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去歐洲一趟,立陶宛要降級“台灣代表處”,認錯該不該接受?

白鯨新視點 2024-05-15 09:22:29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東歐小國立陶宛、捷克等國在涉華問題上挑得很高,基本上是美國指哪打哪。其中,立陶宛走的最遠。

由于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多次勸阻,批准台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中立關系被降爲代辦級。隨之而來的是,中立貿易也受到影響,兩國貿易額幾乎遭到“腰斬”,立陶宛爲討好美國付出了沉重代價。

然而時隔兩年多,立陶宛政府又後悔了,決定降級“台灣代表處”,以恢複對華關系重新獲得中方青睐。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

日前,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公開表示,他認爲應該按照國際標准采用“台北”而非“台灣”的說法,給“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更名,以緩和中立關系,釋放立陶宛方面願意與中國大陸恢複正常外交關系的信號。

那麽,立陶宛對華態度爲何突然180度大轉彎?中國要不要接受立方認錯呢?

首先,立陶宛將于5月12日舉行大選,而瑙塞達正在尋求連任。事實上,2019年瑙塞達以經濟學家、獨立參選人的身份爆冷當選總統,很大程度上算是一匹黑馬。然而在他執政的5年時間裏,立陶宛不但搞砸了與中俄白的關系,經濟也不甚理想。

目前,受俄烏沖突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影響,歐洲正在面臨通脹,立陶宛也不例外。不僅如此,由于立陶宛作妖,俄羅斯已經發出警告,與立方所有國家間、部門間、地區和行業關系均已被切斷,接下來將在經濟和過境領域采取不對稱措施。

爲了挽留支持率,立陶宛政府正在尋求恢複與中國的貿易關系。這次決定給“台灣代表處”改名,相當于遞出的“投名狀”。

其次,立陶宛只是一個東歐小國,歐盟才是其背後的靠山。隨著中歐關系回暖,立陶宛也認清了現實,開始調整對華政策。

進入4月份,中歐雙邊高層互訪頻繁,中國外交進入歐洲季。4月中旬,德國總理朔爾茨率領豪華陣容訪華,中歐互動迎來第一波高峰。4月底,就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之際,匈牙利外長突訪中國,並搶先見到王毅外長,對外發出明確信號。

進入5月份,中方高層應邀對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將中歐交往推向高潮。在這三個地方,中方都受到了高規格接待。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熱情的稱,歡迎中國朋友“來到家裏”。從中不難看出,歐洲對中國的積極態度。

下半年,匈牙利將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而法德又是歐盟的兩駕馬車。這三國的態度,基本代表了歐盟的對華態度。有個細節是,馬克龍這次准備“下架”歐奸馮德萊恩。接下來,中歐關系將迎來轉折。看到歐盟風向發生變化,立陶宛自然識趣的修複對華關系。

解放軍

最後,這也與中國在中美博弈中占據上風有關。說到底,國力的衰落再加上俄烏、巴以兩場沖突,已經讓美國疲于奔命,而美國無力“三線作戰”已經是公認的事實。與之相反的是,中國越來越強大、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強,國際格局走向“東升西落”。

盡管拜登還在咬牙強撐,美軍艦5月8日過航台海並大肆炒作,但一切盡在東部戰區掌握中。這還更不用說,當天解放軍就組織了面向台海的常態化巡邏,23架次軍機、5艘次軍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

隨著福建艦首航成功,中國即將邁入三航母大國。與中國爲敵,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立陶宛自然也不再強撐,更何況美國也給不了任何實際好處。不過,要不要接受立陶宛的認錯,那就是中國說了算了。

0 阅读:102
评论列表
  • 2024-05-15 10:39

    不尿他,向這種有事時一個臉無事時又是一個臉的貨色根本就沒必要理他。

  • 2024-05-15 11:53

    降個屁,留著自己用吧,降不降跟我們有什麽用處,不要理他。

  • 2024-05-15 11:53

    最好讓立陶宛這三個字消失。

  • 2024-05-15 22:59

    這是個垃圾國家

白鯨新視點

簡介:跟著白鯨了解天下大事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