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星星之火,開始燎原!

3D打印資源庫 2024-05-16 22:35:01

導讀:作爲行業“地標”的TCT亞洲展剛剛結束,人擠人的盛況再次上演,不禁讓人感歎,十年前可沒有想到3D打印行業會如此熱鬧。

與往常一樣,每年展會後,我們都會記錄下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與大家一起見證行業的發展。以下是我們的一些思考。

工業級3D打印機:從一機多用,到專機專用定制化

3D打印發展到最終將是生産工具的一種,這是一件好事。先有雞,再有蛋。最開始,3D打印企業的邏輯是先把機器做出來,再思考如何去應用它,可以說是爲了造機器而造機器。在這樣的背景下,同一款機器被標榜爲什麽都可以做,變成了萬能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被市場倒逼的企業開始學會針對不同的應用、不同的場景,開發定制化的設備。一台機器只爲更好地滿足某一種應用,而不是看似完美的“通吃”。這裏以金屬3D打印爲例,我們在展會上看到了幾個不錯的典型案例。

一天打印一千五百顆牙冠,這是美光速造的齒科專用機FF-M220正在做的事情。該設備采用雙向鋪粉技術,在打印過程中同步進行鋪粉操作,大大提高了打印效率。

效率是傳統CNC的一千倍,正向增材可生産出具有0.1mm透氣花紋的金屬鞋模。DLM-500P是一台動態變焦、光斑可控的超精細金屬3D打印機,非常適合模具行業的應用。這裏不是說其他設備廠商沒有往應用去發展,相反,他們也已經在這樣做了。無論是鉑力特、華曙高科,還是易加三維、漢邦科技等,這些頭部企業已經在針對不同的市場生産定制化的設備,貼合應用進行開發。當然,大尺寸、多材料、高效率仍是金屬3D打印的另一個發展趨勢。“激光”大戰不可避免,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等高價值領域,這些需求是剛需。

消費級3D打印機:高速、多色成標配,構建生態圈

2022年,拓竹發布了Bambu Lab X1,將高速多色3D打印機帶入了消費級市場,我們稱其爲消費級FDM 3D打印機2.0版本的開拓者。時隔兩年,這些技術已經發展成爲整個消費級3D打印市場的標配,包括創想三維的K2 Plus、縱維立方的Kobra 3 Combo、普羅森的Arco等。

但還不只是如此,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生態圈是每一家消費級3D打印巨頭正在做的事情。除了設備,還包括材料、軟件和社區,這些都是閉環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圍繞模型版塊,目前,創想三維推出了創想雲,拓竹推出了MakerWorld,縱維立方推出了Makeronline。

LCD光固化3D打印機,作爲僅次于FDM 3D打印機的第二大消費級3D打印機。近些年,這類機器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只是打印速度更快,而且更加智能化,新增了樹脂循環加熱、自動進退料、免手動調平、智能斷層檢測等功能。這些我們在ELEGOO的Saturn 4 Ultra、縱維立方的Photon Mono M7 Pro等設備上都可以看到。

3D打印材料:線材、樹脂、粉末皆向應用靠攏

材料跟著設備走,設備跟著應用轉。以線材爲例,目前我們看到的是呈現出兩種趨勢。首先是美學類耗材,這些耗材被用于打印玩具或裝飾品。而隨著設備性能的提升,無論是打印速度更快、噴嘴溫度更高,還是打印穩定性更佳,工程級材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從樹脂來看,同樣湧現了更多針對具體應用場景的專用材料。在展會上,我們看到了各大材料廠商推出了多種齒科樹脂,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齒科細分領域的火爆。此外,防靜電樹脂、阻燃樹脂和耐高溫樹脂等材料也正在被應用于現實場景中。在粉末材料中,不鏽鋼和鋁合金仍是主流,同時材料的性能得到了明顯提升,高強度、高韌性和較高性價比使得金屬3D打印更有可能走向更大的應用市場。隨著3C等領域的應用被打開,钛合金再次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3D打印配套:更加細分化,推著設備廠商改進

相比于之前,3D打印現在的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在展會上,可以看到不同的激光器、掃描振鏡、光機、打印頭、顯示屏、檢測系統和後處理裝置等。這些都是3D打印機運行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而這些核心零件廠商通過技術叠代,有時候甚至給設備廠商帶來了一種“逼著”改進的緊迫感。

以安輪光學爲例,在LCD 3D打印機的市場中陪跑了9年,目前推出了可拼接LCD光源,最大可支持65英寸,還有可媲美DLP的全新LCD投影光機。這些部件可能將在下一代光固化3D打印機中看到。

在必趣科技的展台上,更多展示的是圍繞FDM設備的改裝,包括DIY多色解決方案。此外,我們還看到了Panda系列拓竹3D打印機的升級配件,包括封箱外殼、顯示屏、易拆噴頭等。其中一塊顯示屏可以最多完成十台3D打印機的群控,這對于農場主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在我們看來,隨著3D打印機使用者的增多,設備配件的市場將會非常大。

3D打印應用:走進生活,這已經不是空談

如果是在十年之前我們說3D打印會改變生活,可能相信的人並不多。但是現在,我們會發現3D打印離生活是真的越來越近。在展會上,有幾個地方聚集了太多人,以至于你身臨其中,只能看到人頭。

在博理科技的展台前,展示著一排排、一箱箱的3D打印鞋,包括運動鞋、拖鞋等。這些鞋子都是通過博理的高速光固化3D打印機結合彈性樹脂材料一體打印而成,上市後很快就被用戶追捧。

而在展館的另一頭,同樣是人頭湧動。這裏展示的是3D打印人像的掃描,由巨影三維提供的矩陣式掃描倉,可以在3秒內完成人體全身數據的采集。有了這些數據,下一步將其傳輸到塞納的全彩3D打印機上,就可以完成人像的打印。除了這些是在展會能夠看到的,在生活中,我們還能發現很多的東西也是打印而成的。包括玩具,此前流行的蘿蔔刀,伸縮劍,中國龍以及龍蛋。這些3D打印玩具的火爆,還催生了一個新的3D打印群體:農場主。而除此之外,3D打印的眼鏡,耳機,鍵帽,甚至是房屋,汽車,都可以在現實中看到。當然,除了以上介紹的3D打印在生活中的應用,目前大多數工業級3D打印機更多還是應用于航空航天、醫療、汽車、模具等工業領域。

3D打印技術:期待更多的創新,雖然已經很好

我們不能說自己做得不好,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可以的。

在這次展會上,我們發現了一些新東西。比如,瑞特三維的電子電路3D打印、瑞通的桌面級金屬3D打印機、英尼格瑪的多激光同軸複合增材技術、超領智能的四軸顆粒3D打印機和微瓷科技的3DP陶瓷3D打印機。可能還有一些其他創新沒有被我們發現。

然而,這些技術似乎並沒有與批量應用端完全接軌。反觀國外,我們可以發現一些令人矚目的進展,例如用于汽車3D打印數字化生産的Divergent、提供區域金屬3D打印的Seurat、專注于3D絲網印刷的Exentis、致力于液態金屬3D打印的Fluent Metal,以及將傳送帶式樹脂3D打印機推向市場的Sprybuild。國外的技術似乎更加多元化,雖然它們離成熟的商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其首創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此外,我們還需要呼籲更多公司參與到3D打印生産的配套軟件系統的開發中來,這個是關鍵。如果要真正實現更大規模化的制造,完善的配套軟件系統是必不可少的。

3D打印趨勢:應用的故事越來越多,破圈了

3D打印行業開始講應用的故事,打印技術真正能夠落地了。如果說此前,我們所做的事情,從工業級來說,主要是以科研或試制爲主,那麽現在真正可以用于生産了;從消費級來說,此前還是以DIY的組裝機器爲主,而現在的機器將能真正走進千家萬戶。3D打印技術正在某些方面成爲替代傳統制造的新工具,而相關企業將不再只是簡單地出售設備,而是圍繞不同的應用提供包括設備、軟件、材料和工藝在內的全套3D打印技術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隨著一批性價比極高的機器出現,包括6.98萬元的下沉式DLP光固化3D打印機、12.86萬元的SLM金屬3D打印機和19.8萬元的SLS尼龍3D打印機,我們相信應用端有可能出現擁有上千台工業級3D打印機的工廠用于批量生産。而能夠與這些應用深度綁定的企業,將更有機會獲得最終的成功。最後,我們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專業級的概念已經被邊緣化。未來我們可能會更多地聽到消費級和工業級的分類。這是因爲,3D打印最終的歸途,不外乎兩種:走向生産和進入家庭。

3D打印行業的從業者,大多數都已經入行十年。我們已經慢慢變得成熟,隊伍也越來越壯大。回過頭來看,我們這些可愛的人竟然堅持了這麽久,路已經走得這麽遠。

0 阅读:1

3D打印資源庫

簡介:3D打印資源庫,專注于3D打印的垂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