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1萬和退休金2千的人,醫保個人賬戶一樣?共濟改革很公平

小劉唠磕 2024-04-29 09:01:47

國家的基本醫療保險一直以來都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醫保統籌基金,另一個是醫保個人賬戶。在醫保制度建立之初的時候,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都有個人賬戶。但是隨著後續的發展和持續改革,在2019年的時候,國家醫保局取消了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賬戶,城鄉居民醫保繳納的醫保費全部進入統籌基金。而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則是在2023年進行的改革,就是影響全部參保職工的職工醫保門診共濟改革。

人口老齡化急劇加快,疾病譜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醫療技術飛速發展。門診的就醫需求和就醫費用飛速飛漲,原先的用個人賬戶支付門診費用的方式已然不適合現有的形勢。故而國家醫保局開展了職工醫保門診共濟改革。通過改革,調整了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劃撥,增加了門診的報銷政策,改革影響了所有參保職工的個人賬戶,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退休金較高的退休人員,減少的個人賬戶較多。

醫保個人賬戶是指個人在醫保體系中積累的資金,用于支付個人的醫療費用。而共濟改革則是近年來我國醫保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旨在實現醫保基金的共濟互助,提高醫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醫保個人賬戶的積累與個人的繳費金額是密切相關的。一般來說,個人的繳費金額越高,個人賬戶的返款就越多,故而醫保個人賬戶的積累也就越多。

因此,退休金1萬和退休金2千的人,在繳費金額上存在差異,其醫保個人賬戶的積累自然也會有所不同。然而,共濟改革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實現醫保基金的共濟互助,即讓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共同分擔醫療費用,提高醫保制度的公平性。特別是基本醫保保基本,在基本醫保保基本的原則下,特別是現在人口老齡化進程越來越快。因此,在共濟改革下,退休金1萬和退休金2千的人在醫保個人賬戶方面的差異可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具體來說,共濟改革通過調整醫保基金的籌集、分配和使用機制,使得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在醫療費用方面的負擔更加均衡。例如,通過提高醫保繳費率、擴大醫保覆蓋範圍等措施,增加醫保基金的籌集規模;同時,通過優化醫保基金的分配機制,確保低收入者能夠獲得更多的醫保支持。改革之前,退休職工的個人賬戶是以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爲基數,按照一定的比例劃撥的,所以退休金高的起個人賬戶就高。

改革前:比如說劃撥比例爲3.5%,退休金1萬,個人賬戶就是350元每月;退休金2千,個人賬戶就是75元每月。改革後退休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則是以全省的平均養老金爲基數,按照2-2.5%的比例劃撥的;基數一樣,劃撥的比例也一樣。所以全省退休人員的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劃撥金額都一樣,跟養老金多少無關。當然,共濟改革並不意味著完全消除個人醫保個人賬戶的差異。畢竟,個人的繳費金額和醫保個人賬戶的積累仍然是影響個人醫療費用負擔的重要因素。但是,通過共濟改革,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退休金較低的人群在醫療費用方面的負擔,提高他們的醫療保障水平。

此外,我們還需要認識到,醫保制度的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完善和調整。共濟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個人醫保個人賬戶的差異問題,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戰和困難。例如,如何確保醫保基金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如何平衡不同收入群體的醫療需求等問題仍然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和解決。總之,退休金1萬和退休金2千的人,醫保個人賬戶一樣,這一問題在共濟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是,我們仍然需要繼續深化醫保制度的改革,完善醫保基金的籌集、分配和使用機制,提高醫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保障廣大人民群衆的醫療健康需求,實現醫保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0 阅读:524

小劉唠磕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