漸習慣了歐洲的空曠和冷靜,突然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所有的情緒一湧而上,情難自禁。

人離鄉賤,華人在異國他鄉,或許只有拼搏成一個個非常優秀的個體,才能更好地融入那個本不屬于自己的主體。《黃河》則是最能代表中國人在艱難苦困中,不斷奮進,不屈不撓,頑強求生的精神的一首樂曲。

當然,這些啜泣聲中,還因爲演奏者是李雲迪。

這3年來,李雲迪自身不也是在艱難苦困中苦苦求生?從天之驕子、高嶺之花,一下子跌落泥潭,被加以“自作孽、不可活”的判詞。好一張“中國名片”,卻不得不流落異鄉,經曆人情冷暖,人生的大起大落不過如此。而他的樂迷思之、念之、盼之,最後不得不千裏奔赴,當然,感同身受。

而他在如受黥刑、遊街示衆後,愣是一聲不吭,默默觸底反彈,以涅槃之勢回歸。更難得的是,他的眼神依然純真,他的笑容依然使人如沐春風,他依然對他的祖國有最深沉的愛,仿佛這幾年加諸他身上的都不曾發生。

從南半球的春天到北半球的春天,他出現在大衆面前都是雲淡風輕的樣子,可誰又曾想,他是如何獨自熬過了最寒冷的冬天。沒有所謂的“黑化逆襲”,不曾見眼角眉梢勾畫的印記,他只是說了一句:“現在,我更懂成年人的音樂了~”

寫在最後

據說,金廳散場後,男女老少、中國迷妹和歐洲大個子男,幾十號人一起在淩晨的維也納街頭,追了他三條街,要簽名、要合影,送禮物、送祝福。這是古典音樂圈不曾有,也難以複制的“活久見”。這是李雲迪的魅力,也或許是李雲迪的“不幸”,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懷璧其罪。

去年澳巡的時候,據主辦方說,後期可能會安排北美;今年,歐巡的視頻裏,李雲迪提到了自己後續的安排,清晰地吐出一個詞——Asia。只是不知道這個“Asia”,包不包括中國,或者是中國大陸。如果包括,那是何時,又將是什麽樣的光景?

0 阅读:12

鹽談

簡介:做一個真實的表達者,做一個理性吃瓜群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