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産品中“i”背後的人認爲iPhone應該重新命名,因爲它不再相關

科智時勢 2024-05-22 16:47:40

Ken Segall 是“i”前綴背後的名字,該前綴一直是幾乎所有 Apple 産品品牌的定義基礎。自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時代以來,該前綴一直是公司品牌戰略的一部分。然而,Segall最近表示,現在是蘋果進行品牌重塑的時候了,以更好地代表公司正在進行的創新和不斷發展的産品動態。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任命肯·西格爾(Ken Segall)爲蘋果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負責NeXT的工作,從那時起,他就一直在爲公司服務。他是許多著名的 Apple 活動的幕後推手,包括 Crazy Ones 廣告和 Think Different 廣告。他對蘋果品牌的最大影響必須是他爲産品想出的“i”前綴。

“i”前綴可以追溯到 1998 年,當時 iMac 首次推出。品牌戰略表示前綴如何代表個人、互聯網、信息和靈感——所有這些都表明了公司的宗旨。品牌技術大受歡迎,所有後續的蘋果産品都帶有“i”,如iPod、iPad和iPhone。

根據一份報告有線,Segall認爲,蘋果需要推動自己,選擇一個新的品牌形象,代表蘋果旗艦産品的進化版本、設計變化以及他們在此過程中融入的新技術。以下是 Segall 不得不說的話:

'我'需要離開,“他說。“現在毫無意義。當然,[喬布斯]圍繞它建立了[蘋果],但請記住,“i”一直是一個子品牌。可能會有營銷專家說,蘋果放棄前綴會很瘋狂——它仍然在一些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品牌面前——但它無法得到保護,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有公司擁有“i”互聯網連接的東西,這對以創新而聞名的蘋果來說是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注意到,自 2007 年以來,Apple 一直在慢慢過渡到品牌重塑,首先是 Apple TV。然而,這並不是故意的,因爲它最初應該被命名爲 iTV。有意識地選擇不同的品牌名稱首先是 Apple Watch,現在是蘋果視覺專業版。

蘋果在市場上的定位如此強大,以至于憑借品牌知名度和忠誠度,許多蘋果用戶即使沒有前綴也會購買這些産品,例如MacBook。有了iPhone,忠實的消費者就有機會與品牌名稱産生共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品牌重塑不謹慎,可能會疏遠忠實的買家。然而,如果一絲不苟,品牌重塑可能有助于品牌真正代表新一代用戶和當前時代。

蘋果通過改變其産品陣容來駕馭品牌定位,這是該公司確保其作爲科技行業領導者地位的原因。因此,考慮到科技行業和公司的敏捷性和發展,Segall對新品牌的立場似乎是合乎邏輯的。然而,許多用戶在不同的論壇上分享了他們的擔憂,表示他們希望這次改版不會遵循 X(前身爲 Twitter)的品牌重塑策略。

0 阅读:16

科智時勢

簡介:專注智能時代的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