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初中常見全科學霸,高中常見偏科

飛翔小钰 2024-05-01 05:54:05

初中是義務教育,重點在于普及知識而不是選拔,略有難度的學科只有數學和英語,對于聰慧的孩子和單純的雞娃,獲得全科高分難度並不大。

不管是初二兩級分化,還是初三天上地下,都只是優中差的三段式分層,優生的組成究竟是學霸,准學霸還是僞學霸,在初中這個層面,並不能在成績上區分,也沒有必要區分,真正的選拔設置在高中,初中並不需要分流掉思維能力不足,但努力的孩子,而只需要篩選不具有學習意願的學生。

初中的物理化學難點大爲降低,即使中等生也能取得較好的成績,語政史分差不大,數學雖然是兩級分化,但高分現象也極爲普遍,雖然大多數高分有很大水分,依靠的是不斷的培訓記憶模型,而不是利用思維能力解決問題,和投入度相關的英語學科,更容易通過時間投入,獲得高分。

進入高中以後全學科難度加大,尤其是物理和化學,陡坡效應明顯,很多初中理科思維一般,只是通過時間投入和培訓獲取高分的學生,在數理化三門學科成績全面下降。

高中單純的理科學霸,已經大幅度減少,在理科能夠學好的條件下,英語成爲第二道攔路虎,理科好英語不好,兩個群體體現特別明顯,一是鄉鎮學生基礎掌握不牢靠,小學和初中投入度不足,數理化進入高中沒有影響,但英語影響卻很大,二是一些男孩,將英語學習時間,用于學習數理化。

0 阅读:225

飛翔小钰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