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康複過程中,如何避免‘半途效應’

心理咨詢師曹春霞 2024-04-20 17:44:48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半途效應’,是指在激勵過程到達半途時,由于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而導致對目標行爲的一種負面影響。

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當進展到一半時,往往會出現一些極其敏感和脆弱的區域,此時目標行爲多半會中止。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在進行某項任務時,意志力不強的人,會在中途放棄。

在抑郁症的療愈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半途效應’,那麽,應該如何避免‘半途效應’,順利擺脫抑郁症呢?

一、拆分大目標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去病如抽絲’,抑郁症的康複不是三兩天就能實現的,它需要時間。很多人不是沒有毅力,卻倒在了黎明到來前最黑暗的時刻。所以,在抑郁症自我療愈的過程中,學會拆分總目標,設置小目標,就顯得尤爲重要。

不要一下子給自己定太多的任務,也不要期望24小時不睡,不分白天黑夜的練習,明天一覺醒來就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不是這樣的,抑郁症的療愈從來都是慢慢蛻變的,所以,你要對康複時間有一個合理的預期,比如三五個月,甚至半年以上。當你預期的時間是5個月,而你只用3個月就走出來,這是意外的驚喜。

相反,如果你說我1個月必須好起來,沒達到預期時,你會感到失敗,這對你而言,又是一次負面的心理暗示,不利于抑郁症的康複。

二、小目標合理化

拆分完總目標,接下來就是小目標合理化。如果只是把總目標拆分了,小目標的規劃並不合理,最後還是會功虧一篑。

小目標合理化是完成整個大目標非常關鍵的一環。日本運動員山田本一就是利用這個方法,創造的馬拉松奇迹。

在1984年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運動員山田本一拿到了比賽的冠軍。很多人以爲他是運氣好而已,但是事實很快打臉,在2年後的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山田本一再次拿到了冠軍。這下子,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認爲他一定有什麽秘訣。在記者采訪時,他只是神秘地說了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大家都不明白是什麽意思。

人們在他後來出版的自傳裏,才找到答案。原來,他在比賽前,會把比賽路線跑一遍,然後,找出比較明顯的標志物,比如一棵大樹,一座紅房子,一家銀行,就這樣一直標記到終點。正式比賽時,他會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沖向第一個目標,到達第一個目標後,他又以同樣的速度沖向第二個目標。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他分解成這麽幾個小目標輕松地跑完了全程。

怎麽樣,小目標合理化的策略,是不是很成功?

三、平台期獎勵自己

正如減肥有平台期一樣,抑郁症的康複也有平台期。可能前一個月練習完了,感覺很好,但是第二個月,就沒什麽變化,甚至情緒會有比較大的波動,讓你感覺前功盡棄。進入平台期,請不要著急,給自己一點耐心,並獎勵自己。這個獎勵最好是物質上的,能看得見,摸得著。

沒有完全康複,不是你的錯,只是時間還沒到,及時強化練習成果,把成果變成獎勵,會讓你接下來的練習更有動力。

李宏夫老師在《抑郁症打卡自救》中說:“抑郁的陰霾不會在一夜間退去,但是隨著練習時間的推移,你可以學會應對情緒上的暴風雨。當我們學會了無條件地愛自己,真正接納了自己,就會與自己得解,與他人和解,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沒有了內心的矛盾與沖突,抑郁症就會不攻自破。”

做到以上三點,就能避免“半途效應”,順利到達康複的彼岸。

0 阅读:51

心理咨詢師曹春霞

簡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專注抑郁症焦慮失眠強迫症恐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