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生娃”的省份怎麽了?

EMBA 2024-05-14 09:06:12

01

“最能生娃”的省份怎麽了

山東,曾是出了名的“全國最能生”的省份。

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山東曆年出生人口一直維持在百萬以上;尤其是伴隨單獨二孩政策實施,2016年山東出生人口更飙漲至177萬人,相當于全國的1/10,比上年多出生53.48萬人;其中二孩出生占比更超過六成,達到63.3%。

2017年,全國總共出生1723萬人,僅山東一省就貢獻了174.98萬新生兒,全國占比超過10%,整整生出了一個珠海市的人口!

不過,山東人的生娃勁頭未能維持多久,從2018年起出生人口就開始逐年下降,2020年跌破百萬,2022年進一步降至68.22萬人。

2022年,山東人口步入了“負增長”時刻,202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僅爲-0.93‰,2023年末人口自然增長率更是滑落至-2.18‰。

圖:2004-2022年山東省人口自然增長率,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雖然說人口下降是全國的普遍現象,但是不少發達省市的人口增量還出現了回升,比如和山東同爲“四大經濟強省”的廣東,近年來不僅在大力拼經濟,也在大力拼生娃。

自打2018 年廣東超過了山東之後,已經連續六年成爲全國第一生育大省,2023年以 103 萬的出生人口增量位列全國第一,遙遙領先其他省份。也就是說,全國每九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名在廣東。

所以,山東的人口問題,並不僅僅是全國性大趨勢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新生兒變少,山東人口另一大問題是老齡化嚴重。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山東省60歲以上人口已達2122萬人,在全省總人口中占比20.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

截至2023年末,山東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經達到23.62%。按照聯合國的標准,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即該地區視爲進入老齡化社會,由此可見山東的老齡化程度已經相當嚴重。

“未富先老”、空巢老人、農村養老資源不均、養老保障醫療保障承壓......應對老齡化挑戰,山東面臨大考。

此外,山東更大的發展隱憂還在于人口流出。2023年,山東省常住人口數量10122.97萬人,相較于2022年減少39.82萬人。

要知道,在我國GDP排名前四位的省份中,唯有山東的人口爲淨流出。通過對比山東和浙江的常住人口數量曲線,我們能很直觀地感受到山東的人口壓力。

常住人口減少,除了自然人口負增長的因素之外,人口外流也是一大關鍵原因。從山東省的主要人口流出地來看,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廣東都是山東人的主要目的地。

經過山東地獄級難度模式高考曆煉過的好苗子,長大後都跑去給北上廣打工了?這絕對是山東發展的大問題。

省與省之間的競爭無非就是人才和資源的競爭。作爲北方第一經濟大省、中國第三經濟大省、中國自然條件最好的省份,如今卻出現了日益嚴峻的人口問題,山東真的該著急了。

02

山東,真的有點“老”了

常言道,人隨産業走。

說到底,山東人口的問題,關鍵還是在于産業結構的問題。

工業是山東省最大的王牌。作爲傳統的工業大省,山東省一直以其堅實的工業基礎和大量的國有企業而著稱,長期位于全國工業排行的前列,這也是山東過去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

雖然現在山東仍是工業大省,但與同屬“四大經濟強省”的廣東、江蘇、浙江相比,山東的工業增長步伐確實是太慢了。2022年,山東省工業增加值爲28297億,而廣東達到47356.9億、江蘇爲47688.4億,而浙江則是在這一領域超越了山東,工業增加值達到了28649.9億。

圖:2004-2022四大經濟強省工業增加值,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爲啥跑得慢了?正是因爲“老”了。

山東省人口老齡化嚴重,産業結構同時也面臨著“老齡化”的問題。

在山東省經濟體系中,工業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其中傳統産業占比接近七成,都是比如冶金、化工、輕工、建材、紡織服裝、機械等這些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

這類傳統行業,不僅增速慢、能耗還高。山東能耗總量、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均居全國前列,能源消耗占全國的9%,其中煤炭消費量占全國的10.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全國第一。

而反觀江蘇、廣東、浙江的主導産業,卻是動能強勁的新經濟産業。以浙江爲例,“新經濟”成色顯著。以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爲主要特征的“三新”經濟增加值,預計占全省生産總值的28.3%。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爲9867億元,比上年增長10.1%;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3%,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2.3個百分點。

從國家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省份分布,我們也能直觀看出來山東産業含“新”量不足的問題。根據工信部公布的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四大經濟強省之中,江蘇有1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入選,廣東有7個,浙江有4個,而山東省只有3個。

圖:四大經濟強省擁有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

顯然,在這個變革加速的年代,只靠啃老本是遠遠不夠的。如果産業結構還是那張舊船票,就永遠登不上高質量發展的巨輪。

山東路在何方?

總書記已經明確提出,發展新質生産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産業,而是要立足自身實際,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促進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山東未來發展,除了要大力培育新興産業之外,還要加快促進這些傳統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這些産業改造提升後將有很大提升空間。這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有多快”的問題。

山東經濟發展轉型、調整優化産業結構,進度條真的需要加速了。

03

曾是GDP全國第一,現在爲啥落後了

産業結構的問題,直接就體現在了經濟體量方面。

要知道,山東過去可是我國的“經濟第一大省”。1982年、1984年、1985年山東GDP全國第一,只是後來被廣東、江蘇超越。

被超越之後,山東與別人的距離越拉越大。現在,GDP排名第四的浙江也形成了加速趕超之勢。

圖:2004-2022年四大經濟強省GDP增長,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年前,也就是2004年,廣東、江蘇分別爲18658.3億、14823.1億,而山東的GDP爲13308.1萬億,前兩大省份分別是山東的140%、111%。20年之後的2023年,山東省的GDP爲92069億,而廣東、江蘇的GDP分別爲135673億、128222.16億,分別是山東的147%、139%,差距在逐漸拉大,而“追兵”浙江的GDP爲82553億,增速還在加快。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有句話很經典地總結了山東的困境——我們陷入了由“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的尴尬境地。

山東被稱爲是“縮小版的中國”,意指山東自然條件好、産業結構完整,且山東地圖和中國地圖很像。但與此同時,中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在山東發展中鮮明體現。

第一,中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山東是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人口基礎雖多,但面臨著新增量放緩、老齡化嚴重以及人才流失問題——自家的苗子,長大後卻便宜了他人。

第二,中國GDP總量全球第二,山東GDP總量全國第三。GDP總量高,但人均GDP低、人均收入低,再加上各地區間、城鄉間具有顯著發展差距,所以盡管經濟總量高,但仍然讓人感覺很“窮”。

第三,地方經濟發展最可怕的除了人口老化、産業老化,更重要的在于思想老化。坊間有句戲言,“山東人的驕傲,就是擁有一份體制內的工作。”山東出了名的愛考公、官本位情結濃重,但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經濟、創新經濟的活力。

第四,中國人在世界上以勤勞著稱,有大量的勞動密集型中低端制造産業,全世界都在用中國的高性價比商品。山東人民也是勤勞務實,就連種蔬菜這種辛苦又麻煩的産業,山東人都能把它做成全國性的産業。除了農業之外還有能源、礦産型産業也是如此。不過,幹的活雖苦雖累,但遠不如南方的互聯網、高技術、金融這些新産業賺錢多。

有網友說,山東是各省份的“老大哥”,因爲它抗下了最重的擔子,過著最樸實的生活,然後默默地照顧身後的廣大同胞。

說了這麽多,咱們也是希望山東能用好基礎、把握機遇,在解決問題中加快發展,未來能夠越來越好!各位朋友們,你對山東有什麽看法呢?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意見。

2 阅读:1273
评论列表
  • 2024-05-15 02:01

    廣東潮汕有kpi啊 必須子孫昌盛

  • 2024-05-16 00:36

    貴州竟然不是第一名,我屬實有點意外。首先說明,我不是貴州人說說我身邊的吧就我所有認識的人,不管同事,還是朋友,還是朋友的朋友只要是家裏有小孩的就沒有一胎的都是二胎除了,一胎才出來沒幾個月只要是時間夠的,全部都是二胎無一例外我目光所見 都有二胎真的 讓我歎爲觀止

EMBA

簡介:聚焦EMBA企業家、投資人等精英人士,商學院學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