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完,全場觀衆起立鼓掌,這部印度片,填補了華語電影真空地帶

皮皮電影 2024-04-29 17:18:45

3年前,中國科學院大學2017屆博士畢業生黃國平的博士論文火了。

致謝信裏,他寫道:

“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遞到你的面前。”

接下來,他回顧了自己20多年的求學路:

12歲時母親離家出走,17歲父親車禍去世,隨後照顧他17年的婆婆也溘然長逝,家中只剩他和一條老狗。

爲了湊學費,他夜裏抓黃鳝,周末釣魚、養豬、出租家裏的水牛,勉強湊夠了學費。

人後的苦可以克服,人前的尊嚴卻無比脆弱。

在煤油燈下讀書寫作,家裏屋頂漏水,上課因爲沒交學費被老師叫出教室談話,夏天光腳走在滾燙的路面,冬天穿著薄衫走過長長的過道……

如果不是努力後的獎狀與獎學金,他早就放棄了。

上高中後,學校免去了他的學雜費,他遇到好心的叔叔,在解決學費的同時,還接觸了計算機,猶如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

他憑借一腔孤勇,考上了西南大學,最後保研去了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

從小山村走到了大城市,從農村娃變成了博士生。

回顧來時路,他平靜地總結:

“理想不偉大,只願年過半百,歸來仍是少年,希望還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不辜負這一輩子吃過的苦。”

黃國平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在這個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年代,他用20年的堅持告訴我們,天道酬勤這件事依然存在。

有人說,他的世界本無光,他把自己活成了光。

有人說,他的致謝信就是現代版的《送東陽馬生序》。

《送東陽馬生序》是明代大家宋濂創作的贈序,文中講述了他艱難求學的過程。

這篇文章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讀書人,成爲千古名篇,也入選了語文課本。

即使如今的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富人越來越多。

但我們可以肯定,像黃國平這種暖人心腸的學子故事,依然還在不停發生。

他們也沒有太多選擇,他們手中的筆,就是他們逆天改命的唯一武器。

比如18歲的雲南農村少年姚勝旺,父親、爺爺雙雙殘疾。

大學錄取通知書送上門時,他還在地裏挖姜。

面對旁人的祝福,他的笑容腼腆而樸實。

在偏遠地區長大的彜族少年木乃越熱,同樣家境貧寒,每天放學後還得幫著幹農活。

靠著個人勤奮,他最終考上了北大。

這些苦學的模範,依然值得歌頌。

遺憾的是,這些真實人物事例,我們只能在每年高考季的官方新聞中才能看到。

在大多數人最常接觸到的影視作品中,正面反映這類人物的作品卻少之又少。

他們的形象變成了“書呆子”,多淪爲靓男俊女談戀愛的背景板。

不過在鄰國印度,去年有一部這類題材電影橫空出世。

在亞歐青年電影展上放映結束後,全場起立爲其鼓掌。

隨後在IMDb上,近5萬人給它打出了9.2分的超高分,爲近5年印度電影最高。

豆瓣上它的開分高達8.6分,目前穩定在了8.2分。

很多人評價這部影片是2023年世界年度最佳電影。

這部電影就是——《12年級的失敗》。

本片是真人真事改編的勵志電影。

很多優秀的印度電影常常被片名給耽誤了。

比如大家熟悉的《三傻大鬧寶萊塢》,看片名以爲是印度歌舞片,一言不合就給你吹拉彈唱,其實是一部笑中帶淚的勵志電影。

《12年級的失敗》也是如此。

看片名讓人摸不著頭腦,有的翻譯還把原版英文名“12th Fail” 錯翻成“12次的失敗”。

實際上它指的是,主人公在12年級的升學考試中失敗了,這次失敗成爲他人生的轉折點。

馬諾傑是印度低種姓男子。

他所在的農村民風彪悍,強盜猖獗。

當官的欺壓百姓,老百姓混吃等死,生活如一潭死水。

12年級的考試失敗後,馬諾傑不願意過一眼看到頭的生活。

他帶著全部積蓄離開家鄉,兜兜轉轉後錨定一個目標——參加全世界最難的一場公務員考試。

在這期間,他的行李被偷,遇上了三兩個志同道合的好友,收獲了甜美的愛情,還跑去面粉廠當工人。

這場考試一共只有四次機會,馬諾傑爲了上岸,一天工作15個小時,學習6小時,只能睡3小時。

蒼天不負有心人,最終他成功上岸,迎娶白富美,成爲了印度警察局的官員。

光聽這個故事,有些波瀾不驚。

因爲中國就是考試大國,“一考定終身”的觀念根植于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古代有科舉制度,有過範進中舉這樣的離奇故事;

現代有高考制度,這是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要走的獨木橋。

這幾年考研和考公的熱度也居高不下,我們身邊有太多通過考試改變命運的例子了。

但《12年級的失敗》,和我們平時聽到的故事還不太一樣。

這裏科普一下,印度才是真正的考公大國。

他們有大大小小十多種公務員考試,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印度聯邦公務員局組織的考試,簡稱UPSC。

20萬人去考,最後錄取的不到200人,考錄比驚人,堪稱全世界最難的公務員考試。

UPSC考試主要爲印度警察局IPS(India Police Service)和印度行政服務中心IAS(India Administrative Service)輸送人才。

影片中,男主角考的是IPS,考試通過後就是印度警察局警官。

女主考的是IAS,通過後就是鄉長甚至是副縣長。

這種考試的難度堪比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

更難得的是,本片不只是一部溫情勵志片,在講述考公的過程中,還揭露了印度存在的社會問題。

在窮鄉僻壤裏,老師幫忙作弊,學校放任不管,學校校長稱之爲“古老的傳統”,將一直延續下去。

當權者當然知道這種亂象,但他們並不想要改變。

因爲鞏固政權最好的方式就是愚民,群衆接受教育時一知半解,才會容易被煽動,盲目追隨當權者。

選舉時的選票就是這麽來的,印度底層人民長期就生活在種姓和宗教的桎梏之中。

1942年,印度的“賤民”領袖就喊出“教育、鼓動、組織”的口號,意思是公民受到教育了,對于當權者反而是個問題。

馬諾傑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

他一輩子就是當農民的命了,直到村子裏來了一位剛正不阿的官員,他教會馬諾傑一個道理——永遠要保持誠實。

做個誠實的人是要付出代價的,馬諾傑因此錯過了很多機會——

12年級考試失敗,考試途中差點錯過真愛,太過實誠導致一貧如洗,遭到好友背刺還選擇原諒。

最後的面試環節,這是他人生最後一次上岸的機會。

他本可以隱瞞自己“12年級失敗”的事實順利通過考核,卻依舊選擇誠實,坦白了自己的過去。

他說,我的目標不只是成爲一名官員,還要改革我們的國家。

如果我落榜,我會去當一名老師,告訴孩子們不要作弊,多學習,過上誠實幸福的生活。

“如果我不能成爲照耀地球的太陽,我仍然可以成爲一盞燈,照亮我的街道。”

這句台詞成爲全片的點睛之筆,看哭了很多人,相信之後會被很多人拿來當座右銘。

別忘了,這個勵志故事不是編的,而是有真人真事。

在片尾彩蛋裏,男女主角還和故事原型夫妻親切合影了。

但真實也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它讓故事更有說服力。

另一方面,因爲所有角色都有原型,誰都不好得罪,影片在塑造人物方面,幾乎每個角色都有美化。

電影創作上也不敢更進一步,本質上還是一部勵志傳記片的樣板戲。

具體來說,它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很類似。

都足夠真誠,充盈著催人奮進的力量。

但骨子裏還充斥著鳳凰男想要逆襲的白日夢幻想。

《平凡的世界》裏,兩個主角少平少安,全都遇上了白富美,全都對他們癡心絕對,這樣的情節處理其實不太現實。

《12年級的失敗》裏,在感動的背後,電影其實經不起推敲,很多細節有不合理之處。

比如主角是一個黑又瘦的農村窮小子,拿著奶奶給的全部積蓄來城裏,結果僅僅因爲貪睡,錢財被洗劫一空。

這事發生在去印度旅遊的人身上,確實不奇怪。

但窮過的人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金錢比他們的命還重要,這個情節不合理。

比如男主走投無路之際,遇到了心地善良的富二代。

富二代輕易就告訴他可以去考公務員,一句話直接改變了他的命運。

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就是信息差,一個富二代如此慷慨,也顯得有些虛假。

不止如此,考公路上,他還遇到了免費提供食宿的學長,得到了高級官員的點撥。

一個高種姓的漂亮女友對他不離不棄,並且在他面試當天和他求婚。

還告訴他不論你是官員,還是在面粉廠,我都永遠愛你。

最離譜的是最後的高潮戲。

20年前,《讀者》和《意林》上經常會刊登這樣的故事。

某個面試者去面試,臨走時隨手把路上的垃圾撿起來丟進垃圾桶,這一幕剛好被老板看到,最後出于對美好品質的褒獎,他被破格錄取。

這一類文章當年很有市場,現在已經被視爲毒雞湯了。

《12年級的失敗》,在處理高潮戲時,還是采用的這個老套路。

印度社會對低種姓百姓充滿歧視,對于“12年級考試作弊”這樣的瑕疵也幾乎是零容忍。

但男主僅僅是因爲誠實說真話,就打動了面試官,讓他通過面試。

這個處理和《讀者》裏的雞湯文沒有任何區別。

此外影片的一些細節刻畫也有問題。

比如這麽重要的考試,馬諾傑把tourism看成terrorism導致最後落榜,考試要求寫一篇作文,馬諾傑半天寫不出90個字來。

經常參加考試的朋友,恐怕看到這些細節要皺起眉頭了,這不是印度歌舞片,簡直是印度科幻片了。

最遺憾的地方在于,影片只是講述了馬諾傑通過努力完成了鯉魚躍龍門。

他上岸後如何致力于消除社會腐敗並未提及,有一種一拳打在沙包上的無力感。

這就類似于,童話故事只會告訴你王子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不會告訴你婚後生活也可能一地雞毛,那就不是童話故事了,是社會倫理片了。

其實很多官員也都是窮苦出身,一路逆襲,走上高位後常常經不住糖衣炮彈的誘惑而落馬。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那些守住底線的官員更值得感激。

影片還有個細節耐人尋味。

馬諾傑金榜題名後,他老爸聞訊,立刻要跑遍村子,告訴那些欺負過他的人,我兒子當官了,你們以後小心點。

這不就是反向的“我爸是李剛”嗎,弱者上位,強者和弱者關系轉換,但弱肉強食的本質沒變。

如果這是導演有意爲之,堪稱神來之筆。

要想維護統治,不要關閉上升通道,留一個小小的口子,讓底下人瘋狂內卷,最後大家只顧著相互踩踏,沒人去研究制度合理性了。

同樣,在公共媒體上,把尖銳的社會議題藏起來,讓窮人們沉溺在奶頭樂裏。

今天爲吃瓜明星出軌,明天爲男女對立互相扯皮,社會不就穩定了嗎?

這是影片勵志背後的深意。

初看影片,我只看到了一個人的成功,細品影片,我看到了更多人的失敗。

一個靠考公逆襲的農村娃是值得尊敬的,但一個沉迷于考公的國家是需要警醒的,這大概是導演的言外之意吧。

希望這部影片能引進內地。

在中國這個考試大國,這樣的影片一定能引起很多人的共情,小鎮做題家的無奈,需要有人來發聲。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1 阅读:125
评论列表
  • 2024-04-30 03:40

    低種姓的男的好像不能娶高種姓的女的吧?

  • 2024-04-30 03:27

    印度最美好的事情,都發生在電影裏面

皮皮電影

簡介:每天推薦一部精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