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群衆停止質疑?很簡單!這個女幹部她爸是幹嘛的?公開就好!

青檸隨筆 2024-05-02 21:21:22
前言:

最近,一些幹部家庭背景成爲輿論熱議的焦點,有的因子女涉嫌違法犯罪,有的因涉嫌違紀違法被調查,有的則因家庭背景複雜而備受質疑。這些事件的發生,不僅讓幹部家庭背景成爲衆矢之的,也讓人們開始對幹部選拔機制産生質疑,認爲其中存在著各種弊端。

一、幹部家庭背景成爲輿論焦點,暴露了幹部選拔機制的弊端。

這些年來,無論是在工作單位還是在社交媒體上,我們都能聽到一些關于幹部的議論,有的人覺得幹部家世好,自然就能得到更多的機會和資源,有的人則認爲幹部家世好只是表面光鮮,背後所承受的壓力和責任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不可否認的是,幹部家世背景的確會對人們的觀感産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涉及到一些重大決策和重要崗位的選拔任用時,家世背景所帶來的“熟人好辦事”現象往往會讓人對幹部的選拔程序産生懷疑,也會讓幹部的公信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家族化現象的存在,讓社會不公平感加劇。

除此之外,一些家族化現象的存在,也讓人們對幹部選拔機制充滿了質疑,覺得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會讓一些優秀的人才失去應有的機會,也會讓一些不夠優秀的人才通過家族關系等渠道獲取一些不正當的利益,從而讓社會上的不公平感加劇。

而事實上,家族化現象的確在一些單位和部門中有所體現,有的幹部借助自己的權力和資源,將自己的親屬或子女安插在一些重要的崗位上,這樣一來,不僅會讓其親屬獲取一些不正當的好處,也會讓其所在的單位和部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負面的影響。

而這種家族利益輸送的現象,其實也是一些貪官汙吏的“禍根”之一,因爲只有在這種利益輸送的環境中,他們才能夠肆無忌憚地進行各種腐敗活動,也才能夠讓自己的家人和親屬從中獲取不義之財。

三、強調建立透明的選拔機制,遏制“家族化”現象的蔓延。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和解決呢?

首先,對于幹部家世背景的疑慮,我們應該有所認識,覺得這種現象的存在,其實並不是家世背景本身有問題,而是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中,這種家世背景才會被放大和利用,所以我們應該呼籲相關部門,在幹部的選拔任用中,應該有意識地去公開一些相關的信息,讓社會公衆有更多的了解和監督,也可以通過這種透明的方式,來遏制“家族”現象的蔓延,確保幹部的選拔工作能夠更加公平和公正。

其次,對于一些明顯存在問題的“權貴家族”,我們也應該有所警惕,覺得這種現象的存在,其實已經嚴重違背了幹部應有的職業操守和紀律要求,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加大對這些問題的查處和懲治力度,不能夠讓他們通過各種手段,來將自己的子女安插在權力鏈的上端,也不能夠讓他們通過各種途徑,來進行家族利益的輸送,只有在這樣的嚴厲打擊下,才能夠有效地切斷這種“權貴家族”所代表的不正之風,也才能夠讓廣大幹部自覺地接受各方面的監督和約束。

最後,我們也應該意識到,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單靠打擊“家族化”現象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在全社會範圍內,加強對公平正義的宣傳和教育,讓人們能夠自覺地踐行公平正義的理念,也需要從思想道德和制度機制的建設上入手,逐漸形成一種以德治國的傳統美德,讓人們在各種工作中,都能夠自覺地遵守職業操守和道德規範,也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各種不同的家世背景,最終重塑公平、正義的價值觀念,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結語:

在當今社會,無論是什麽樣的工作崗位,都應該是通過公開、公平、競爭性的選拔程序來産生和使用幹部,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各行各業湧現出真正優秀的人才,也才能夠讓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更強的動力和保障。

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無論是廣大幹部還是普通群衆,都能夠有更多的認識和思考,也能夠有更強的擔當和責任感,共同努力,爲建設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做出積極的貢獻。

81 阅读:56903
评论列表
  • zxcobra 141
    2024-05-03 12:13

    把你的優秀事迹公布一下嘛,大家好學習

    藍魔之淚 回覆:
    她的能力你比不了的[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用戶10xxx06 回覆:
    無聊
  • 2024-05-03 12:24

    大家質疑的是“優秀”的標准是什麽!

    l.xs 回覆:
    選調生還不優秀?
  • 2024-05-03 08:07

    嗯嗯,有道理

  • 2024-05-03 09:08

    我覺得有一個問題是:能不能因爲公衆的質疑就要公開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如何表達一個人質疑?如何判斷一個人質疑?如果能,那多少人質疑算公衆質疑?誰有權利或者誰來公開這個人的家庭背景?以什麽形式公開?公開到多大範圍?父母?三代?

    徐效良 回覆: 錦衣衛
    查和公開是兩回事,那個所爲的查叫政審。
    錦衣衛 回覆:
    當兵都要查三代,何況是幹部。
  • 軍哥 46
    2024-05-03 10:46

    天津大學畢業,工作3年提拔副科級幹部,很正常吧?

    黑色星期五 回覆:
    [橫臉笑]她本科學曆,所以一年後轉正才是科員,按照晉升規定,科員兩年才能晉升副主任科員(鄉鎮副職),她這種情況年限還不夠,當然,如果有符合規定的立功表現或省級及以上表彰可以減免年限,不過這些在有人質疑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公示
    望月懷遠 回覆:
    主要是選調生
  • 2024-05-03 16:23

    以下內容複制于百度:選調生是省、市、縣委組織部掌握的後備幹部;而招考錄用的公務員,是普通的機關工作人員。選調生提拔速度比公務員快得多,一般本科畢業定科員,碩士定副科,博士定正科。我國幹部隊伍中,許多年輕有爲領導幹部和相當一部分高級黨政幹部都是選調生出身,所以,組織部門一直把選調生工作視爲優秀年輕幹部的“源頭工程”。

  • 2024-05-03 16:25

    正常大學畢業都是22歲了,三年就該是25了,現在才2024年,再一個一半從普通科員到副科級領導,很少三年就能提拔,就算提拔都是任職爲沒什麽實權的組宣委員什麽的,基本不可能直接提副鎮長,所以該領導卻是屬于很優秀的。

    Leslie 回覆:
    他不屬于很優秀的,他屬于很能幹的。
  • 2024-05-03 17:11

    長的蠻漂亮的

    張雯 回覆:
  • 2024-05-03 13:04

    這個用質疑嗎?天津大學畢業,如果是選調生,三年也副科,如果不是工作努力也有可能破格。關系硬就不去鄉鎮了

    ahajj 回覆:
    你想爬得更高鄉鎮任職就是很重要的一環
  • 2024-05-03 18:02

    以前不正常,現在都提35歲40歲以下的年輕幹部呢,如果這個地方出現人才斷層,35歲以下就幾個,她幹事能力不錯,提她就很正常。

    陽光森林 回覆:
    剛畢業怎麽就看出人家是能力不錯的人才,現在遍地的研究生搏士生難道都是沒能力的
    紅楓無銀 回覆: 陽光森林
    你是研究生博士生人家更歡迎,提幹的速度更快,關鍵你得是人家單位的人,人家也有這個空缺。
  • 2024-05-03 17:52

    公開所以程序。公開面試,就像考試一樣,一層層篩選出來的幹部才是真幹部,

  • 2024-05-04 00:24

    別的不想知道,就想知道做了什麽優秀工作,發出來學習下

  • 2024-05-03 20:39

    人家是省委選調生,不知道爲什麽那麽多人要酸人家,哎,不懂還毀人清譽。

  • 2024-05-04 14:31

    我同事,考公務員前是大學生村官,兩年。考上後,使用期內調任副鎮長,現在已經副書記兩三年了

  • 2024-05-04 09:57

    主要是選調生,選調生去鄉鎮,是下基層鍛煉。普通考上公務員是上岸

  • 2024-05-03 13:07

    天津大學3年副科正常吧!

    用戶98xxx96 回覆:
    天津大學要幾分報考
  • 2024-05-03 20:04

    是不是選調生 如果是的話 就是人才破格提拔正常 如果不是呢就值得考量了

  • 2024-05-04 12:15

    如果是博士畢業可能會是副處

  • 2024-05-03 17:49

    是挺優秀的

  • 2024-05-04 06:31

    一個鄉鎮副科而已,如果是選調生的話這個晉升速度是正常的

  • 2024-05-03 16:43

    不予評論

  • 2024-05-04 16:31

    在鄉鎮工作,很辛苦的,天天下村,美女都給曬成[笑著哭]。她這不像

  • 2024-05-03 21:38

    很漂靓的,有前途

  • 2024-05-03 20:50

    比較正常,如果可以公布她的親屬關系那就更有力!

  • 2024-05-03 21:09

    當個副鎮長很正常。

  • 2024-05-04 17:51

    人家有同學,有叔叔阿姨幫忙,你有資源一樣用,誰叫人家投胎好呢

  • 2024-05-03 22:23

    廢話連篇

  • 2024-05-04 12:24

    能好嗎?查了她爸,有人會提出查她媽,查了她一家之後,又會查她姑父舅舅們,疑心要起,不是用個別證據就能消除的,這是人性!

  • 2024-05-03 19:30

    [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5-04 21:14

    天才!

猜你喜歡

青檸隨筆

簡介:喜聞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