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暴露了俄羅斯拉胯本質?戰鬥民族其實是對俄國的誤解

鸢飛九天2018 2024-04-30 22:21:33

迄今爲止,俄烏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多,而且以目前的趨勢看,這樣戰爭仍會持續下去。

戰爭幾乎將俄羅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外衣撕得粉碎,在許多人的認知裏,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産的俄羅斯,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

這一點,從俄式武器的銷量和占據世界軍軍火市場的比例也可以看得出來。俄制武器的專業性和實力早已舉世公認。

然而,在2022年爆發的俄烏戰爭,卻幾乎交俄羅斯武器的底褲扯了下來,人們驚訝的發現,戰爭爆發之後,原本以爲是一場摧枯拉朽般的勝利,卻打成了爛仗,俄羅斯出了意料的表現的十分拉垮。

曾經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對一個練就天魔解體大法、淪爲歐洲子宮的二毛,爲什麽表現的如此令人大跌眼鏡?俄羅斯已經徹底不行了嗎?

其實還真不是,許多人對于俄國人的印象,是戰鬥民族,在很多人的認知裏,俄羅斯人素來以戰鬥力強勁著稱。

蘇聯時代,數以萬計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鎮壓整個歐洲,令歐洲瑟瑟發抖的時刻,距離今天依然並不遙遠。

所以,在俄羅斯約等于蘇聯的等式之下,俄羅斯縱然比威壓整個歐洲的時刻稍弱,但也不應該弱太多才是。爲什麽面對一個經濟軍事科技和發展都十分拉垮的烏克蘭,都表現得如此糟糕呢?

其實,將俄羅斯視爲戰鬥民族,本身就是一廂情願的錯誤。

作爲歐洲乃至世界領土第一大國,俄羅斯在類似大規模戰爭之中,其實從來不以戰鬥力強著稱,相反,戰鬥之前表現拉垮,才是俄羅斯人的一貫表現。

事實上,俄羅斯之所以能夠先後擊敗橫掃歐洲的拿破侖和納粹德國,俄羅斯人憑借的,從來不是一場又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而是俄國人無與倫比的韌性。

也就是說,擁有上億人口和幾乎無限縱深國土的俄羅斯,是憑借血厚戰勝一個又一個強敵的。而戰爭爆發之初表現拉垮,不過是俄國人最常規的操作而已。

衆所周知,俄羅斯人是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斯拉夫人,而斯拉夫在拉丁文的意思是奴隸。

所以長期以來,位于東歐的斯拉夫人,一直是被中歐以及西歐國家和民族所鄙視,他們將斯拉夫人視爲偏遠地區的鄉下人,對斯拉夫人一直有著強烈的優越感。

而真正讓西歐正視俄羅斯人、讓俄羅斯的影響力遍布整個歐洲的事件,就是著名的俄法1812年戰爭。

拿破侖成爲法國的統治者之後,展現出極其卓越的軍事才華。在拿破侖的指揮之下,法國軍隊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先後擊敗奧地利、普魯士等歐洲強國,將包括意大利、德意志地區、尼德蘭、西班牙北部等幾乎大半個歐洲掌握在手中。

戰無不勝的拿破侖想真正徹底的取得歐洲霸權,擋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國家,分別爲海上強國英國和陸上大國俄羅斯帝國。

由于英國此時的海軍依然占據優勢,且英國本身是個島國,強大的法國陸軍夠不著英國,所以,當時拿破侖的政策是聯合其他歐洲大國,對英國實施大陸封鎖政策。

然而,此時的俄羅斯卻選擇退出和法國的同盟,這讓拿破侖勃然大怒,最終決定發動大軍遠征俄國。

毋庸置疑,在政治方面,拿破侖也許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在軍事方面,整個歐洲都無人能與他相比。

俄國也不例外。1812年夏天,拿破侖集結61萬大軍兵分三路,對俄國發動戰爭。

戰爭初期,如拿破侖指揮的幾乎所有戰鬥一樣,法軍表現得十分順利,拿破侖大軍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擊敗了多支俄國軍隊,而且順利進入俄國腹地,甚至一度占領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然而,此時的拿破侖也感到了不妙,因爲進入了冬季的俄國遠比法國人想象的更爲寒冷,動辄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使得拿破侖大軍承受了大量非戰爭傷亡。

與此同時,在俄國將領庫圖佐夫的指揮之下,俄國采用了焦土政策,將法軍途經之處一把火燒得一幹二淨。

這使得拿破侖不但無法速戰速決,也無法得作戰補給,這讓拿破侖大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隨著冬天越來越冷,極度的嚴寒和因爲俄國的堅壁清野導致的後勤匮乏,以及大量遠征而來的法國士兵水土不服,最終造成了拿破侖遭遇了一生以來最大的慘敗。

拿破侖的61萬大軍,幾乎在俄國全軍覆沒,拿破侖只帶了3萬多人狼狽逃回法國。

也因爲此戰的勝利,整個歐洲開始正視俄國,俄國的觸角也開始真正的深入他們夢寐以求的中歐和西歐地區,並在此後,俄國軍隊有了蒸汽壓路機的威名。

然而,此戰的勝利,其實俄羅斯充其量只能算慘勝而已。要知道,整場戰爭都發生在俄國本土。爲了不給法軍獲得補給的機會,俄羅斯一直采用焦土政策,將包括其首都莫斯科在內的多個城市付之一炬。

而且,俄羅斯極寒的天氣凍死的可不僅僅只有拿破侖大軍,被放火燒焚燒之後凍死在寒冷冬季的俄羅斯人,遠比拿破侖大軍更多。

所以,這場戰爭俄羅斯確實取得了勝利,但是,俄羅斯所付出的傷亡和代價遠比拿破侖更多。而同樣用這種方式取得勝利的,還有二戰時期的蘇聯。

二戰戰場上,戰爭規模最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爭,莫過于歐洲戰場上的蘇德戰爭。

而這場戰爭,正是蘇聯抵禦納粹德國進攻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之中,以俄羅斯人爲主的蘇聯,付出巨大的犧牲之後,徹底擊敗並摧毀了納粹德國,改寫了戰爭世界格局,蘇聯也因此成爲超級大國。

然而,蘇聯在這場戰爭中所付出的代價和傷亡,遠遠大于進攻方的納粹德國,尤其是戰爭初期,德國發動突然襲擊之後,蘇聯軍隊一敗再敗。

德國發動進攻之後,在短短的18天之內,德軍就向蘇聯腹地深入600多公裏。

在蘇德戰爭初期,蘇聯被消滅俘虜軍隊超過240萬,最精華的歐洲地區被占領150多萬平方公裏,淪陷人口高達7000多萬。甚至,連其首都莫斯科也再次受到德國大軍的威脅。

就是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之下,俄羅斯人表現出無與倫比的韌性,不但頑強地抵禦住納粹德國的進攻,而且在斯大林格勒等戰場上與德軍浴血奮戰,不但扭轉了戰初不利局面,甚至轉守爲攻,不但將納粹大軍徹底趕出了蘇聯,而且還反攻進入德國,並最終覆滅了納粹德國,攻占了德國首都柏林。

這兩場戰爭,有沒有感覺有共同的特點?沒錯,那就是:戰爭的初期,俄羅斯人表現都是十分拉垮的,損失也極其慘重。

但是,面對極其嚴峻的局面,面對近乎亡國滅種的危機,俄羅斯人也表現出其他大多數民族所沒有的極強韌性,不但抵禦住了敵人的進一步進攻,而且還不斷總結經驗,轉敗爲勝,最終取得勝利。

而且,即便是在扭轉局勢之後,實際上在具體的每場戰役乃至戰鬥之中,無論是面對拿破侖大軍還是納粹德國軍隊,蘇聯的戰損比也總是高于對手的。

所以,俄烏戰場上俄羅斯表現的拉胯,其實並不讓人奇怪,這並不是俄國人變弱了,也不是他們突然變拉垮了,而是俄國人的一貫操作而已。

俄羅斯能夠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並成爲世界領土第一國,從來不是因爲戰爭初期就戰無不勝攻不克的強大軍隊,而是這個民族無與倫比的韌性和深不可測的戰略縱深。

因爲領土疆域和人口的原因,俄羅斯人的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因此,他們的血也遠比絕大多數民族更厚,即便戰爭初期表現拉垮,損失慘重,也足以堅持到他們反守爲攻。

其實,相比于戰爭表現的拉胯,二戰之前的蘇芬戰爭蘇聯的表現,才真正大令人大跌眼鏡。

1939年,蘇聯曾向芬蘭發動進攻,面對這個人口只有200多萬、不足蘇聯人口零頭的小國,動員上百萬軍隊的蘇聯軍隊表現得極其拉垮。

蘇芬戰爭之中蘇聯的損失有多大?

由于蘇聯並非公布,始終沒有一個公認的准確數字。但是,根據曾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的赫魯曉夫個人回憶錄,他提到蘇聯在這場戰爭中損失的數字是,上百萬。

蘇芬戰爭蘇聯軍隊的拉胯確實令人震驚,但是,這種表現並不影響一年多後蘇德戰場上蘇聯軍隊的英勇,更不會影響足聯取得對德戰爭的勝利,並成爲超級大國。

血厚,縱深極大,悍不畏死,才是俄國最的優勢,這一點,從未改變。

3 阅读:75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