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她違紀開槍被迫複員,20年後辭去北京高薪全家遷往雲南

心動一夏 2024-04-12 12:44:28

1984年,對于謝楠來說,是人生的一個巨大轉折點。那一年,她因違紀開槍被迫離開了的軍隊,成爲了老山戰役中唯一被開除的女兵。

2004年,她辭去北京高薪工作,帶全家遷往了雲南。

當她再次站在雲南麻栗坡烈士陵園時,回首往事,那段經曆仿佛還在昨天,但時間已經悄然過去了二十年。

謝楠,出生于貴州六盤水一個軍人家庭。從小受身經百戰的老兵父親熏陶,對軍隊充滿了向往。高中畢業後,她毅然選擇參軍,成爲了一名衛生員。

1984年,中越邊境燃起戰火。謝楠所在部隊接到赴老山作戰的指令時,謝楠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報名參加。希望爲國家、爲人民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年,中越邊境戰爭拉開了序幕。此戰異常慘烈,期間傷員一批批地被了擡下陣地。

熱兵器時代,戰爭帶來的傷勢觸目驚心。斷胳膊,腿胳膊,實屬常見。更有些戰士,全身多處負傷,被擡到陣地醫院時,已經成了血葫蘆。

作爲一個沒上過戰場的新兵外加醫護人員,面對這樣的場景,起初謝楠內心充滿了恐懼。嚇得面色慘白,連扶傷員的手都在顫抖。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明白,此刻的自己覺不能退縮,也不能害怕。就這樣戰友們的鮮血和犧牲,成了她迅速成長的催化劑,謝楠漸漸成爲了一個合格的戰地衛生員,並立下了不少戰功。

照這個趨勢下去,謝楠必將在戰後受到褒獎。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她卻攤上了大事兒,導致自己只能提前離開戰場。

謝楠參戰後的第四個月,當她得知一位戰友犧牲的消息後。心急如焚的她,急忙跑到麻栗坡烈士陵園,想要送戰友最後一程。

到地方後謝楠看著犧牲的戰友悲傷不已,在那一刻,她選擇了朝天鳴槍的方式,來表達對戰友的哀悼和敬意。

但這樣的行爲,在戰地是嚴重違反軍紀的。因此,謝楠因違紀軍紀,不光被迫提前複員,離開了部隊,還失去了所有榮耀。這對于她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回到家鄉後,謝楠重新拿起了書本,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畢業後順利進入了北京中關村的一家企業工作。

之後謝楠經過努力,也算是事業有成,還組建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那段夾雜著鮮血與炮火的記憶,似乎也在忙碌的生活中漸行漸漸遠。

然而,有些記憶,是刻在骨子裏的,不是想忘就能忘掉的。雖然謝楠只在老山待了短短的四個月,但那四個月的經曆,卻足以影響她的一生。每當夜深人靜時,那些戰火紛飛的畫面、戰友們英勇犧牲的身影,總會浮現在她的腦海中。

所以2004年的一天,謝楠再次回到了安葬戰友的雲南麻栗坡烈士陵園,打算祭奠一下戰友。期間陵園管理員告訴她:這裏埋葬著近千名烈士,但是其中有三百多人犧牲後都沒能見過家人最後一面。

“他們爲什麽不來?”謝楠不解地問。

管理員無奈地歎了口氣:“很多是因爲沒有錢。”

這句話像一根針,深深地刺痛了謝楠的心。她無法想象,那些爲國捐軀的烈士們,犧牲後卻因爲家人沒錢,從來沒有被祭拜過。

這個現象讓謝楠深感震撼和痛心,于是她決定要做些什麽。

于是,謝楠做出了一個讓親朋好友都不理解的舉動:她辭去了北京的高薪工作,舉家遷往了雲南。並在那裏開了一家茶社,取名“老兵之家”。

她希望通過這個茶社,建立一個基金會,用來資助那些經濟困難的烈士家屬前來祭掃陵園。

就這樣每年清明節,雲南麻栗坡烈士陵園都回出現謝楠帶領老兵和烈士家屬們前往陵園,爲那些長眠在這裏的英雄們祭奠的場景。

1 阅读:53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