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2》看似口碑崩了,實則開辟權謀劇新套路,收視說明一切

最愛酷電影 2024-05-26 21:55:53

張若昀的《慶余年2》已經上映多日了,從上映開始,這部戲就一直保持著高熱度,觀看的觀衆不計其數。

不過,相比于《慶余年》的高收視率與高口碑,《慶余年2》的口碑略微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還是這部戲等了五年才出來:五年磨一劍,觀衆的期待太高,所以《慶余年2》有些沒有讓所有觀衆滿意,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隨著劇情的推動,我逐漸發現了一個“奧秘”:《慶余年2》的境界,遠超《慶余年1》,導演孫浩,是真的在五年磨一劍。

《慶余年2》的口碑爲什麽有些下滑?

其核心原因是開局的幾集太搞笑了,無論是範思轍的“憨憨屬性”,還是範思轍再遇郭保坤,這對“臥龍鳳雛”的碰面,還是開局的“範閑死了”得想辦法活過來,以及北齊大公主到了慶國後的“神操作”。

幾乎每一集,《慶余年2》都笑點雲集,讓人忍俊不禁。

興許有人好奇:既然《慶余年2》這麽好玩,這麽好笑,咋還會口碑下跌呢?

有時候,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不止有韓信,還有電視劇。

首先,《慶余年》是一部包含了未來、武俠、輕玄幻、權謀等多元素的“原著小說”改編,雖然在原著中也有笑點,但沒有這麽密集,而是像《慶余年1》一樣,有笑料,但更多地是在武打、權謀、智鬥等板塊展開。

但《慶余年2》開局就在“整笑料”,且笑料不斷,大有整成“喜劇”的趨勢,這樣的劇情,的的確確更好看了,也更下飯了,可這樣的劇情,卻也讓那些期待了這部戲五年之久的“權謀愛好者”不喜歡了,口碑下滑情理之中。

當然,以上的觀點都基于一點:還沒有看懂《慶余年2》。

其實《慶余年2》真的已經深谙了“喜劇真相”。

周星馳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慶余年2》真的就是這樣表達的,看似喜劇的背後,實則全都是悲劇以及權謀下的無力感。

毫不誇張地說:《慶余年2》才是真正的權謀天花板,找到了權謀劇新套路,喜劇與權謀並不沖突。

隨著《慶余年2》的劇情展開,死的人越來越多,賣菜的“老金頭”,還有那個就因“該死人”了就被二皇子的人打死的“抱月樓姑娘”,以及上線沒多久,就被杖斃的賴禦史。

隨著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慶余年2》的權謀才真正開始顯山露水,且一開局就是“王炸”的那種。

無論是這些人的死,還是陳萍萍的“貪”,無外乎一個字:皇權至上,皇權不可侵犯。

權謀?

智慧?

拜托,這是一個架空的古代,還沒有“衆生平等”的概念,皇權就是至高無上的,誰觸碰就得死。

這就是《慶余年2》的核心,賴禦史爲什麽死?

督察院與鑒查院不能聯手,這是兩個機構,只有這倆個機構相互爭鬥,慶帝才能穩坐江山,可賴禦史爲了“萬民伸冤”,于是就去找了範閑,從賴禦史做出找範閑的決定開始,他就必死無疑了,即便賴禦史彈劾過範閑,也不喜歡範閑,即便賴禦史的初心是“爲了萬民”。

但是……這些,都不足以拯救賴禦史,只因鑒查院與督察院不能聯手,在皇權的心中,皇權的穩定是最重要的,其余的都不重要,包括天下的百姓。

看懂了賴禦史的“死”,才能看懂《慶余年2》的權謀與宮鬥。

真的,與這部戲相比,過往的那些權謀都是小兒科了。

《慶余年2》才是真正的拍攝出來了,世人面對皇權的無力感,哪怕是看似金手指全開的範閑,也不過是皇權下的一顆棋子。

照著目前這個規格與內核去拍,《慶余年2》很有可能成爲又一部神作。

0 阅读:192
评论列表

最愛酷電影

簡介:推介好看的電影,挖掘冷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