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立日》到《環太平洋》,我們究竟做錯了什麽?

黃祖談娛樂 2024-05-10 12:02:42

2016年,電影《獨立日:卷土重來》全球上映,這部科幻片續寫了20年前《獨立日》的故事,講述了人類在經曆外星人入侵的浩劫後在獲取外星科技的基礎上重建家園,發展出一套強大的抵禦外星人入侵。然而20年後,當地球人再度面臨外星人入侵時他們發現人家也在升級,結果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此時幾位年輕人挺身而出拯救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獨立日:卷土重來》在當年獲得了第37屆金酸莓獎“最差影片”獎,不但美國多家媒體發文嘲諷,內地觀衆也沒有因爲有中國演員參演其中買賬,某瓣評分只有5.7,而它的前作——1996年上映的《獨立日》評分則是8.1。

此外,前作翌年囊括了包括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土星獎等在內的多項大獎。這種雲泥之別不能說震驚了所有人吧,至少也是一種遺憾,因爲《獨立日:卷土重來》並沒有複刻20年前《獨立日》的口碑,要知道在1996年,《獨立日》並沒有被內地引進,很多觀衆都是通過DVD看的這部電影,即便如此,在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相對還算繁榮的情況下《獨立日:卷土重來》遭遇如此結果也確實出乎意料。

另外,沒有人把原因簡單歸結爲當年主演威爾史密斯的缺席導致電影口碑奇差,而中國演員的加盟並沒有激起中國內地觀衆的自豪感,相反,由于一些原因,其加盟反而成爲當時的槽點之一。

客觀地說,在經過了整整20年的發展後,同故事內容一樣,電影特效技術已經與1996年不可同日而語,場面宏大、特效精良、表演……也算中規中矩,1996年《獨立日》的主演傑夫高布倫和比爾普爾曼也參演其中,可觀衆對“懷舊”並不感冒。

有類似遭遇的還有2018年上映的電影《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相對于五年前的《環太平洋》,電影中的中國元素更多,只是後者的某瓣評分尚有7.8,前者僅有5.4——

還不如《獨立日:卷土重來》。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1

嚴格地說,1996年的《獨立日》故事套路並不算新穎,依舊是“那一天,人們想起被外星人支配的恐懼”:

美國各地上空忽然降臨巨大的飛船引發人們騷動,官方和軍方嚴陣以待,外星人的擁趸們則早早地跑到大廈頂樓載歌載舞拉起標語歡迎這些不速之客,1996年的神經病相比現在的人也不遑多讓,他們相信“同一個宇宙,同一個夢想”,然而這些外星人毫不廢話地拒絕溝通,然後一道射線將所有人化爲齑粉。

此時主角團紛紛登場,威爾史密斯飾演的海軍陸戰隊飛行員屬于第一波反擊的軍事力量,然而在高科技面前人類武器毫無用處,反而損兵折將。萬幸的是他俘虜了一只活的外星人將其送進51區,躲過大難的美國總統(比爾普爾曼 飾)會同科學家(傑夫高布倫 飾)等會診外星人,在獲悉其殺戮意圖後決心動用一切力量反擊,于是戰線分爲兩條:

一是美國總統親自上陣率領殘存飛行員和民間自願者組成最後的空中力量上陣殺敵。一是威爾史密斯和科學家潛入外星人飛船總部利用電腦病毒感染外星飛船防禦系統致其失靈,缺少防禦整流罩的外星戰機同人類戰機混戰在一處,在烈士的犧牲下攜帶導彈沖擊飛船將其擊毀。

我記得在大反攻之前,美國總統在基地做了一番演講,把反攻和美國獨立日的意義聯系在一起,讓衆人熱血沸騰。當飛船被擊毀後,以威爾史密斯爲背影看待飛濺漫天的外星飛船殘骸又猶如獨立日慶典的另類“煙花”。

在虛擬的外星人入侵的故事中彰顯美國的民族主義和自由精神,這在當年乃至現在都是好萊塢相關影視作品擅長的表現手法。

《獨立日》于內地流傳的1990年代後期,國內科幻雜志《科幻世界》還分了兩期用文字將故事撰寫一遍供沒看過電影的讀者欣賞,還結合首頁與末頁刊載了相關的電影劇照。這種手法盡管如今看來有些“簡陋”,但考慮到彼時內地尚無互聯網以及該電影未被引進,倒也不失爲一種有效的宣傳手段,很多科幻迷就是在看了介紹後去音像店租了碟片回來觀賞。

至此,一代科幻電影經典通過這種方式在國內流傳。

直到20年後的2016年,《獨立日:卷土重來》上映,讓這部經典劃上了一個不太完美的句號。

“2

左思右想,《獨立日:卷土重來》算不算一部合格的商業科幻片?

當然算。

豈止是它,《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也算。

但爲什麽它們對比前作收獲的口碑都如此糟糕呢?

我認爲中國演員不能背鍋,客觀地說,那些年中國演員參演或主演的國外電影不少,但大多數口碑都比較差,演員演技不是主要因素,最主要的是表現形式。

如此前講過的《變形金剛4》被外媒諷刺爲“被廣告毀掉的電影”,裏面和變形金剛同樣眼花缭亂的就是各種場景、台詞中充斥的中國廣告,在這種情況下,中方演員的出鏡和廣告一樣形成類似的負面效應,無論中外觀衆都對此極爲失望,不止是浪費了演員的表演,還讓中方資本在國際同行面前淪爲笑柄。當然,該賺的錢老外還是會賺,至于轉身人家講什麽,大家只能自行腦補。

《獨立日:卷土重來》以及同病相憐的《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只是它們沒輸出廣告,輸出的是“世界大同”——

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夢想。

先說前作,無論是《獨立日》還是《環太平洋》,講述的都是國家和地區在面對外星人入侵後做出的一系列反應,前面提到美國總統在戰前發表的動員,較爲完美地契合了《獨立日》的主題,所謂“獨立日”即美國的國慶節,在國慶之時組織大反攻,先不論美國人是否也搞“悲情主義”,僅憑題材就頗符合美國人的英雄主義價值觀。

而《獨立日:卷土重來》則編織了一個“人類大同”的世界,它試圖用“全人類的獨立”替代美國的“獨立精神”,但顯然這是失敗的嘗試。和它一樣的是《環太平洋》被複刻——

在經曆怪獸襲擊後,人類迅速聯合起來,一座巨型機甲往往兩個國家的駕駛員一起使用,這種刻意安排的“團結”相對于前作那種每個國家的機甲和形象與這個國家的氣質很搭的設計感讓觀衆看到了迥異的文化差別。

而這兩部電影裏表現出來的只是相對空泛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獨立日》中在外星人入侵前後,威爾史密斯的家庭關系、科學家與父親的關系、美國總統目睹妻子死亡的悲痛以及壯烈犧牲的飛行員在此前不被人理解屢屢遭遇嘲笑等細節刻畫特別好,這些細節豐滿了角色本身的性格特質,還在對抗外星人中一一得到體現,令觀衆對每個人物基本上都有全面的印象。

續作則把很多角色形象與行爲設計得浮于表面,“天寶”很美、“小錘”很帥。《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裏的出場人物更多,將軍也好、飛行員也好,試問除了“西裝暴徒”外有誰還能對號入座?

但最難繃的還是中式“主旋律”運用于上述兩者中的思想,簡單地說:

它太“正確”了,正確到令人觀之乏味。

延展一下話題,我認爲這也是爲什麽《周處除三害》在內地爆火的原因——

觀衆們終于見到了“好人不好、壞人不壞”的細節刻畫,結局也終于不再“偉光正”。

類似上述兩部電影的還有成龍先生的《天將雄師》,“同一片西域,同一個夢想”也符合中式敘事意境,尤其是影片中刻意把不同民族通過服飾分化,用大量人物對白講理想,講高度,在電影結尾處以主角爲代表身後跟隨各族人馬的鏡頭都在流于表面地呈現。

以上這些影片都極類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內地電影的“臉譜化”塑造,即人物、矛盾不能有瑕疵,即便性格上略有缺陷也要設計得“無傷大雅”,甚至這種缺陷還是以後角色進步的楔子,更加能夠烘托出主題所表達的“團結”氛圍。

遺憾地是,當這種表現手法被運用到知名IP中,無論哪國觀衆顯然都覺得興味索然,尤其是中國觀衆:

“我本以爲能看到美國電影裏的主角們能講髒話,沒想到依稀見到了金光閃閃的思想。”

實話實說,同樣是價值觀輸出,一個契合人性貼近生活潛移默化,一個超脫人性充滿“光輝”力求正確。

觀衆更愛看什麽?一目了然。

後記——

中國電影蘊含的思想是否貼合現實?是否可與世界同步?

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和案例彌合的過程。

曾經有一些IP電影搞出了中國特供版,即這種版本只限于中國內地上映,海外版本完全沒有。大家都清楚這是片方爲了迎合中國市場的“二皮臉”行爲,但依然有人視爲榮耀——哪怕知道老外究竟是怎麽想的。

這就好比現實中很多在華外國人說一句“我愛中國”就能獲贊滿滿一樣,沒有人會追問其真實性,但僅憑這句話就滿足了不少人幹涸狹隘的內心。

我們當然不能據此嘲笑中國電影人曾經爲之付出的努力與嘗試,而是只能從目前階段看,依舊需要努力和客觀、冷靜地審視彼此。

時至今日,在美國的一些脫口秀裏,只要提到馬特達蒙和《長城》,台下依然會引起一片笑聲,甚至脫口秀演員無需多言,台上台下就心照不宣。而那年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馬特達蒙更是被點名嘲諷。而提到《圖蘭朵》,同樣也不知道蘇菲瑪索出現的意義是什麽。

坦率地說,想要擺脫宏大敘事和自我感動式的創作語境需要的不止是創意,還有勇氣。

讓虛幻的華麗堆砌轟然倒塌,露出其原本應有的文化價值和可看性,或許才是未來值得探索的長遠之路。

10 阅读:6647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3:26

    獨立日這部電影最可笑的地方:外星人也是用電腦[笑著哭][笑著哭]地球文明開發的電腦病毒在外星球電腦上也能用[笑著哭][笑著哭]外星球那麽強大的文明的電腦竟然沒有防火牆,沒有網絡安全人員[笑著哭][笑著哭]只有一個解釋:外星人用的是盜版windows系統。

    原罪 回覆:
    還是用的地球編程語言寫的
  • 2024-05-12 05:05

    地球人沒錯,錯的是外星人,都跨星系作戰了,還打不過土著[笑著哭]

  • 2024-05-12 19:51

    二戰科技都能炸死的怪獸搞得那麽麻煩,怪獸都是周期性從一個洞出來,周圍布置好炸藥一出來都可以秒了。不過這樣拍也就不好看了[呲牙笑]

    用戶16xxx16 回覆:
    你沒有看劇情,設定上那個怪獸碎了會汙染全球,
  • 2024-05-12 19:22

    這也是第九區沒拍續集的原因,劇情無非就是外星人回去後集結部隊回來火力全開把地球人按在地上摩擦,把男主治好在男主懇求之下放人類一碼,帶著所有外星人離開。

  • 神金文章

  • 2024-05-11 13:21

    獨立日1我看了3遍是不錯的電影,獨立日2垃圾看了半小時果斷換片。

    滿世界尋你 回覆:
    同感
    用戶43xxx89 回覆:
    1也差不多看了3遍,2還是看完了,沒有了1的動人心魄的感覺。
  • 2024-05-13 16:27

    作者的意思到底是電影不好還是中國人價值觀不好不配看電影,你話裏話外的意思感覺挺高大上的,中國思想,臉譜化?中國人是不配拍電影還是不配看電影?

  • 2024-05-13 19:06

    拍什麽外星人,咱們現在喜歡看你們拍的內戰[摳鼻][摳鼻][摳鼻]

  • 2024-05-13 15:04

    其實續作本身並不比前做差多少,把續作放九十年代上映必然是神作。

    GTS 回覆:
    是的,不過這只是一部分原因,最大的問題還是整個行業,從投資方到編劇到導演到主演……全部是脫離群衆的人,眼裏只看到各種市場調查大數據,力圖抓住觀衆所有G點把票房做到最好,他們拍的是大數據分析,而不是電影。
  • 2024-05-12 18:24

    很深刻的文章

    用戶18xxx78 回覆:
    屁深刻,明明就是故事拉胯,非要扯到價值觀上,還要硬往中國價值觀上引。
  • 2024-05-12 07:46

    資本的野心和演員的拎不清,美式科幻只適合歐美就像中式仙俠來個黃頭發藍眼睛的怎麽可以和諧。

    凝視遠方 回覆:
    不是這樣的哦,都有共同能接受的點。否則上述電影也不會有第一部大都共同認爲好,第二部就是爛片
    臨時用戶 回覆:
    中式仙俠來個黃頭發藍眼睛怎麽我覺得很有看頭[呲牙笑]
  • 2024-05-12 17:51

    老掉牙的劇情誰看?

  • 2024-05-13 12:48

    兩部電影的第一季劇情連貫,全程無尿點。第二季就差一句一句念台詞了,哪怕不當做續集當做新番來看都十分垃圾。

  • 2024-05-12 19:19

    環大西洋也不錯[得瑟][得瑟]

    涴心只爲伊人♥醉☆ 回覆: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5-12 08:52

    看恐怖片沒被嚇到過,看獨立日解剖外星人開了那個被嚇到了

  • 2024-05-13 23:45

    美國大片只要你看到了三部以上你會覺得毫無意義。除了宣揚美國自由精神和英雄主義以外什麽都不是

  • 2024-05-13 15:51

    有沒有跟港片比一下。當年的古惑仔,僵屍,賭神。當年看著就有味道,現在再怎麽拍也沒有那感覺了,也許演員有問題更可能是我們欣賞水平提高。

  • 2024-05-13 14:22

    現在還能拍讓一個老年癡呆美國總統去開飛機嗎?[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 2024-05-13 20:23

    科幻片不是沒有好看的,現在也有不少但強行狗尾續貂植入不知所謂的價值觀就很惡搞了。

  • 2024-05-13 20:10

    看標題,吐一口痰。

  • I am 2
    2024-05-13 23:42

    [吃瓜]

  • 2024-05-13 14:09

    算了,文章太長了,我還是來看評論吧[哭著笑]

  • 2024-05-13 14:08

    美國人的錯,中國人承擔。辛苦小編了!

  • 2024-05-13 23:19

    扯幾巴犢子!

  • 2024-05-13 23:49

    天將雄師很好啊

  • 2024-05-13 18:53

    中國的科幻作品太少了,搞不好下一代都沉迷低級趣味的流行文化,都不願意去搞科研探索太空。

  • 2024-05-13 23:56

    所胃的美片,就是美國人拯救世界

  • 2024-05-14 07:49

    鷹醬:兔子,你看我們的科幻片怎麽樣? 兔子:好強大的科技啊,羨慕。 鷹醬:我們可是有這樣的能力哦! 兔子:可我們真的有這個東西哦[笑著哭]

  • 2024-05-14 06:32

    獨立日2怎麽就沒有中國演員了,楊穎不是中國人?

  • 2024-05-14 07:18

    我們不是主流,只有放開了讓導演演員拍才能拍出好片,像韓國一樣

黃祖談娛樂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