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性測試還沒做完的小米SU7,就已經賣了倆月了?

汽車扒一扒 2024-05-18 22:14:48

耐久性都沒做完的小米SU7,可能是最近新車故障率頻發的關鍵原因。

日前,在雷軍的直播中,其坦言表示:

“再告訴大家一個以前沒講過的信息,車隊目前還在測試,這批車我們是希望跑到15萬、20萬公裏,這樣的話車輛的生命周期全部跑完,然後看看有沒有問題,以前沒有任何一家車企投入過如此大規模的測試,我們覺得全部測試完,可能會跑1100萬公裏”。

從行業從業者的角度來看,這句話其中有幾個重要的信息被釋放了出來。

一個是,小米SU7的耐久性測試還沒有完全做完,就已經開賣了,這是對後期用戶的不負責表現。

雷軍表示,這批車(每台車)希望跑到15萬/20萬公裏,做完一台車的生命周期測試。

的確,目前一手車用戶的使用強度不高,此前據易車統計,目前行業的大數據是,單車的使用強度是每年1.6萬公裏,10年以後就是16萬公裏。

這些科技企業造車,基本上不會考慮10年以後的車輛狀態。

另一個是,雷軍說行業內沒有如此大規模的測試,其實完全是在營銷用戶,比如說豐田,其每年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做車輛的耐久性測試。

耐久性測試,人力、車輛、資金不是最重要的,雷軍表示的1100萬公裏,可以是300台車、400台車,在高強度耐久場地中,跑出來的數據。

但科技産品更考驗的是時間壽命。

一年時間,所有新車跑出來的總裏程加起來,才是1100萬公裏目標,但每台車基本上都是15萬、20萬的公裏表現,誰來做20萬公裏以後的耐久性測試?

還是說,10年以後的小米SU7,就沒有考慮過壽命和故障。

科技型産品重要的不是穩定性,而是10年以後的車輛表現,芯片、電池、屏幕是否會出現故障,是否預留出了更換接口,在後期無法購買保險之後,用戶自費更換的成本高不高。

之前吐槽沃爾沃的零整比高,其實在未來的行業中,更多的視角應該給到新能源車,後期的零整比是否比沃爾沃更加恐怖。

作爲一台車,最重要的應該是壽命表現,而不是圈速、屏幕反應速度,用科技産品的角度去設計汽車,最大的問題就是放棄了底線,選擇追求流量。

一台20多萬的車如果設計壽命只有20萬公裏,一定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在這10年之內,以每兩年爲一個節點,車輛的使用體驗感都會嚴重下滑。

雖然說目前新車、一手用戶的用車周期縮短了,但考慮二手車用戶的體驗感,是對品牌長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二手車的使用體驗感差,後期維護的成本高,對品牌的傷害必然嚴重。

不少人仍然在電動化市場中,選擇站隊豐田、本田、大衆、日産等傳統企業,就是因爲回頭看2014年之前的合資老車,依然非常能打,說明這些企業不僅擅長做新車,還善于維護自己的老車口碑。

小米SU7在耐久性測試還沒做完的情況下就提前開售,搶占了時間優勢,後期就要看SU7的故障率、耐久性和市場口碑,是否能穩定住。

畢竟車不是手機,出了問題更換的成本不高,車輛的買賣價值巨大,牽扯到了企業的口碑。

3 阅读:2016
评论列表
  • 2024-05-19 10:15

    這理論真牛逼,難道我質保10年真的要在路上開夠十年了才能拿出來賣?再說雷軍的意思是沒人爲了一台車做這麽多的測試,你卻用整個豐田集團來對比,豐田每年做幾款車的測試你知道嗎?

    熊貓燒香 回覆:
    你是專門幫雷軍寫小字的吧,解釋的不錯
  • 2024-05-19 08:07

    讓米粉來測試呗

  • 沒事,反正沒人敢說,說了就是水軍

  • 2024-05-19 21:20

    悲哀啊、可歎啊,堂堂高科技公司老板親自搞直播,純粹就是個地攤貨,銷售全靠吆喝.雷炮長時間低速占據高速快速車道拍直播就是件很不負責的事,人品如此車品能好到哪去?後車就應該逼到他撞上隔離帶,什麽碰撞測試會不會自燃就一目了然.一頭野雞穿上保時捷的馬甲也想變鳳凰.

  • 2024-05-19 06:17

    平均一年不到就出一個新版本,如果連帶著小改款,以後車有些小問題需要更換零配件,找個配件都困難

  • 2024-05-19 21:20

    悲哀啊、可歎啊,堂堂高科技公司老板親自搞直播,純粹就是個地攤貨,銷售全靠吆喝.雷炮長時間低速占據高速快速車道拍直播就是件很不負責的事,人品如此車品能好到哪去?後車就應該逼到他撞上隔離帶,什麽碰撞測試會不會自燃就一目了然.一頭野雞穿上保時捷的馬甲也想變鳳凰.

  • 2024-05-20 08:08

    大衆的AT或者DSG變速箱設計壽命15萬英裏,動力總成設計壽命是10萬英裏,也確實進行了台架和路測,幾乎合資品牌都會有這樣的台架和路試,只有自主品牌爲了快速發布而不做路試,因爲只要在歐洲跑的車就需要進行ECE認證,國內只用做3C和GB認證就能上市,這差距大了不少,所以國産的成本可以降低到超出大家的想象[笑著哭],包括像吉利奇瑞這種大廠同款零件都有2-3和供應商,用來區分測試車和量産車以及降本,這在歐盟和ECE體系下絕對是不允許的,但是工信部居然允許國內車企這樣做,但是BYD長城的出口車型就不被允許了[笑著哭]

  • 2024-05-19 08:37

    你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了華爲遙遙領先先賣後發布,當然手機和車不一樣,也用不著10萬20萬天

    用戶10xxx99 回覆:
    什麽事都扯華爲 你們這些米粉喪心病狂吧[笑著哭]
  • 2024-05-19 19:57

    是的,第一批小米手機用戶也是用的實驗機。十年後小米給他們補貼了1999元的紅包。

  • 2024-05-19 18:04

    電吹風:誰還管10年後的車如何啊?開了這麽多年,早就省回一台燃油車的錢了[點贊]

  • 2024-05-19 13:04

    別的車企做不做路測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當年在比亞迪看到試車道上天天有測試車在跑

  • 2024-05-19 09:10

    二十萬公裏的車基本上不值錢了,換車了,不換強制半年檢一次煩死了

  • kzy 2
    2024-05-19 10:16

    人家這是上路實測,耐久性測試是上振動台

  • 2024-05-19 23:17

    哪家車廠耐久性測試是在路上路測跑的?無知者果然角度清奇。

  • 2024-05-19 22:20

  • 2024-05-20 07:35

    軍兒的1100萬測試就是嘩衆取寵,就是拿米粉當小白鼠測試,跟手機十年後補貼一個套路[笑著哭]

  • 2024-05-20 08:28

    可以的,春秋筆法純熟啊。就是腦子有點蠢

汽車扒一扒

簡介:懂車,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