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苶”不讀chá,也不讀tú,到底讀什麽,苶然、苶靡什麽含義?

文學一淺閣 2024-04-28 07:34:28

華夏曆史悠久,漢字文化博大精深。諸多漢字中,出現了許多形近字,它們筆畫相差無幾,稍不注意就容易認錯。比如“苶”字,看似和“茶”和“荼”相似,但音義皆不相同。它不讀chá,也不讀tú,到底怎麽讀,今天我們來學習下。

一、“苶”該怎麽讀

正確讀音:nié

部首:艹

結構:左右結構

關于“苶”的讀音,[唐韻]標注爲:“奴結切”;[正韻]標注爲“乃結切,音涅。”從這點來看,“苶”應該讀“nié”,當然也是唯一音。

二、“苶”字怎麽解釋

[韻會]上解釋“苶”爲“疲貌。一曰忘也”,在文言文中比較常見。因此,它有兩種意思。

1.疲倦困乏,精神不振。組詞:苶然、苶靡。

苶然,疲憊疲勞;形容衰落不振的狀態。苶靡,指疲憊萎靡。

2.發呆、喪失知覺的樣子。組詞:發苶,苶呆呆的。主要用于方言,分布于陝西農村和江浙一帶。

三、“苶”的字形演變

關于“苶”的字形,我們要看另外兩個漢字“荼”和“茶”,茶是由荼演變過來的。而苶和茶相似,因此它們的字體結構差不多,上面都是艹字頭。小篆到楷體字的變化不大,僅僅變爲方正而已。

四、“苶”字在古文獻中的運用

1.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

該詞句出自《莊子・齊物論》,原句爲“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意思就是說:“他們終身承受役使,卻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輩子困頓疲勞,卻不知道自己的最終歸宿,能不悲哀嗎。”苶然,這裏指疲憊疲勞。本句表達了莊子對人生態度的另類領悟:人這一輩子不應該拘囿于身體,成爲物質財富等各種欲望的傀儡,而應該要爲自己而活,追求更本質的生命價值,讓精神逍遙、自由。

2.苶然無趣懶憑窗

桃花九詠 其五

[當代]崔榮江

苶然無趣懶憑窗,怕見夭桃遜臉龐。

莫道春紅多的皪,崔郎此處未成雙。

苶然,疲憊,精神不振。懶,慵懶。夭桃,出自《詩·周南·桃夭》,指豔麗的桃花,也比喻少女美麗的容顔。遜,比不上。道,說出。春紅,春天的花朵。的皪,光亮、鮮明的樣子。崔郎,指崔護。本詩作者崔榮江,1957年生,河南鄭州人。醫生,偏好文學,2004年開始古典詩詞寫作。目前有《飛花詞集》《飛花詩集》。

全詩大意爲:春天到了,我卻精神疲勞萎靡,頓感生活無趣,慵懶地靠著窗台,(也不想出去看看大好春光)怕見到豔麗桃花,覺得自己臉龐比不上。不要說春天的花朵到處都是,而且十分光亮鮮明。當年崔護在桃花時節也沒有再次碰到那個桃花少女,與之成雙結對。本詩寫賞春景無意遇桃花,一語雙關,運用崔護“尋春遇豔”和“重尋不遇”的典故,借此表達了詩人無聊頹然的心思和對時光境遇不同的感慨。

五、結語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一意一韻味。人活一世,我們希望自己人生如“茶”,清香淡雅,卻經常逢著“苶”的困頓之倦,間或還有“荼”的離別之悲。青年多“荼蘼”,中年多“苶然”,老年多“烹茶”,歲歲年年,年年歲歲,從年少到年老,人生何曾有過消停。願你我有朝一日,閑看花開,靜待花落,冷暖自知,歲月靜好。

5 阅读:264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