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張壽臣爲何對劉炳彜說:我現在就拜您爲師,跟您學醫

偉威娛娛 2024-05-05 20:00:29

​相聲演員腦子靈活,反應敏捷,所以他們大都多才多藝,過去的老相聲藝人更是這樣。

像侯寶林先生,新中國成立前他不僅開了藥店,而且總是隨身帶著小藥箱,相聲同行誰有個頭疼腦熱的,侯寶林就能夠配藥打針。

像劉寶瑞先生,雖然沒上過幾天學,可他對易經有研究,說相聲之余,還經常擺個卦攤,靠給人算卦掙錢。

一代相聲宗師張壽臣對相聲貢獻很大,可他還曾經學過中醫,知道的朋友可能就不多了。

張壽臣(1899—1970年),祖籍河北深州,出生于北京。

張壽臣

張壽臣的父親張誠甫是評書藝人。張誠甫在北京天橋說評書時,和相聲藝人焦德海是盟兄弟,兩個人關系非常好。

張壽臣上過幾年私塾,偶爾也跟父親學幾個相聲小段。他去天橋給父親送飯時,有時也和父親說一個。

1910年,張誠甫不幸因病去世,張壽臣沒錢上學,只能拜到焦德海的門下學相聲。張壽臣是“壽”字輩中第一個拜師的,所以他就成了“壽”字輩的大門長。

焦德海是“相聲八德”之一,相聲本事自然是相當了得。在焦德海的精心傳授下,張壽臣三年時間就學會了200多段相聲。

張壽臣出師之後,開始到唐山、天津等地磨練,雖然沒有掙到什麽錢,可他積累了不少經驗。

張壽臣後來又回到天橋,和師父、師兄弟等人一起演出。很快,脫穎而出的張壽臣就自己挑班,在先農壇演出,慢慢就有了名氣。

1924年,張壽臣又開始和“萬人迷”李德钖合作,他的相聲技藝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1925年,張壽臣和陶湘如開始到天津演出,很快就成了天津最火的一對搭檔。

張壽臣不到30歲,就成了京、津兩地最有名的青年相聲藝人,也奠定了他在相聲界的地位。

張壽臣當時除了在小梨園說相聲,還經常到達官貴人家出堂會,到電台播音,當時的報紙稱張壽臣爲“相聲大王”、“笑話大王”、“幽默大師”。

當時的社會名流張學良、張學銘、孟廣慧、劉炳彜都是張壽臣的熱心觀衆。

劉炳彜是天津有名的中醫,他比張壽臣大30多歲,和張壽臣是忘年交。劉炳彜酷愛張壽臣的相聲,他經常到小梨園聽張壽臣的相聲,有時還會到後台和張壽臣聊天。

張壽臣

1930年的一天,張壽臣剛剛下場,劉炳彜就氣沖沖地走到後台,張壽臣趕緊迎了上去:“劉爺,您老請坐,我給您沏茶。”

劉炳彜擺了擺手,面容嚴肅地說:“壽臣啊,你今天是怎麽了?好幾處都出錯了,這可是你的飯碗啊!”

張壽臣扶著李劉炳彜坐到椅子上,然後說道:“劉爺,您聽我解釋。”

原來,張壽臣9歲的大女兒突然有了急病,高燒不退渾身還疼,孩子疼得半天黑夜都叫,非常可憐。

張壽臣中年喪妻,把大女兒視爲掌上明珠,他帶著孩子看了好多醫生,也吃了不少藥,女兒的病也沒有什麽好轉,並且還越來越重。

張壽臣是心急如焚,還不能耽誤了演出,所以他在台上才出了一點差錯。不過一般的觀衆根本看不出來,劉炳彜是相聲行家,所以張壽臣的一點差錯他都看出來了。

劉炳彜聽完就不樂意了:“孩子有病,你怎麽不找我?”

張壽臣躬身施禮:“劉爺,您都停診隱居好幾年了,我不敢打擾您啊。”

劉炳彜直接站了起來,拉著張壽臣說道:“什麽都不要說了,走,先給孩子瞧病去!”

劉炳彜到了張家,經過望聞問切之後,開了幾付中藥,吩咐道:“沒事,把這幾付藥吃了,孩子就好了。”

果然,張壽臣的女兒吃了劉炳彜的幾付中藥,病奇迹般地好了。

張壽臣是欣喜若狂,隨即請相聲界、新聞界和天津名流,大擺宴席,並敬送樟木匾額一塊,上面刻了四個大字“第十一人”。

高鳳山的《同仁堂》大家都很熟悉,有的朋友還能背下來,“藥王爺就在當中坐,十大名醫列兩旁。”

“第十一人”意思就是十大名醫的延續。

劉炳彜喝了兩杯酒,對張壽臣說:“壽臣啊,說相聲養小不養老,你老了怎麽辦?還不如跟我學藝,以你的腦子,將來也是一代名醫。”

張壽臣

張壽臣趕緊推辭:“劉老,蒙您擡愛,我不該不識擡舉,我腦子好,可我膽子小,沒有膽量,當不了大夫啊。”

劉炳彜當時就生氣了:“我一輩子不收徒弟,今天,我舍著老臉跟你提出來,你倒端上了。”

張壽臣趕忙解釋:“您老千萬可別誤會,我是怕我學不好給您丟臉。您既然看得起我,我現在就跟您磕頭拜師,您老看怎麽樣?”

劉炳彜是微笑點頭。在大家的見證下,張壽臣磕頭拜師,成了劉炳彜的徒弟。

張壽臣是說幹就幹,他開始苦讀醫書,並經常登門向師父求教。

劉炳彜有時出診也帶著張壽臣,他自己給病人診脈之後,是一言不發,示意張壽臣接著給病人診脈。

張壽臣診完之後,把自己的診斷結果一五一十地向劉炳彜彙報,劉炳彜是連連點頭,然後吩咐道:“你說的一點沒錯,開方子吧。”

張壽臣拿著筆和紙,沉思片刻,然後又把紙和比交給劉炳彜:“師父,還是您開方子吧,我不敢下藥。”

劉炳彜一邊開方子,一邊搖頭歎息:“唉,強扭的瓜不甜。壽臣啊,你還是說相聲吧。”

張壽臣是躬身施禮:“謝謝師父。”

張壽臣到晚年以後,還回憶起自己這段學醫經曆,感慨地說:“我把全部的精力都給了相聲,縱容苦讀醫書,也成不了好大夫啊。”

​:術業有專攻,一個人腦子再好,也不可能成爲全才。張壽臣如果真的放棄相聲,也真有可能成爲一代名醫,那中國相聲界就少了一個德高望重的相聲宗師。

張壽臣作爲“壽”字輩的大門長,他創作、整理了不少相聲段子,他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爲相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

0 阅读:6

偉威娛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