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月全食是怎麽産生的日食月食到底有多少種

趣事獵奇 2022-11-09 11:17:12

2019年在美國加州拍攝到的“血月”

罕見的“血月”今天上演,這是一種月全食現象。除了月食和日食,還有星食,這些天文現象背後有什麽原理?

11月8日出現被稱爲“血月”(blood moon)的一種月全食,亞洲、北美洲、中美洲、大洋洲都可以看到。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這次月全食全長約一個半小時。

有別于日食,觀察月全食可以用肉眼直接觀看,不需要望遠鏡或專業設備。若錯過這次月全食,下一次要等到2025年3月。

食(eclipse)這個天文現象之所以産生,是由於一個天體進入另一個天體的影子。

月食的原理

2010年拍攝到的一次月食的不同階段。

月食的産生,是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月球中間,三者並排一線,月球被地球的陰影(分爲本影和半影)覆蓋,無法直接被陽光照亮。換言之,我們在月食期間看到的是地球投在月球表面的影子。

月球運行到地球不同的陰影區,會産生三種不同的月食:月全食、月偏食、半影月食。

月全食

當整個月球進入地球本影內時,就會出現月全食。部分陽光會穿過地球大氣層,過濾掉了大部分藍光,只剩下紅光,讓月亮呈現銅紅色,就是坊間所稱的“血月”。由于地球直徑比月球大四倍,其陰影也更寬,因此月食可持續一個多小時。

月偏食

當月球部份進入地球本影內,就會出現月偏食。根據月食的大小,月球變暗的區域或變成暗紅色丶古銅色或炭灰色,這是由于陰影區和未受陰影影響的明亮月球表面之間的對比所致。月偏食每年至少發生兩次。

半影月食

當月球進入地球半影時,就會産生半影月食。半影月食較難用肉眼分辨,月球進入半影的部分越小,就越難觀測,因此這種月食甚少被提及。

日食的原理

至于日食,是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太陽的光線被月球遮住。換言之,我們會看到月球在地球表面投下的陰影。

根據月球覆蓋太陽的程度,日食也可分爲三類:日全食、日環食和全環食。

日全食

太陽比月球寬400倍,但離地球也是400倍遠,當太陽丶月球和地球並列在一起,月球的陰影寬度就剛好可以遮擋整個太陽。發生日全食的地方會在幾秒到幾分鍾內,天空變得像夜晚般黑暗。

日環食

當月球離地球較遠時,它看起來會“變小”,不能完全覆蓋太陽圓盤,太陽沒被月亮擋住的部分呈現環形,稱爲日環食。日環食最長可持續十多分鍾,但通常也不會超過5或6分鍾。明年10月將在北美和南美看到日環食。

全環食:又稱混合日食,是月球剛剛達到可完全覆蓋太陽的距離,形成日全食,但其後遠離地球並轉爲日環食,又或者由日環食轉爲全食。全環食相當罕見,僅占所有日食的4%,上一次發生在2013年,下一次要等到2023年4月20日在印尼丶澳大利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觀看。

星食

除了太陽和月亮,恒星也會出現星食(stellar eclipse)。

聯星(binary star)是兩顆恒星組成的恒星系統,互相圍繞著共同的質心。部分聯星的軌道與地球平面非常吻合,因此在其軌道的某部分,一顆恒星在另一顆恒星前面經過並遮擋了它,就出現星食。

0 阅读:78

趣事獵奇

簡介:關注社會,關注生活,了解世界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