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夜宵大王”:窮到只能幹餐飲,創立30個品牌上千家門店

餐觀局 2024-05-23 18:31:05

作者|宋一程

餐觀局出品

在中國餐飲發展中,有這樣一個與衆不同的人,他的餐飲模型沒有競爭對手,更沒有與其競爭的品牌。

餐飲創業10年來,從一家宜賓把把燒的小店店主,到多個門店的守店人,再到餐飲品牌的創業孵化人,他走了一條與萬千餐飲都不同一樣的創業路。

而在餐飲創業前,他是美術專業的科班生,也是景觀園林設計師,甚至還是省直機構公職人員,就連包工頭的角色都幹過幾年。

之所以進入餐飲行業,用他的話說,“除了窮,還是窮”。大學期間母親在校門口開了一家小飯店,不僅解決了學費問題,還養活一家人溫飽。再次面臨窮困潦倒之際,又想起了餐飲。在他看來,幹餐飲就算賺不到大錢,還能解決一個吃飯問題。

靠著四川人的特性,他把一家小店幹成了上百家門店的品牌,也喝翻了無數的顧客。但他又清醒的看到,一個品類或品牌很難穿越周期,小餐飲老板抗風險能力又極差。如果做出更多的品牌再聚集一起,根據不同的周期做不同的餐飲品類,是否能實現抱團取暖抵抗風險?

從餐飲小店主到餐飲大老板,他體會到了底層餐飲人的艱辛,更明白了人不能只爲賺錢而活著。在走完了餐飲所有彎路之後,他決定把經驗、資源、模式等全部拿出來分享,以期幫助每一個像他當年一樣窮困潦倒時的陌生人。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他的故事——我叫李新欣,餐飲江湖人稱李不管,“李不管把把燒”“老街秤盤麻辣燙”“何大九全牛串串”等三十多個品牌創始人… …

01愛畫畫的李不管當上了廚子

2024年1月1日,40歲的我在雲南洱海邊的一個民宿床上躺著,回顧過去近20年的事業、生活那些點點滴滴,忽然發現我的人生在我看來好像很失敗,做了那麽多事,創了那麽多品牌,賺了那麽多錢,並沒有做一件或選擇一件自己要用一生相守的事業。

50歲、60歲、70歲的會是什麽樣子,應該在幹什麽,還是這樣爲了賺錢而賺錢?亦或者是爲了做事而做事?是時候應該幹一件用後半生值得幹、喜歡幹、無限愛的事業了!

從父親往上數三代,我們家是正經的書香門第,琴棋書畫信手拈來。小時候,爺爺經常在院子裏的土地上教我畫畫,從雞鴨豬狗到珠菊蘭花再到寫實。這一畫,我成了小朋友眼中的另類,也把我畫進了川音成都美院。

對于宜賓一個下崗工人家庭來說,培養一個藝術生所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大城市,家裏每個人只能靠緊衣縮食,供養一個畫畫的大學生。

爲了解決貧窮,母親變賣了能賣上點錢的物件,又借了一大堆外債,在我上學的美院門口開了一家土菜館,環境不如今天的沙縣小吃,面積只能放下四張桌子,只爲了賺出我的生活費和學費。當然,店裏賣的都是土菜中的土菜,也就是家常便飯。

爲了幫母親一個人分擔壓力,我不上課時都在店裏幹活,從點菜、上菜、刷碗、切菜,經過半年多的曆練已經可以掌勺,算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廚子。最重要的是學會了喝酒,每當同學、室友周末來聚餐時,忙完後我都會陪大家喝幾杯,一來二去竟然成了公認酒神。若幹年後,酒量竟然成了我能幹成餐飲重要因素。

四年下來,這家小店的收入不僅承擔了我的學費和生活費,還能略有盈余補貼家用。如果我宿舍的幾個兄弟沒有白吃白喝,估計還能賺得更多!

就這樣,隨著畢業,這家土菜館也宣布正式關門歇業。它的曆史使命也到此結束。

02 李不管砸了自己的鐵飯碗

我的母親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煙熏火燎下供出來的大學生,好不容易捧上的鐵飯碗竟然被自己親手砸了!

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了老家一個公職單位,主要從事園林景觀設計,也就是一名設計師,算是專業對口。憑著一腔熱情和拼命三郎的勁頭,很短的時間就被上調到了省直某機關,成了一名省屬公職人員。

調令下發那天,母親多少年來都沒這麽高興過,她一定爲我感到驕傲,同時也爲自己多見艱辛付出感到值得。

進入到新單位後,從過去忙得根本停不下來時間不夠用,突然變得無所事事了。每天的工作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忙,看看股票玩玩手機,或者打掃一下辦公室,老通知偶爾還會貼心的扔給我一包煙。不到三十歲的我一眼就看到了退休後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在機關單位的日子裏,除了工作能力以外,向上管理左右逢源的似乎也是一種能力,這並不我喜歡的,更想讓大好青春浪費做更多在我看來有意義的事,偷偷背著我媽就辭職了!

爲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我跟幾個好朋友一起做了建築公司,從幾十萬的小工程,到後來幾千萬的大工程,幾年時間幹成了一級資質。

幹工程這種事,看著來往資金很大利潤很豐厚,其實都是左手倒右手,最可笑的是,公司幹到以及資質後,我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最多的時候,外邊飛著2000多萬要不回來。

隨著房地及建築市場越來越難幹,爲了結束掉每天要帳和躲債的痛苦,我決定徹底推出工程行業,前後十年的努力全部歸于零。鐵飯碗沒了,包工頭也沒幹成,人生最好的時光白忙活了!

03李不管靠把把燒脫貧

頹廢了一段時間,爲了解決吃飯,更爲了徹底拔掉窮根子,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幹餐飲,幹什麽品類成了當時最大的難題。

四川是一個不缺美食的地方,成都又彙聚了整個西南地區的美食,考察一番後,我認爲宜賓把把燒在成都可幹。

這種在宜賓多年的流行多年的獨特燒烤,不同于四川傳統燒烤,更不同于東北燒烤,它完全是靠火焰燒出來的,既要有炭火的煙熏味道,也要保留住食材本身的鮮味,還要在火上不停翻騰,沒有點整活的手藝,一般人操控不了。

在既沒錢又沒人的困境下,我又親自回宜賓找了一群朋友借錢,又找了很多做把把燒燒烤的老師傅,學了幾個月後烤出來的確實味道不錯,于是背著一屁股債,回到成都找了老火車站附近的一個違建院子,一年房租才幾萬塊錢。

那個院子說好點是違建,說難點就是雜草叢生外加幾間岌岌可危的破房子,如果是個練家子一腳都能把房子踹到了。利用幹過工程的專業所長,我們自己進行加固和清理,其實沒有一點裝修,就是買了點二手的桌椅板凳和設備,大部分的錢都買了食材和酒水。算上房租的投資滿打滿算也就20萬。

2014年10月,李不管把把燒正式開門迎客,結果第一天一桌客人都沒有,沒辦法,我們幾個只能自己坐在院子裏抱一瓶酒喝到半夜。

隨後幾天裏,偶爾來一兩桌客人,我就拿出當年酒神的能力,不僅贈送一些菜品,還配顧客一直喝,直到喝翻位置,臨走時還必須加微信。

那段是我跟合夥人周總每天陪顧客喝到天亮,睡一會還得起來去買肉買菜,即使頭一天剩的食材再多,也扔掉換新的,必須保證每天的把把燒都新鮮現穿。

就這樣,經過一個冬天的守夜和喝翻客人或被客人喝翻,我加滿了5000個客人的微信,相當于現在的私域玩法。當然,最主要的是顧客認可我們把把燒的口味,以及我們每個人的實在。

熬過寒冬,春天自然會來。靠著口碑和江湖氣息,第二年3月份,我們的店突然就爆了。微信裏好友們帶著好友們,每天下午四點就來排隊,一直到半夜12點還在排隊,20多張桌子完全不夠用,門口甚至又加了幾十張桌子,還是不夠。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招聘來的一個服務員,上班第一天就把鞋底走斷了,那個服務員跟我說,“哥,別人家的店費腳,你家店費鞋”。我趕緊拿了200塊錢讓人家買雙鞋。

幾個月後,李不管把把燒的首店營業額每天穩定在六七萬元,月淨利潤可以達到五六十萬,我當時有點懵了,沒想到幹來幹去,還是餐飲讓我脫貧致富奔小康了。

04,李不管把牛皮吹成真了

第一家店爆掉後,我跟合夥人周總,我們再開一家,後半輩子咱們兩兄弟就守著這兩家店,每年一個人賺它個千八百萬足夠了。周總當時嘿嘿笑著說,你李新欣學會吹牛皮了!

2015年夏天,我們一口氣在成都東風路和九眼橋連開兩家店,各路博主都來免費探店宣傳,生意比第一家還要好,用現在的話說,李不管把把燒一夜之間成了網紅,也有人叫我們是“夜宵大王”。第二年,單店年營收都能突破2000萬,當時我完全沒想到。

很快後面又連續開了三四五六七八九家店……牛皮竟然吹成真了,賺了不止1000萬。可能以前真的窮怕了,第十家店左右的時候,我沒能守住誘惑,面對全國各地來加盟的人,還是做了收錢放加盟的事,結果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把把燒這個東西非常考驗燒烤師傅的功力,火大了不行,時間把握不好也不行,很多放出去的加盟店做出來的味道跟我們完全不一樣,即使把調料、食材都配好,還是很難達到直營店標准。

爲了達到統一,當時我花了幾百萬請了台灣的咨詢公司來做標准化,差點沒把我們做死,折騰了一兩年也沒啥效果。後來我才知道,燒烤這東西就沒辦法標准化,對人依賴性太強,哪怕師傅手慢一分鍾,烤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所以很難做出大連鎖。

大約放了七八十個加盟店以後我發現,想把一家店做成100家店很容易,想把一個品類做成一個品牌太難了。運營、供應鏈、營銷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專業知識,對于我這個做設計出身的人那些恰好是弱勢。就像一部電影,除了劇本和演員,還需要劇務、燈光、布景、剪輯等等,一個人不可能全都會。

但我恰巧是那個會設計劇本的人。想明白這些以後,我決定停止李不管把把燒的加盟,直營店能保留多少就保留多少,去做一個自己專業擅長的事情,設計品牌、創造品牌、孵化品牌。

05 李不管有了新夢想

2018年,我把李不管餐飲管理公司改成了餐飲創業公司,從過去的開店守店做品牌變成了現在設計品牌、研發産品、孵化餐飲創業的定位。結果發現,我真的很適合幹這這事。

老街秤盤麻辣燙就是我親自設計模式模型,親自研發的産品,把過去地攤蒼蠅館子的文化再融入上現代年輕人的需求,配好四川獨特的靈魂鍋底,一兩年的時間就鋪滿了全國,上千家門店很快就跑出來了。

後來又陸續創了三口煮、張三花、何大九等三十多個餐飲品牌,有的被同行買走了,有的資本買走了,還有的很快夭折了。但是我很堅定的認爲,我非常適合做一個餐飲設計者,只要有靈感,就不斷的創造品牌。這也是一大批加盟商堅定追隨我的主要原因,無論哪個品類遇到周期,我們還有組合拳可以合力在一起,對抗風險對抗黑天鵝。

目前爲止,我所知道的信息是餐飲行業還沒有人做品牌孵化,也就是沒有競品、沒有竟對,可以說是做餐飲品牌的第一人。

錢賺得越來越多,我卻發現自己越來越迷茫。學藝術的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或特點,我當年個性去哪了?如果有一天我要離開這個世界了,翻翻過往的經曆有什麽值得回憶的價值呢?所以去年一段時間我很焦慮,不是因爲錢,也不是因爲公司,總想著後半輩子不能這樣行屍走肉吧。

2024跨年,我跟老婆孩子去了大理,在洱海邊的一個民宿床上躺著時,在想後半生應該怎麽過時,陽光緩緩的照進了房間,我看著那越來越強光,一瞬間就想明白了——向陽而生,一個人不僅要自己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更要給別人帶來溫暖。既然可以設計、孵化餐飲品牌,爲什麽不能去設計一下如何幫助那些需要的幫助餐飲人,甚至是跟我當年一樣窮困潦倒的人呢?這才是值得用後半生去做的事業。

有了目標還得落地才行,回了成都後我跑了大半個中國,看網紅餐飲也看流量餐飲更看了很多老牌餐飲,我發現他們都遺漏一個群體,喜歡餐飲能守店想創業又沒錢的人,他們才是爲餐飲的主力軍。

在全國考察時,我發現老齡化、社區化一定未來中國人口結構的特點,而集大成的川菜小店在這個特點中是一個空白。如果我們找來一群有夢想或者有債務的人,改造一個街邊店,制作正宗川菜,他們只負責翻鍋、守店,我打造一個團隊來負責解決資金、産品、供應鏈等問題,賺了錢他們可以拿大頭。你覺得開一萬家難嗎?開十萬家店是夢想嗎?

現在,這個“夢想”已經開始落地了。我找了幾個生活窘境的人,已經在我的模型店裏開始培訓了,有一個從來沒做過餐飲人大哥,按照我們産品標准,炒出的菜味道非常正宗。首家店就選在了以前一個把把燒門店,已經開始改造了,全部成本下來不超過10萬塊錢,估計一個月內就能開業。

模式試驗好後,我會立刻在全國招募人開始鋪店。守店人必須是女的,只有女人的韌性、細膩、堅持才能做好一家店。

結束語

最近,李新欣仍奔波于全國各地考察餐飲業態,定期也會直播,主題就是他的新夢想,招募守店人的計劃經常讓直播間人氣爆棚。而拍攝的短視頻留言區,大量咨詢如何才成爲守店或翻鍋的人,有些讓他應接不暇。

在國內餐飲發展全維度卷到極致的當下,未來想要活下去,品類、品牌、産品、價格… …似乎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人,才是夯實這一切的基礎。李新欣卻敏感地捕捉到了這個點。當一個品牌擁有十萬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雄兵時,一切夢想皆有可能。

無論李新欣的新夢想能否成功,但這種初心與創新的精神值得所有餐飲人學習!

*轉發或引用須表明來源于餐觀局,否則將追究侵權責任

1 阅读: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