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探討墮胎問題的高分電影,男女都應該看!

魅影拾光 2024-05-10 20:57:21

1

四月三周兩天

電影《四月三周兩天》是一部由克裏絲蒂安·蒙吉導演探討女性墮胎問題的電影,講述了1987年蘇聯解體前夕羅馬尼亞發生的故事。

當時,羅馬尼亞實行了嚴格的法律禁止墮胎,法律不僅禁止離婚,還規定每對夫妻至少要生四個孩子。

故事發生在短短一日之內,女大學生Gabita被男友抛棄後發現自己意外懷孕,她的室友同時也是好友Otilia決定幫她秘密墮胎。

通過朋友的介紹,兩人聯系到了願意做手術的醫生,通過在宿舍樓販賣走私物品,她們終于籌集了到了費用。

手術地點是在一家廉價旅館,然而,貪得無厭的醫生不僅不滿足她們給的錢。還提出用Otilia的身體做交換,爲徹底幫助Gabita擺脫困難,Otilia答應了醫生的要求,並且幫Gabita處理了胎兒的屍體。

在所有的恐懼與不安結束之後,兩個女孩坐在旅館的餐廳裏,沉默地等待她們的晚餐。不遠處,是一場婚宴的歡鬧場面。而這一天,正是Gabita整整懷孕四個月三周兩天,也就是電影的名字。

影片展現了當時社會對女性的限制和壓迫,以及個人在社會和道德壓力下的掙紮和無奈,榮獲2007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榈獎。

2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講述了兩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農村少女的故事,深入探討了女性自主權、家庭關系以及社會對年輕女性的態度。

少女奧頓發現自己懷孕了,彷徨試錯的她告訴了自己的表妹和好友斯凱勒。奧頓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決定,她不想要這個孩子,但在她所在的州,未成年人若要墮胎必須有父母同意。

而且在這個民風保守的小地方,墮胎是不被允許的。她和斯凱勒決定前往紐約市,因爲那裏的法律允許未成年人在沒有父母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墮胎。

在前往紐約的旅途中,兩人遇到了經濟困難、交通問題和缺乏成年人的支持等各種困難。

在紐約的一家診所裏,奧頓經曆了一系列詢問,電影名“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就是來源于這些詢問用詞,他們一遍遍地詢問奧頓關于她性經曆和伴侶行爲的問題,是否有遭受暴力或不適的情況。

電影通過奧頓的視角,揭示了年輕女性在意外懷孕和尋求墮胎時可能遇到的障礙和情感壓力。同時,也展現了斯凱勒對奧頓的支持和友誼,以及兩人在困境中的成長和自我發現。

3

正發生

改編自法國作家安妮·艾諾的自傳作品,描述了1960年代還是大學生的安妮,因非法墮胎而面臨的法律和生命危險,以及在此過程中遭受的心理和生理雙重創傷。

安妮是一個有抱負的文學系學生,她通過教育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擺脫無産階級家庭的困境。

然而,意外懷孕卻打亂了她的人生規劃,她決定墮胎繼續她的學業,實現人生抱負。

但是,安妮遭遇了來自社會、法律和醫療體系的多重壓力,她括尋求婦科醫生的幫助,甚至嘗試自行墮胎。

最後終于找到願意進行非法手術的地下醫生。每一次嘗試都伴隨著巨大的情感和身體壓力,每一次都要承受的極度痛苦和絕望。

電影不僅展示了安妮個人的痛苦經曆,也揭示了女性在社會中所面臨的性別不平等和身體自主權的鬥爭。安妮的故事傳遞了對女性尊嚴和選擇權的支持,以及對過去社會問題的反思和對未來變革的呼喚。

0 阅读:28

魅影拾光

簡介:影視/讀書/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