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9,真正的國産超跑之光?

i尚電動 2024-03-16 20:36:49

一直以來,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就是造出一台屬于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超級跑車。盡管對于大多人來說,超跑遙不可及。但是,作爲汽車工業的掌上明珠,超跑存在的意義,除了速度和激情外,也代表著汽車工業的極限。很可惜的是,作爲全球最大單體汽車市場,我們一直沒有一台真正意義上的量産超跑。

所以,燃油車時代下的消費者談及超跑從來不會把它和國産聯系在一起。但如今隨著國産品牌的崛起,超級跑車這個曾經只屬于歐美大廠展示實力的舞台,也成爲了中國品牌“秀肌肉”的載體。電動化席卷全球的當下,國産超跑的出現,向世人證明了:中國車企,也能有速度與激情。

去年,我們看到了昊鉑SSR,如今,仰望U9也來了。

U9全系只有一個配置,售價168萬元,四電機960kW、雲辇-X技術...無論是價格還是産品本身,仰望U9都達到了目前自主廠商天花板的水准。

設計上,仰望U9擁有超跑級的氣勢感。整車采用“時空之門”的設計語言,C字燈組讓它具有很強的辨識度。整個車頭線條富有力量感,沖擊力極強,並讓風阻系數保持最低。車身側面低趴的姿態十分動感,同樣采用了蝴蝶門的設計。整體看下來,雖然車身的裝飾元素很多,但看著並不突兀。

仰望U9基于易四方技術平台打造,搭載四輪獨立電機,每個電機的最大功率都有240 kW,加起來1306匹的最大馬力,都要和16缸的布加迪差不多了。

最高車速309km/h ,零百加速2.36秒,是目前市面上極速最高、加速最快的電動跑車之一。

爲了能Hold住這麽猛的動力,U9在車身的底盤上的用料也是下了血本。

比如車身,U9就用上了很多超級跑車都在用的碳纖維單體殼座艙,也是用先用碳纖維材料把座艙框出來,再往上頭接上前後副車架做成車身,整體式碳纖維座艙將電池包與碳艙融合,整車扭轉剛度高達54425N·m/deg。

此外,易四方技術具備獨立矢量控制能力,可爲每個車輪單獨分配最佳扭矩,提升車輛動態穩定性。而雲辇-X智能全主動車身控制系統的首次搭載,讓仰望U9最大調節行程達到75mm,單軸舉升速率快至500mm/s,有效抑制賽道激烈駕駛中高速急彎、急加急減速工況下的側傾、擡頭和點頭狀況。

當然,發布會上的三輪行駛、四輪跳舞、以及原地掉頭等動作,也可以通過雲辇X智能全主動車身控制系統實現。

要說單看紙面的參數和配置,仰望U9可以說滿足了一台超級跑車該有的所有素質,包括一些以往從來沒有出現在跑車上的技術,都可以成爲炫技的資本。

紙面上挑不出毛病,但實際上,電氣化對于超跑來說卻是一把雙刃劍。這點,在它的賽道成績上就可以體現。

在上市發布會上,比亞迪表示仰望U9的上賽圈速成績是2分17秒65。

單說成績,其實還不錯,位于TCR(2分19)和GT4(2分15)規格的賽車之間。但是,要把它和同品類的超跑放在一起,就有些尴尬了。

原因很簡單,就是車重。仰望U9的整備質量達到了2.5噸,比起大部分超跑,基本要多出一噸多的質量,這對于超跑來說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在性能上,仰望U9或許不能像其他超跑那麽極致,而這其實也可以看作電動化時代超跑的全新玩法:當性能變得不再珍貴的時候,“純電超跑”的稀缺價值,就該由其他的能力來承擔。

對于U9這種車,其實不能用傳統超跑的思維去看待,二者雖然有很多共同點,但相比起傳統超跑和超跑那種“非黑即白”的二元式理念,也就是要舒適就沒極致性能,要性能就必須忍受極差的舒適性,U9依靠全身的黑科技做到了兩者兼備。既有高性能,也有和豪華車相差不多的舒適性,這或許才是U9的開創意義所在。

以上圖片來源于官方

0 阅读:79

i尚電動

簡介:低碳出行,從選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