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大模型不談“性價比”

科技新知 2024-05-23 00:19:37

免費時代來臨。

@科技新知 原創

作者丨樟稻  編輯丨伊頁

最近,國內大模型市場經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戰。阿裏雲、字節跳動、百度、科大訊飛等重量級參與者紛紛調整策略,從大幅降價到完全免費開放,表明這場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以往,市場對價格戰的看法不一。對這一現象,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總裁沈抖在財報電話會上曾指出,面對其他廠商的價格戰,同樣重要的是評估不同模型在不同工作負載下的當前性能比,而不是僅僅關注一些表面價格。

國內大模型獨角獸公司“零一萬物”的創始人兼CEO李開複近期也表達了他的觀點,在國內市場,常看到像ofo那樣的瘋狂降價和雙輸的策略。他認爲大模型公司不會這麽無理性,強調技術的重要性,指出如果僅靠價格競爭,而技術不足,則只能依賴貼錢補貼的方式維持運營。

盡管如此,大模型的降價之勢迅猛,百度甚至成爲了首個提供免費大模型服務的公司,即便有些噱頭之嫌——被開發者戲稱“通義是上至龍蝦下至拍黃瓜全打骨折;百度是菜單照舊,茶水免費”。

這引發了一個問題:降價是否意味著國內大模型的技術不成熟,僅能依靠價格競爭來吸引客戶?或者說,不同公司之間的技術差達不到可以忽略價格的吸引。

客觀來看,在技術快速發展和日益成熟的領域,産品和服務往往走向標准化和商品化。對于AI大模型而言,隨著核心技術的廣泛可用,不同公司之間的技術差異可能正在縮小。這意味著各家的技術産品在功能上越來越難以區分,競爭焦點因此轉移到了價格和服務上。

當然,降價可能並非直接指示技術不成熟,而更多地反映了大公司利用規模經濟和長期戰略來調整市場布局。

畢竟,各家大模型企業近期動作也證明,隨著技術的進步,運營效率的提高和硬件成本的下降,提供相同服務的邊際成本顯著減少。這使得大模型企業能夠在保持或增加市場份額的同時,推出更具成本效益的服務。

不能忽視的是,降價和免費策略可能對整個行業産生深遠的影響。

對于大模型企業,特別是背靠雲廠商的科技大廠,這可能導致短期內雲業務營收的減少,但長期目標是通過擴大用戶基礎和市場份額來實現補償。

然而,對于小型和初創公司而言,這種價格競爭可能意味著他們難以在提供基礎大模型服務上競爭,可能不得不轉向提供更加專業化或差異化的AI應用服務。

這一變化已經影響了初創企業的商業策略,正如李開複所述:“如果再問以後可能中國就是這麽卷,大家甯可賠光通輸也不讓你贏,那麽我們就走海外市場。”

就降價的終局而言,這種趨勢也預示著企業的商業模式轉變。

初期,通過低價策略吸引用戶,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成爲常用手段。這種策略不僅吸引價格敏感的用戶,還有助于收集用戶數據。通過低價銷售,大公司可以發揮其資本優勢,讓小型競爭對手在低利潤甚至虧損的壓力下難以生存,從而達到削弱或消除競爭對手的目的。

一旦消除了競爭對手並建立了穩固的用戶基礎與市場控制力,企業便可能通過增加高級功能、提供定制服務或利用數據分析服務等手段來實現盈利。

顯然,這種競爭策略回歸到了國內大廠常用的商業套路。

1 阅读:20

科技新知

簡介:洞察技術變化背後的産業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