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擁擠島嶼,不到半個足球場擠滿1000多人,但誰也不願意搬走

淩高談過去 2024-04-14 07:03:26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

世界上最擁擠的小島,只有一半的足球場大,卻擠了一千多人。

放眼世界,各種神奇的事情都會發生,在非洲的一片海域上有這樣一個小島,面積僅有兩千多平方米。

這個面積意味著整個小島加起來也不過半個足球場那麽大,但是這麽一個小島上卻住了一千多個人。

而且這一千多人爲了能在這個小島上生活,就連惡劣的環境都能忍受,甚至還有兩個國家爲了爭奪這個小島發生過戰爭。

難道這座小島上有什麽寶藏嗎?究竟有什麽魅力能讓人們願意住在那裏呢?

這個島就是米金戈島,關于米金戈島的發展起源,目前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1991年時,有兩名肯尼亞人登上小島打魚,並蓋了一座小房子,從那以後小島上的人口就多了起來。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名烏幹達人來到小島,發現這裏的魚類十分豐富,于是就將自己打魚的同行都叫到了島上定居。

關于這兩種說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是真正的史實,至今尚無定論。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距離米金戈島不到幾百米的地方,竟然存在著一座面積遠大于它的島嶼。

盡管存在一座比米金戈島大出幾倍的島嶼,人們卻都選擇居住在擁擠的米金戈島上,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不顧,那座較大的島嶼被人們稱作“魔鬼之島”。

傳說在那座島上住著一個魔鬼,任何人只要到了那座島上就會厄運連連,如果不小心激怒魔鬼還會一去不返。

所以盡管相距百米,兩座島上的景象卻是天差地別,米金戈島人聲鼎沸,而這座魔鬼島卻只有崎岖的山和叢生的雜草。

雖然在我們看來,魔鬼什麽的都是些不存在的唯心主義,但是米金戈島上的人們對此卻是深信不疑。

因此,盡管米金戈島已經擁擠到每個人平均擁有的土地面積不如一間廁所大,人們也依然選擇留在這座島上。

在地理位置上,米金戈島是位于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中,並且靠近肯尼亞和烏幹達兩國的邊界區域。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它橫跨坦桑尼亞和烏幹達,並在肯尼亞擁有一個小區域。

上個世紀,維多利亞湖周圍的這幾個國家是相當貧窮的,人民經常吃不飽飯,于是幾個國家一合計,守著這麽大一個湖不用,簡直就是浪費。

因此幾個國家一起往湖裏投放了大量的尼羅河鲈魚,之所以選擇這種魚,一是因爲便宜,二是生命力頑強,戰鬥力強,生育力也強。

當然這種鲈魚的口感也相當不錯,沒幾年,湖裏幾乎就全是這種鲈魚了,即使沒有糧食,人們也可以靠打撈鲈魚生存下去。

雖然最初是爲了不讓人們被餓死投放的鲈魚,但隨著維多利亞湖周邊幾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填飽肚子已經沒有困難了。

但出現了新的困難,那就是如何在填飽肚子的同時,還能填滿錢包。

于是維多利亞湖,從人們的糧倉變爲了錢倉,既然捕魚就要有落腳點,而米金戈島就成了這個落腳點。

2009年,米金戈小島上的居民只有131人,短短十年之後,就已經達到了1000多人。這使得米金戈島的人口密度,比北京的人口密度還要高出335倍。

放眼望去,島上的鐵皮房就像魚鱗一樣密密麻麻。毫不誇張的說,島上的每顆石子上都有人生活的痕迹。

在大量人類居住之前,米金戈島的生態環境十分良好,綠樹成蔭,溫度適宜,但是大批人湧入之後,島上的環境全部被破壞,甚至連非洲的貧民窟都不如。

如果是遊客登上這座島,那麽等待他的就是被垃圾給掩埋的一座島,也許剛站到島上,就能聞到直沖天靈蓋的臭味。

因爲島上沒有廁所,大小便都是隨便找個地方解決,排泄物的味道摻雜著海魚的腥臭味,光是想象都讓人覺得窒息。

那麽,在這樣的環境中,米金戈島上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呢?

2

一個僅有半個足球場大的小島,擠滿了上千人,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搬走。

在米金戈島放眼望去,除了鐵皮沒有任何其他東西,由于島的面積小,人又實在太多,所以說是鐵皮房,其實不過四平米,叫鐵皮盒更加貼切。

此外島上的基礎設施也幾乎沒有,無論是大小便還是洗澡,統統都在維多利亞湖周邊的水域解決,如果不是維多利亞湖夠大,恐怕就成了第二條恒河了。

當然島上也沒有電,或者是網絡這些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東西,所以島上的男人就捕魚,女人就負責把魚給清理切割出來。

這些就是米金戈島上的人們的日常生活,很多人覺得,每天光捕魚殺魚,他們不會枯燥無聊嗎?米金戈島上的人們,還有其他的娛樂活動嗎?

答案是當然有的,雖然米金戈島整個島的面積還沒有一個標准足球場的一半大,但是娛樂場所可是一點都不少。

這座島上有四個旅館、五家酒吧,甚至還有四家妓院。雖然沒有醫院,但是島上有一家藥店,也能應對普通疾病。

但是如果生了大病,那人們就只能將人送到烏幹達,或者是肯尼亞進行治療了,這對于米金戈島上的人們來說,並不算什麽大事。

有人會問了,米金戈島上一共就一千多個人卻有四家妓院,需要這麽多嗎?

事實上,在米金戈島上,只要是長得不醜的女性,都會成爲島上男性的服務者。

除此之外,這些妓院和酒吧還會出售輕微的,令人上瘾的東西和酒精。令人驚奇的是,島上還有一座小教堂。

在這個活動範圍和娛樂活動都十分有限的小島上,這些東西爲島上的人們提供了輕松和娛樂,還爲人們提供了信仰。

別看這座小島看上去又窮又落後,但他們可是有著屬于自己的一套社會組織和法律治理,來維護島上的秩序的。

最早上島的兩位居民是參議員,他們帶領著七名參議員組成的大七團隊,嚴格的遵守並執行著島上的法律。

除了大七團隊以外,島上還有一座警察局,用來處理島上的犯罪事件,如果是在島上做了小偷或者是成了慣犯,那麽就會被永久驅逐出米金戈島。

所幸由于島的面積實在太小,再也建不了一座房子,所以島上的居民都是老熟人,並沒有什麽爭執和沖突發生。

雖然米金戈島上沒有外來人口的增加,但是卻不斷有新的嬰兒出生,所以人口過度擁擠的問題,也有了加劇的趨勢。

盡管如此,米金戈島上的人們仍然不願意離開這座小島,除了對惡魔島的恐懼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米金戈島距離漁場更近,資源十分豐富,一斤的尼羅河鲈魚在市場中,能賣上好幾塊美金的高價。

如果搬離米金戈島,那就意味著這些漁民每天要騰出一部分的時間,用來在居住地和漁場之間往返,這會使他們的效率大打折扣,住在米金戈島上則是恰好相反。

有米金戈島上的漁民計算過,住在米金戈島上一周,光靠捕魚所獲得的收入要比在其他地方工作兩三個月的收入還要高。

對于這些漁民來說,高收入才是他們第一追求的東西,惡劣的居住環境、擁擠的場所,他們反而不甚在意。

尼羅河鲈魚讓米金戈島上的漁民賺的盆滿缽滿,而外露之財必招隱患,米金戈島也不例外,賺到錢之後就被海盜給盯上了。

這些海盜也從最開始搶奪捕魚收獲,演變成了謀財害命,如此一來,政府就不能坐視不理,只好出手了。

結果不出手還好,政府一出手反而引出了更大的問題,那就是米金戈島的歸屬權問題。

因爲位于交界地,所以附近國家一直都認爲是自己所有。

那麽,米金戈島最終的歸屬會是哪個國家呢?爲了它的所有權,又會有什麽交鋒出現呢?

3

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只有一半足球場大小,但誰也不肯搬遷。

眼看著米金戈島就像一個聚寶盆一樣,給島上的居民帶去了財富,別說是海盜,就是國家政府也十分眼饞。

烏幹達和肯尼亞這兩個國家,爲了米金戈島這塊又大又香甜的蛋糕更是針鋒相對,誰也不讓誰,都認爲是自己國家的領土。

海盜出現後,暴力事件武裝沖突等頻繁爆發,苦不堪言的米金戈島居民無奈之下,只好向政府求救。

那麽政府會怎麽解決呢?政府插手之後,又會出現哪些新的問題呢?

在接到島上居民的求救之後,肯尼亞和烏幹達兩國在2004年,分別派出一支保衛隊前往米金戈島。

結果兩國的維和行動還沒有什麽成效,島上的居民反而再次陷入了漩渦之中,不僅要每年交大量的保護稅款,還要應對烏幹達警察的胡亂指控。

烏幹達警察曾經以島上的漁民,在屬于烏幹達的海域進行捕魚的理由,沒收了他們捕撈的大量尼羅河鲈魚,還順帶把誘餌也一起拿走了。

看上去,兩個國家上島是爲了維護和平,實際上正在小島的歸屬權上激烈交鋒,甚至還發生過槍戰。

剛上島時,兩國都還比較含蓄,雖然都在爲米金戈島的管轄權和漁業資源努力,但是兩國之間並沒有出現武力現象。

但是後來兩國派出的警察開始在島上大打出手,甚至還派出海軍陸戰隊,在島的周圍進行巡邏。

其實在2004年之前,島上各國人民相處還算融洽,但是隨著島上的烏幹達人越來越多,和平就逐漸被打破了。

2004年,肯尼亞政府發現烏幹達的警察在米金戈島上搭建了帳篷,甚至還在島上升起了烏幹達的國旗。

這行爲無疑是在宣示米金戈島的主權是屬于烏幹達的,肯尼亞政府當然不能同意,隨後便也讓警察占領這裏。

你來我往一段時間之後,兩國終于在2009年發生了外交爭端,因爲烏幹達政府要求當時在米金戈島上居住的肯尼亞人,都要到他們那裏購買特別居住證。

不過很快,兩個國家就對這個問題重新進行了交涉,兩國決定要讓漁民恢複正常的生活秩序。

因此,兩國決定將駐紮在米金戈島的武裝警察撤出,由專家重新劃分兩國在米金戈島的邊境線。

但是兩個國家還沒友好幾年,到了2016年,兩國就再次因爲米金戈島的管轄權發生了沖突。

但是兩國再次進行了協商,同意組建一支聯合特遣部隊,這樣兩國警察可以在有爭議的島嶼,以及維多利亞湖的共同邊界一起巡邏。

這個行爲很明顯是爲結束兩國之間的敵對行動,並且對外交進行緩和的努力,然而沒過多久,烏幹達政府再次開始挑起事端。

他們直接將米金戈島上的肯尼亞國旗給撤除了,當初肯尼亞、坦桑尼亞和烏幹達三個國家,就對維多利亞湖及其周邊小島進行過分配。

維多利亞湖屬于烏幹達,而三座小島屬于肯尼亞,這其中自然包括米金戈島,後來之所以發生主權歸屬問題,也是因爲豐富的魚類資源和旅遊資源引起的。

而烏幹達政府將肯尼亞國旗撤除這一行爲,無疑違反了雙方約定過的和平法則,對肯尼亞政府來說,這是無疑一種挑釁行爲。

明爭暗鬥都進行過了,但是直到現在,雙方也沒有在米金戈島的歸屬問題上有一個和平的意見,烏幹達政府也仍然認爲,自己擁有著米金戈島的所有權。

雖然爭奪戰還在繼續,但是只要兩國沒有在島上發生沖突,那麽對于米金戈島上的居民來說,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漁民們似乎也並不關注米金戈島到底屬于誰這種政治問題,對于他們來說,能賣掉捕撈的魚,賺更多的錢才是他們所關心的。

對于米金戈島究竟屬于哪個國家,可能只有這兩個國家中的一個強大到壓制另一個國家的時候才能夠確定。

不過隨著人口的增多,米金戈島的資源也日漸減少,烏肯兩國在較勁之余,也應該進行一些和平的交談,爲米金戈島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設性的方案。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