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戰》正式引進?別期待,中美觀衆看的都是“樂子”

令狐伯光 2024-05-09 23:16:04

文|令狐伯光

近日,相信大家都看到一個新聞,那就是近幾年美國著名獨立電影公司美國A24出品的戰爭題材電影《美國內戰》確認引進內地!

可能很多網友不清楚,A24是這幾年美國獨立電影制片公司,拍攝的都是些中小成本獨立影片,這已經算是該公司投資規模較大的一部電影了。所以演員除了一代蜘蛛俠女友克斯汀·鄧斯特,剩下的演員國內網友大多不認識。

倒是導演亞曆克斯·加蘭此前執導《湮滅》《機械姬》等片,還是位不錯的導演。

這電影在美國那邊也算小火了一把,畢竟任何文藝還是和現實挂鈎的。但很多抱著什麽美國分裂戰爭大片去看可能會失望,這是部公路片,不是戰爭片,沒有大場面的,其實大家想看的也都是樂子。

《美國內戰》是什麽電影?你以爲是內戰,實際上是樂子

這電影故事的設定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內戰爆發,美國社會分崩離析。美國有19個州獨立,加州和德州更是聯手組成“西方勢力”。作爲故事核心人物的一隊戰地記者,穿越戰線,抵達白宮。隨著記者的記錄,戰火燒至白宮,內戰的殘酷和真實的未來戰爭場面也隨之展現在觀衆眼前。

所以,當你以爲這電影就是展現美國因爲重要現實問題,導致19個州獨立,然後各方勢力博弈,然後開始打仗,就像是政治戰爭片那種。但實際上並不是,因爲電影沒在國內上映,也沒上線流媒體,所以伯光君也沒有看過。

但電影都是有套路的,結合電影預告和前期評價,也能猜得七七八八。

它大概就是主角一行人意外卷入戰爭,然後一邊逃一邊去華盛頓。全片沒有什麽政治隱喻,就是記錄內戰中人間百態的公路片,不知道對面是哪方勢力,但你殺我我就要殺你的戰鬥一線,屠殺非“純粹美國人”的大兵,執行私刑的本地武裝,在難民營快樂生活的普通人,假裝無事發生的小鎮居民……

沒有政治正確的美國電影,就演員演技不錯,制作水平不錯,氛圍渲染很好。但根據很多看過的網友評價,這電影問題也不小,什麽敘事斷層,人物轉變模糊,節奏快慢混亂並且把觀衆拖的很無聊突然進入高潮,最後結局還虎頭蛇尾的。

電影要場面沒場面,要文藝沒文藝。只能說場面都在預告片,賣點都在設定。

我個人再根據預告和網上劇透猜測一下導演編劇的用意,影片的核心就是以戰地記者的視角拍戰地記者,爲的就是以中立且抽離的角度去展示如今在世界上隨處可見的局部戰爭,以及戰爭的殘酷、人類善意和惡意共存的狀態

(比如會無情殺滅俘虜敵軍,但是照顧戰地記者)

戰地記者線也展現了無論人怎麽試圖以旁觀者的態度和心態去看待戰爭的殘酷,戰爭終究還是會對人有影響的,戰地記者無法抽離旁觀戰爭了,有了最後一段的PTSD(有鋪墊),但在最激烈的戰鬥部分結束後,常年來培養的抽離能力上線,讓她繼續去完成想做完的事。

缺點肯定是有,比如戰爭更像2000年左右的,不怎麽電子化無人化,不那麽像當代戰爭,但內核和表達上是沒什麽問題的,就是格局小了點。

導演是一種中立且抽離的角度,就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盡力只記錄,不去評價功過是非;主角團是因爲DC裏沒記者所以才要去DC,如果不是電影裏DC淪陷太快了,主角團是不會跟WF一起進DC的,而是會自己先進去。至始至終,最開始要去拍攝的大女主和男主都在盡量做不幹涉不評論的旁觀者。

無論心裏的感受如何,直到女主心境變化,情感驅使,擋了子彈。

雷聲大,雨點小?《美國內戰》不是你以爲的“美國內戰”

說白了這電影就是看個樂子,因爲美國大規模本土戰爭就早期獨立戰爭,再到南北戰爭,那是正兒八經的內戰。一二戰後崛起太快,這幾代人更是世界第一,當代美國人也不太懂如果內戰會如何。

導致整部電影設定拔的太高,導演和編劇的劇情功底沒打好。演員演技在線,塑造由于編劇導演的鍋沒想明白怎麽做,出現了塑造斷層。在思辨方面也沒有多少能真正諷刺現實,讓人反思當下的思想表達力。

其實對于我來說,很愛看大場面,戰爭戲老美一直拍的非常好,但是這部我反而沒那麽想看戰爭戲,反應現實和讓人展開聯想是我最看重的。可惜居然沒有多少,開戰的主題沒有明確,硬要說是導演留給我們想象空間也可以,但是就沒有那麽強烈的現實既視感。

當然,美國人那邊可能是把這電影當個樂子,中國人看這電影大概也是當個樂子。

我猜測中國觀衆到時候看這片子,重點不在我們中國人想看的爲什麽打起來,而是打起來後的面貌。從某個角度想,說白了就是美國人自己也覺得打內戰是很有可能的,什麽原因不重要,主要是爲了展示下打起來後的慘樣。

這就好像80年代有一部描述核戰的美國電視電影,記得叫the day after。全片除了開始部分會通過廣播或電視新聞的記者播報來零零星星的說出美蘇劍拔弩張的局勢外,對于爲什麽會劍拔弩張也沒有交代清楚。

全片主要描述的就是核戰前美國人的那種悠閑卻帶著一股緊張肅殺的氣氛和挨了核彈後的悲慘。這種片子,更多是一種通過展示起到警示作用,而不是刨根問底的去分析問題。至于大場面就不會有多少大場面,你看完全片也不會覺得多過瘾。

而中國人的樂子嘛,相信不用講了,就是美國大兵槍殺某些人的片段。

還是網友那句話,這電影美國觀衆當個樂子,中國觀衆當個樂子,但有一幫人卻破防了。

從《美國內戰》好萊塢的衰落,勢不可擋

這幾年好萊塢衰落多嚴重,相信不用講了,疫情確實影響了電影行業,但是其他國家也是。還有沒考慮到國內流媒體優愛騰仿照網飛迪士尼亞馬遜HBO出自制劇,國內感覺有1/3去拍網劇了。

好萊塢電影現在整體確實不好看了,但還是有佳作的。中國電影對于世界電影環境挺微妙的,劇情片只適合中國人看,中國電影出海還是表現不佳,很弱。

現在國內電影環境相對于世界來說感覺有點像日本韓國,但又不像,韓國雖然好萊塢大片在本土不吃香,但是之前的《阿凡達2》《奧本海默》都是不錯的票房成績超越了本土的,這也可能跟韓國去拍網飛和他們自己拍的電影質量不好也有關。

但2019年之前像漫威,速激這種無腦爽的好萊塢片在韓國和日本本土票房沒那麽好,可能人家不吃那一套,韓國自己的話有質量好影片來撐著。日本則是靠動畫電影來撐票房,還能出海,不愧是二次元國度。

好萊塢電影之所以質量下滑,除了政治正確,也跟通貨膨脹也有關系。

畢竟現在好萊塢大片制作成本越來越高了,再加上爲了跑贏通脹,大家不得不去工作,所以逛街購物看電影的閑暇時間變少了,甯願在家網購看流媒體,這也是網飛,還有A24會崛起的重要原因。

畢竟現在好萊塢大片動不動投資兩三億美元,但你會發現特效居然越來越爛了。

這個《美國內戰》好像是A24首部投資較大的商業電影,雖然還是和動不動兩三億的大片不能比,而且結果也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但如果從美國電影角度來看,你會發現至少從題材和內容上來看,它還是有突破性的。

畢竟這些年好萊塢電影不是IP續集,便是各種超級英雄電影,真要講有點意思的電影可能就是少數居導演,像馬丁的《花月殺手》,再到諾蘭《奧本海默》和《沙丘2》這種了,多數電影結合政治正確更不能看了。

這個國家因素還是挺重要的,2020年前,雖然好萊塢也是明顯走弱的趨勢。但是還是處于一個可以理解的階段。就是國外火的我們這大概率票房也不會特別拉。除了一些本來大陸就沒人看的歌舞片或者星球大戰那些特殊情況。

至于說質量,雖然我覺得這兩年好萊塢確實也是挺拉的,但2020年前主要火的主要也是超英題材,其余商業題材中也沒有什麽特別出彩的。

《美國內戰》能夠引進,大概率和《周處除三害》引進的原因很像。中國電影市場表現較爲一般,能夠引進的電影都引進了,像引進了多部日本動漫,但是今年韓國表現最好的《破墓》有怪力亂神還是沒引進,而這部《美國內戰》也沒啥忌諱的,而且還有教育意義。

中國普通觀衆肯定是不會有興趣的,現在對于多數好萊塢電影都沒有興趣了。有興趣的網友和影迷,除了破防那幫人,其它都是想看看樂子。

畢竟現在這個時代,看樂子玩梗,真比什麽藝術重要多了,藝術也是樂子啊!

2 阅读:142

令狐伯光

簡介:遊戲模型師| 動畫愛好 | 影視産業分析 | 網絡小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