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純元的心機到底有多深?臨終前讓皇帝善待宜修,是她對宜修最大的報複!

豔子伴讀 2024-03-09 17:02:12

重新開始踏入職場以後,我越來越感受到“人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的,每個人身處不同的環境,扮演不同的角色,所呈現的狀態也肯定截然不同。

職場上沒有真正的朋友,職場上也沒有傻白甜,即使是一個心軟善良的柔弱之人,初入職場也是需要讓善良長出牙齒的。沒辦法,世界就是這樣,欺弱慕強,你的善良沒有鋒芒,便只能被別人欺負。

因此,我根本不相信,純元作爲一個世家大族的嫡出女子,會是一個傻白甜,會看不出宜修這個妹妹對她的敵意;哪怕一開始並未發現,在難産臨終之際,純元也一定知道,是宜修害死了她和她的孩子。

那麽,爲什麽純元還要留下遺言,讓皇帝善待宜修,無論如何也不要廢棄宜修呢?我把“皇帝廢棄皇後”這段劇情看了100遍,發現一個紮心的事實:純元是有心機的,她這麽做,其實是對宜修最狠的報複。

宜修懷孕,大胖橘許諾宜修産子之際便是嫡福晉之時;誰知純元入府照顧妹妹,皇帝對純元一見鍾情,自此純元代替宜修做了嫡福晉;純元懷孕之時,宜修的孩子卻高燒去世。

這樁樁件件,站在宜修的角度考慮,是純元搶走了原本屬于她的一切。宜修暗害純元,是爲了拿回屬于自己的一切,這個邏輯是通暢的。

純元知道是宜修害死了自己,但她爲了家族的利益,不得不選擇保全宜修。純元跟太後的方向是一樣的:“皇後之位必須是烏拉那拉氏的”,但純元太過良善,撐不起皇後之位;而宜修又太過狠毒,做人做事不留退路,最終肯定會反噬自身。

也許純元早就料到了宜修最後的結局,所以她懇求皇帝“不要廢棄宜修”,而純元的這個遺願,其實每時每刻都在提醒宜修:她所擁有的一切,不過是純元的施舍而已。

純元是嫡出,身份、地位、相貌、才情皆在宜修之上,從小宜修就活在了純元的陰影之下。純元一出現,屬于宜修的嫡福晉之位就易主了;宜修的孩子也從嫡出變成了庶出;如果純元沒有死,那麽皇後之位永遠輪不到宜修。

可以說,後來宜修從皇帝那裏得到的一切,皆是因爲她是純元的妹妹;即使皇帝知道皇後在暗中搞鬼,但念及純元的情分,總不願跟皇後撕破臉。

宜修從殺死純元的那一刻起,禁锢她的庶出的枷鎖已經被打破了;但同樣是這一刻,純元也成了宜修這一輩子永遠無法驅除的心魔。

宜修控制不住地將自己跟姐姐純元做比較,一遍遍問剪秋:“皇上對本宮,比之昔年對姐姐如何?”

而剪秋回答的:“純元皇後未入府前,皇上對娘娘您也是極好的”這句話,對宜修來說簡直是一種詛咒:純元一出現,她得到的所有美好便黯然失色、不複存在。

皇帝每次懷念且溫柔地提起純元時,太後每次將宜修的狠毒跟純元的美好做對比時,甚至是宜修犯錯將姐姐純元拉出來當擋箭牌、利用姐姐的衣服扳倒甄嬛時,都是宜修最爲難受的時候。

爭強好勝的性格,庶出身份帶給宜修的自卑,讓宜修總是想要贏過純元。但諷刺的是,宜修一方面不屑接受純元的施舍,但另一方面她又不得不利用純元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掙紮,折磨了宜修一輩子。

夜深人靜、月冷星稀之際,宜修總是不肯放過自己:“皇上對本宮再好都比不過姐姐好,太後也是。”

或許這也是皇後總是頭痛的原因吧,她心裏住了一位贏不了的對手。這種心態變異之後,宜修沉迷于殘害皇嗣、戕害嫔妃的成就感和優越感,仿佛這樣她就離贏面更大一些。

但太後的遺诏、純元的遺願把宜修僅剩的這一點驕傲磋磨殆盡。

當竹息姑姑提醒皇帝“是皇上親口答允純元皇後,絕不廢棄她的親妹妹;皇上今日寬容皇後,是爲了純元皇後不要魂魄不安”時,宜修雙目緊閉、滿臉悲涼,純元的詛咒又出現了:

你宜修耗盡半生力氣不過是一場徒勞,甚至你所得到的赦免,都不是因爲皇帝對你的情愛,而是因爲皇帝對純元的承諾。

宜修沒有放過純元,純元也未曾饒過宜修。宜修將純元當成對手,假想敵,在看似鮮花著錦的絢爛中,逐漸凋零、走向毀滅。

其實宜修不是沒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在太後多次勸阻宜修“做事不要太絕”的時候,在皇帝說“往事暗沉不可追,來日之路光明燦爛”的時候,如果宜修能夠及時停手、早點釋懷、放過自己,她會活得舒展很多。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可惜,宜修不懂!

圖源網絡~

0 阅读:35

豔子伴讀

簡介:自由撰稿人。帶你從曆史和影視中了解人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