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什麽需要《追風者》這樣正氣的國産劇?

Idlemovie 2024-03-26 16:21:01

《追風者》第九集透露出四個重要信息點,組成、買辦、肯定、失敗。

一是組成,開頭歌女對林樵松說:“我養你,大不了多騙幾個小開”,這屬于拆白黨的一種行爲,也是當時上海亂世的組成部分。

他們或她們以色相爲誘餌,僞裝成各種身份,忽悠對方掉入情網,趁機騙取錢財,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無家無國,但《追風者》中的歌女是有家無國。

不過,導演設計這麽一個角色並不是爲了批評坐視山河破碎的旁觀者,而是爲了全面還原那時的衆生相。

一直以來,戰爭都是上層之間的鬥爭,百姓從來都是被裹挾著前進,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根本不懂什麽是革命,什麽是國家。

因爲他們接觸不到上聽,沒有多少文化,思想也未開放,所以不理解雙方無冤無仇,爲何兵戎相見?爲什麽要反侵略、反壓迫、反屠殺。

他們看到的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誰搶就恨誰,反之高高挂起,因此追風者要做的不僅僅是經濟、戰爭等大事,他們的轉變與覺醒也是中國崛起的重中之重。

當然,他們當下的思想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生存狀態,一部真正完整的作品,不能只有主角,配角出彩也至關重要,導演想到也做到了這一點。

二是買辦,虞老是個十足的買辦。

這種人只看利益,不管家國,爲了錢什麽都肯出賣,舊中國之所以滿城哀鴻,他們也是罪魁禍首之一。

《追風者》在這一點上立場明確,不像有些劇夾雜春秋筆法,偷摸洗地,作爲一部主旋律,主線結構是馬哲,這部劇就成了。

三是肯定,泥濘的舊中國,有一批人在前赴後繼,中國不再任人宰割,能有今日之太平盛世,不是一人、一派之功,而是所有有志之士的努力。

因此,在《追風者》中並沒有故意隱藏他人之功,沈圖南立志改革,奪回被列強霸占的關稅,不惜以身犯險,只爲改善民生,讓國成爲中國人自己的國。

且不論他是哪個派系,後邊會不會幹出什麽出人意料之事,就當下來看,他所做之事都是爲了中國可以更好、更強大,這點該被肯定,即便他是國府的人。

四是失敗,國府爲何會失敗?虞老的一句“你能夠保證南京上下一條心嗎“,道出了他們失敗的原因之一。

沈圖南有赤子心,根據目前釋放的信息來看,他不同于其他爲國府做事的人,還是一腔熱血,報效國家,力圖改變積貧積弱的中國現狀,哀民生之多艱。

但奈何國府內部派系林立,爭鬥繁多,無法擰成一股繩拯救彼時存亡絕續的中國,大都只想著個人利益,紙醉金迷,貪腐成風,滿口主義,表面君子,這樣的境遇是國府最終失敗的根本,明爭暗鬥,不盡全力,不得民心。

身處這樣的大染缸之中,沈圖南的抱負顯然與他們相左,再加前面上海交通站負責人徐諾曾說我們也需要沈圖南這樣的經濟人才。

由此可知,也許沈圖南這條線也會經曆信仰搖擺,最終做出不同的選擇,留國或投共,留國難施展,郁郁不得志,投共一念起,頓覺天地寬。

接下來他與魏若來繼續做師徒,還是在不同陣營鬥法,將會是一大看點,也會是本劇的最高潮。

第十集整集內容都在揭露禍國殃民的買辦是如何誤國誤民的。

他們的手段無外乎兩種,一是實施暗殺,無所不用其極,二是擾亂思想,利用輿論攻勢混淆視聽。

如虞老爲了阻止收回關稅,命令張鳴泉當街除掉沈圖南,將國家大計、人才之士抛之腦後,只顧自身利益,哪管國家與人民正在水深火熱。

在投票會場還以僞君子、真小人的姿態高談闊論,張口閉口大義爲主,實則顛倒黑白,與“乘長風,破萬裏浪”的魏若來,“沈某的血可以流,但國家的血不可以再流了”的沈圖南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正氣恰恰是許多影視作品所缺少的,我們需要高山,但不需要胡編亂造的“我本是高山”。

第11集看到國産劇中的又一種難得,以及懸疑劇中的諜影重重。

衆所周知,國産劇不管拍什麽題材,到最後都演變爲愛情,好像沒了愛情這一主題,他們就捉襟見肘。

諜戰是愛情、職場是愛情,

特務多爲美嬌娘,恐怖起來嚇得慌,敵我之間戀愛忙,動作槍戰齊上場,

好好地幹一番事業成了一種奢侈。

究其原因很簡單,愛情太好拍了,不需要編劇、導演有多深的功底,也不需要演員有什麽演技,長得帥就行了,一群人愛過來愛過去就行了。

其實,拍愛情不是原罪,關鍵在于怎麽融入,大篇幅的覆蓋就張冠李戴了。

《追風者》沒有犯這種通病,劇中的魏若來和沈近真是同一理想的革命友誼再升華,他們都是爲了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這也反映出《追風者》的著墨點是奮鬥和犧牲,孤星們的犧牲,魏若來、沈圖南們的奮鬥,在艱苦卓絕的歲月,他們又怎會有多少心思放在兒女情長上。

許多人以爲民國的浪漫是富家少爺、千金小姐的你侬我侬,風花雪月,似乎戰亂時期沒有餓殍遍野,沒有插標賣首,只有羅曼蒂克。

但《追風者》讓我們看到了民國並非那些人所描繪的那樣,民生之多艱,國家之破碎,爲了實現複興,一群人一往無前,這才是真正的民國浪漫。

浪漫在覺醒,不坐視國破家亡,浪漫在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沈近真貴爲大小姐,依然以天下爲己任,魏若來雖是一介平民,同樣心懷大業。

這麽做對主創人員是一種考驗,相當于要走出舒適區,多操心、多費心、多勞心,但這份貼合曆史的用心,對得起爲中華之崛起而獻身的先輩們,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追風者》。

主題沒問題,打輔助的諜影重重也異常精彩。

各方勢力不再隱藏,紛紛開始露出爪牙,背後的大手也將翻雲覆雨。

沈圖南和虞老的交鋒,宋孔之爭勢必將蔣引入,屆時上層明爭暗鬥,下層血雨腥風,山雨欲來風滿樓。

還有林樵松的選邊站,康爺的投靠,虞老的絕地反擊,李晟達的現身,上海交通站的應對,幾條線交叉進行,觀衆的福氣少不了。

第12集中講了兩個很重要的點,一是市場自由,二是輿論戰與三大記錄,八項注意。

這一集,沈圖南、魏若來、徐老板、沈近真四人聯手拿下了興夏銀行,一爲複仇,二爲暢通,三爲鋤奸。

興夏銀行被買辦和列強控制,蘇區的外貿做不了,上海的金融被控制,凡是利國利民之經濟都難以發展,錢都進了他們的口袋。

由此可見,經濟命脈爲什麽要國家主導,宏觀調控,因爲西方那一套的市場自由是騙人的幌子,高談闊論那些主義只是爲了騙錢騙的好看一點。

另外,在徐老板和沈近真的談話中提到了一個人——張輝瓒。

張輝瓒在第一次“圍剿”前,爲了發泄內心怒火,曾對東固人民實行連續三天燒、搶、殺的“三光”政策,使1000余人死于非命。

第一次“圍剿”開始,他所在的十八師被包圍,他本人被活捉,同時張輝瓒的生命也進入了倒計時,其實朱毛周並不想殺張輝瓒,將他留著的用處比死了要大。

可是人民的怒火他們難以抵抗,在東固萬人公審大會上,憤怒的群衆沖破紅軍的護衛圈,搶走了張輝瓒,拉到不遠處處死,又將其頭砍下來,裝進了一只竹籠,扔到江裏任其漂流。

張輝瓒的意外死亡對黨和紅軍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果黨利用張輝瓒被殺做文章,捆綁輿論,什麽赤匪、魔鬼等詞都扣在頭上,讓老百姓誤以爲黨和紅軍都是三只手六個腦袋,茹毛飲血、無惡不作的妖魔。

本來在人民群衆中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霎時間發生了扭轉,導致100多位黨內人士被電擊擊暈裝進麻袋丟進了贛江。

相反,果黨內部同仇敵忾,讓瓦解他們內部的策略舉步維艱。

教員等人以此爲教訓,逐步實施了“不虐待俘虜”、“繳槍不殺”、“不許打罵不許搜腰包”等條款,也就是後來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並逐漸開始規劃輿論陣地,在聲勢上與果黨也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最終扭轉乾坤,有了一支能打勝戰,人民擁護的隊伍,也得民心,得天下。

可見,一部好的電視劇,處處都是細節,每一處都不是廢筆。

0 阅读:29

Idlemovie

簡介:電影,應該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