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海外布局與美國關稅政策:挑戰與機遇並存

皆電 2024-05-22 16:00:46

當地時間5月14日,比亞迪在墨西哥發布了品牌首款皮卡車型——“鲨魚”SHARK,並且計劃在美洲、澳洲等地銷售,這也是比亞迪首次在海外首發全新車型。

就在同一天,美國宣布對中國産電動車關稅從25%提高到100%,如此巧妙的時機不得不讓人將兩者聯系起來。實際上,比亞迪也第一時間回應了美國關稅的問題,比亞迪執行副總裁兼美洲地區總裁李柯表示,比亞迪沒有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因此美國對中國制電動車關稅提高至100%對比亞迪無影響。

關稅的背後是中國車企的崛起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不到7萬輛,即便囊括燃油車總數也不超過100萬輛;而到了2023年,這個數字達到491萬輛,同比增長57.9%,逐年分別超越韓國、德國、日本,首次成爲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國。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品牌持續發力新能源領域,在491萬輛出口車型中,新能源車達到了120.3萬輛,今年一季度中國在全球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份額升至近70%,毫無疑問新能源車的功勞不小。

有機構表示,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對歐盟出口預計增長20%以上;東盟市場前景良好,受益于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零關稅政策,預計至2025年前出口增速保持10~20%;2024年澳洲和南美的出口增速可能達到20~30%;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總體出口增速爲20%,可見中國汽車出口增長的態勢是相當迅猛。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3年中國出口美國的新能源整車數量是1.88萬輛,2024年1-3月份出口的新能源整車數量爲3094輛,占中國出口的比例不到1%,僅占中國産量的比例0.1%,因此國産電動車出口到美國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看完數據回過神來的各位也就明白了,中國雖然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但是被納入加稅範圍的電動汽車産業並不依賴美國市場,美國此次加征關稅更多的是“象征性的”,也不會阻擋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美國也算是給國産汽車反向帶貨了,畢竟美國向來對中國高科技産業發展充滿警惕,只要技術領先美國同行,美國政府就會出手打壓。

如今拜登政府開始針對中國電動車,這無疑說明中國電動汽車技術已經領先美國。有人戲稱,拜登加稅政策相當于中國電動車技術領先美國的“高級認證”,最終會讓美國汽車産業遭到反噬。這一事件將會扭轉中國汽車技術落後的固有印象,從而促進中國汽車銷量進一步增長!

這種說法也並非誇大,以比亞迪爲例,作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佼佼者,其近年來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旗下新能源車出口歐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在當地都獲得不錯的口碑。這也是源于雄厚的技術實力作爲基礎,像DM-i混動系統的節油效率、刀片電池的低成本、高安全性,八合一電機的高集成化等等都是其銷量增長的基石。

比亞迪皮卡爲何在墨西哥發布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這款全新産品是比亞迪首次把新車型首發在中國以外的市場,這也引發了不少觀衆的疑問。實際上比亞迪之所以把這款皮卡首發海外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國內的皮卡市場實在太小了,並且在國內市場由于法律法規等問題,在部分地方出行還是會受到限制,較難成爲主流,而放眼全球這類型車型在美洲、澳洲和東南亞會更受歡迎,放在海外首發也說明比亞迪對這些市場是足夠重視的。

在海外市場當中,比亞迪SHARK的競爭對手包括豐田Hilux、福特Ranger等車型。與上述兩款車型相比,比亞迪SHARK有著更大的車身尺寸、更高的配置以及更好的燃油經濟性。

要知道,國外插混類型皮卡並不多,而比亞迪憑借插混系統會給皮卡帶來顯著的低油耗,相信會吸引到不少注意。

至于爲何選擇在墨西哥發布,這就需要結合比亞迪整體出海戰略考量了,目前比亞迪在歐洲、東南亞等地設立了多個研發中心和銷售網絡,只有這些並不夠,要降低生産成本並提升市場響應速度那麽就必須在海外建立生産基地了。

而在過去的10年,拉美汽車進口中,中國汽車所占份額由4.6%上升至21.2%。2022年,中國成爲拉美地區最大的汽車進口來源國。這其中墨西哥更是中國汽車的出口大國,2024年一季度出口量僅次于俄羅斯,包括上汽、奇瑞、廣汽、長城、長安以及吉利等多個中國品牌都已進入該市場銷售。

作爲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重要成員國,墨西哥的地理位置和成本優勢使得比亞迪將其視爲重要的海外生産基地之一。早在4月份,比亞迪墨西哥分公司國家經理鄒舟就表示,公司希望在墨西哥長期投資,正與該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接觸,商討在墨建廠事宜。建成後,年産能預計最高達到30萬輛。

顯然,比亞迪SHARK也將成爲比亞迪出海的一枚關鍵棋子。

面對貿易壁壘,比亞迪不慌

盡管美國市場具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和市場影響力,但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包括比亞迪在內的中國品牌都選擇了更爲穩健的市場策略。比亞迪的高管就明確表示其乘用車業務並未打算進入美國市場,這一態度顯示了比亞迪在海外市場布局上的謹慎和理性。現在明確的貿易壁壘下,比亞迪毫無疑問也會將注意力放在其它潛力巨大的海外市場,如歐洲、東南亞等地,以實現其全球化發展的戰略目標。

目前,各國都對綠色低碳産業進行補貼以實現碳中和目標,但中國電動汽車競爭力的快速提升並非依靠補貼實現。以比亞迪爲例,其品牌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垂直整合戰略以及自主生産的核心部件,這些給企業帶來了明顯的成本效益和技術優勢。

另外,像比亞迪在墨西哥首發全新皮卡車型也是因地制宜,了解當地的市場環境、客戶需求,包括産品的法規和産業政策等,投放適銷對路有競爭力的産品才能獲得市場。可以看到比亞迪在不同的市場推出的車型也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如歐洲、日本和東南亞的需求就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憑借其強大的研發實力、優質的産品品質和穩健的市場策略,比亞迪有望在未來實現更廣泛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同時,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國産品牌也將繼續爲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加環保、智能的出行方式。

0 阅读:9

皆電

簡介:有趣/有料/專業的新能源汽車與智能互聯技術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