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斷尾”盈利,以加盟下沉,奈雪背叛自己了嗎?

商業範兒 2024-05-07 11:00:47

曆時一年半的蓄力,奈雪的茶終于跨越了盈虧平衡線,實現了期盼已久的盈利。然而,時光流轉,資本市場的期待也隨之悄然演變。

細觀當下,茶飲行業風起雲湧。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等新興品牌競相嶄露頭角,紛紛提交上市申請或已上市成功,它們憑借亮眼的業績表現,不斷撩撥著投資者的目光。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對奈雪的茶的期待不再局限于由虧轉盈,而是寄望其能展現出更強勁的盈利能力,持續釋放更大的利潤價值。

面對這樣的競爭格局與市場期許,奈雪的茶該如何在堅守品牌核心優勢的同時,精准施策,有效拓寬增長路徑,從而提振資本市場的信心?

能否走出“量價齊跌”?

4月30日,是奶茶品牌“台蓋”深圳華強北茂業店的最後一天營業,而這家店也是深圳僅剩的最後一家台蓋門店。

作爲奈雪的茶2015年推出的子品牌,台蓋最初是作爲奈雪主品牌的補充,面向平價茶飲市場,目標消費客群爲對價格比較敏感的學生及年輕上班族等,價格也更爲親民,客單價在16元左右,一度是奈雪旗下的“香饽饽”。不過,由于台蓋並未給公司創造可觀盈利,奈雪的茶計劃逐步關停台蓋的門店,將業務聚焦于主營品牌奈雪的茶。

加強成本控制和戰略聚焦,使奈雪的茶在過去的2023年交出了一份穩健增長的業績答卷。

近期,奈雪的茶發布的2023年度財報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1.64億元,同比增長20.3%,展現出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尤爲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實現了由虧轉盈,歸母淨利潤爲0.13億元,調整後淨利潤達到0.21億元,標志著奈雪的茶在盈利模式上的重大突破。

然而,在這份光鮮的財務成績單之下,部分經營指標卻呈現出下滑趨勢。數據顯示,2023年奈雪的茶直營店每筆訂單消費金額爲29.6元,較上年下降13.7%;全年每間茶飲店日均訂單量也微幅下降1.1%,降至344單。

面對消費環境的動態變化,奈雪的茶采取了“以價換量”策略,即主動下調産品售價以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這一舉措雖然有可能助力市場份額的擴大,但也無可避免地導致了單筆訂單價值的縮水。同時,日均訂單量的小幅下滑,反映出在降價策略下,銷售量的增長並未達到預期,呈現出了“量價齊跌”的局面。

盡管如此,值得肯定的是,奈雪的茶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努力已初見成效。財報數據顯示,直營門店經營利潤率從2022年的11.9%提升至2023年的17.7%。雖然距離設定的20%目標仍有提升空間,但已反映出公司在精細化運營、成本控制與效率提升方面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單店模型盈利能力的優化,意味著奈雪的茶在擴大規模的同時,能夠確保單個店面的盈利質量得到保障。

具體到成本結構,人力成本率控制在20.3%,實際租金成本率則保持在14.5%,也基本符合奈雪的茶設定的20%以內和15%以內的成本管控目標,顯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與效益提升上的精准發力。

那麽,面對“量價齊跌”的挑戰,奈雪的茶能否成功破局?降本增效的空間又有多大?

首先,對于“以價換量”策略的長期效應,仍需持續觀察。隨著消費者對高品質茶飲需求的不斷攀升,以及奈雪的茶品牌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適度的價格調整有可能吸引更多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從而帶動銷量持續增長。同時,公司也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反饋,適時調整産品組合與定價策略,確保在吸引新客群的同時,維護老顧客的品牌忠誠度,實現客單價與訂單量之間的動態平衡。

其次,降本提效方面仍存在較大的挖掘潛力。一方面,奈雪的茶可通過深化數字化技術與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提升生産效率,減少對人工的依賴,進而降低人力成本。例如,優化點單、制作、配送等環節的操作流程,提升服務速度與准確性,既能提升顧客體驗,又能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過精細化選址、租賃談判以及多元化店鋪形態(如小店模式、快取店等),持續優化租金成本結構。此外,強化供應鏈管理,提高原材料采購效率與議價能力,也是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

借力加盟商進軍下沉市場

2023年,奈雪的茶主品牌拓展勢頭強勁,新開約544家門店,實現淨增506家。雖然略低于年初設定的600家開店目標,但其擴張步伐依然穩健。

面對去年下半年市場需求放緩的迹象,奈雪的茶于同年7月果斷啓動加盟模式,以期通過廣泛的社會資本力量加速市場滲透。到2023年底,共計有81家加盟店順利開業,初步展現了加盟模式的市場潛力。

初期,爲確保品牌標准與門店質量的雙重把控,奈雪的茶在加盟政策制定上采取了相對嚴格的標准,相較于行業平均水平,設置了更高的准入門檻。

不過,面對市場環境與競爭格局的快速變化,奈雪的茶在2024年2月對加盟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與優化。其中,投資預算由近百萬大幅下調至58萬元,極大減輕了加盟商的資金壓力;店鋪面積要求從原先的90平方米放寬至40平方米,這一改動拓寬了可選物業範圍,使奈雪的茶能夠進駐更多城市商圈及社區,觸達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調整效果立竿見影,截至今年3月31日,奈雪的茶共經營1597家直營門店,以及205家加盟門店,加盟業務呈現較爲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最近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奈雪的茶管理層明確表示,未來兩至三年要開設2000至3000家加盟店。

這不僅意味著奈雪的茶對加盟模式寄予厚望,也表達出深度挖掘下沉市場潛力的決心。

當前,茶飲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開放加盟、追求規模化擴張已成爲各品牌角力的新常態。面對“萬店大戰”的局勢,茶飲品牌紛紛加速跑馬圈地,無人甘願在擴張之路上稍有懈怠。奈雪的茶選擇借助加盟商之力,提速開店進程,試圖以規模化效應換取更強大的盈利動能。

然而,開放加盟並降低加盟門檻,對奈雪的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因爲在加速布局下沉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與盈利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品牌管控、供應鏈管理、利潤分配及內部競爭加劇等多方面的考驗。

從積極效果來說,首先,通過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開店,奈雪的茶能夠在保持自有資金穩定的前提下,實現門店數量的快速增長,提高資本利用效率,減輕企業擴張的財務壓力,尤其在三四線城市及更廣闊的下沉市場,可有效填補品牌空白區域,搶占市場份額。

其次,大量新增加盟店猶如品牌“觸角”,深入各地消費者生活圈,通過高頻次、廣覆蓋的品牌曝光,鞏固和提升奈雪的茶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與影響力。

再者,大規模的加盟店網絡有望通過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等方式實現供應鏈優化,降低成本,且標准化的運營模式也能提高管理效率,爲整體盈利水平提升打下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全直營模式,加盟模式能有效分散企業的經營風險,加盟商承擔部分運營成本,企業則專注于産品研發、品牌推廣與供應鏈管理等核心環節。

從降低加盟門檻可能引發的消極影響來看,一方面,放寬加盟條件或導致加盟商素質參差不齊,加大品牌在産品質量控制、服務標准執行等方面的管理難度,一旦個別加盟店未能嚴格遵守品牌規範,將對品牌形象與消費者體驗造成損害。

另一方面,大規模擴張可能導致原材料需求激增,對供應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確保原料品質、穩定供應以及物流配送效率,是奈雪的茶亟待解決的問題。

再就是,較低的加盟門檻可能會壓縮單店利潤空間,加之需要與加盟商分享收益,如何在保障加盟商合理回報的同時,確保公司整體利潤水平不受影響,將成爲奈雪的茶需要應對的挑戰。

市場飽和風險也不容忽視。隨著大量加盟店湧入市場,可能導致部分地區門店過于密集,引發同品牌內部競爭以及與其他茶飲品牌的激烈競爭,甚至誘發價格戰,影響整體盈利能力。因此,如何幫助加盟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避免“內耗”,也是奈雪的茶需要面對的挑戰。

總的來看,奈雪的茶在實現盈利突破後,正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資本市場更高的期待與行業激烈的競爭態勢,其未來發展之路將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環境中,考驗管理層戰略決策與精細化運營的能力。

0 阅读:31

商業範兒

簡介:新科技,新消費,新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