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蔣方良最後一次公開露面,罕見的留影,四個孩子去世三個

六加七汗青 2024-05-11 05:43:50

蔣方良

2004年1月,蔣經國遺孀蔣方良坐在輪椅上,在孫輩的陪同下前往桃園縣大溪鎮福安裏的丈夫陵寢。照片中,蔣方良身體狀態很不好,正在吸氧,這次露面也是她生平最後一次公開露面,這年她88歲高齡。

某種程度上來說,蔣方良也是一位傳奇女性。她當年從前蘇聯到大陸再到台灣的背井離鄉,從喪夫到一連失去三個兒子的悲痛,注定了她的命運坎坷不已。蔣經國和蔣方良的結識,可以說是一個偶然。

蔣方良,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1916年出生于西伯利亞山區,她自幼父母雙亡,成爲一個孤兒。通過在技校的學習,芬娜畢業後進入了西伯利亞的烏拉爾機械廠,成了一名工人,這年是1932年。

蔣經國和蔣方良

在烏拉重機械廠工作期間,芬娜遇到了一個比她大6歲的中國小夥子,名叫尼古拉。芬娜當時沒想到尼古拉還有一個名字,叫蔣經國。在朝夕相處中,蔣經國和芬娜産生了戀情。蔣經國回憶時說:“在工廠內,她是我的部屬,她最了解我的處境,我每逢遇到困難,她總會表示同情及加以援手。”

1935年,芬娜和尼古拉在貝爾格羅克市郊一間工人宿舍結爲夫婦,芬娜的名字從此改爲“蔣方良”。蔣方良和蔣經國育有三子一女,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三兄弟和女兒蔣孝章。從成爲蔣經國妻子那一刻,蔣方良就感受到作爲大家族媳婦的壓力。

蔣經國和蔣方良

在蔣經國生母毛福梅的身上,蔣方良學到了中國傳統女人的克勤克儉、隱忍寬厚的品格,這讓她受益頗多。蔣方良這個名字也大有深意,名叫“方良”,即方正賢良之意。在毛福梅的安排下,蔣方良穿上中國傳統婚服,于1937年在奉化溪口鎮與蔣經國舉行了中式婚禮。

從此,蔣方良言行舉止有了巨大的變化。有人這樣形容,“穿上旗袍的蔣方良從此不再是活潑多言的俄羅斯少女,而是克勤持家的中國媳婦,學習中文,學講甯波話,學做中國菜,伺候婆婆。”

蔣介石的一張全家福

1949年國民黨敗退大陸後,蔣方良也去了台灣,相比大陸的生活,台灣氣候讓她極不適應。那時蔣方良已經得到了公公蔣介石的認可,他對蔣經國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能夠娶到蔣方良這樣的好媳婦,是你天大的福分。”

蔣方良可能沒想到,在蔣經國去世前,她在台灣度過了最美好的30年時光。隨著蔣經國政治地位越來越高,蔣方良反而更加低調,當時她住在大直官邸,完全就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她不問政治,極少出現在公衆面前,日常只管相夫教子。

蔣經國和蔣方良

據資料,那時蔣方良出現在公衆面前無非兩種情況:一是蔣經國出訪時,蔣方良去機場送行,或者賓客來訪時,她送別、出席宴會等;二是每年台灣地區選舉活動時,蔣方良跟著丈夫一起去投票站投票。

1988年1月,蔣經國病逝,蔣方良悲痛欲絕。然而,禍不單行,丈夫的離世卻成爲她噩夢的開始。1989年長子蔣孝文因鼻咽癌病逝,時年54歲;1991年次子蔣孝武猝死,時年47歲;1996年,三子蔣孝勇病死,時年48歲。

晚年蔣方良

一下子失去了4位至親,蔣方良崩潰了,她整日以淚洗面。自嫁給蔣經國之後,蔣方良全身心都以丈夫和孩子爲中心,但他們在自己眼前一個個離開,那是痛徹心扉的悲痛。蔣方良的長媳徐乃錦這樣形容,“她(指蔣方良)內心的痛苦到什麽程度,需要你再長40歲才能明白。”

從此之後,蔣方良深居台北中山區的七海官邸,除了每年蔣經國生日、祭日時現身外,她幾乎足不出戶,最後導致很多人都忘記了她的存在。有一次,宋美齡從美國回到台灣,蔣方良前去看望。

蔣方良和宋美齡

這時的蔣方良老態龍鍾,穿衣也很隨意。宋美齡大爲吃驚,她詢問蔣方良:“我曆來主張女人要強,可是你卻老是以前那樣唯唯諾諾。經國已經不在了,你爲什麽還要那樣束縛和禁锢自己呢?”

蔣方良不以爲然,她笑著說:“我已經習慣這種生活了。”2004年12月15日,蔣方良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病逝,享年88歲。在蔣方良臨終時,她對身邊孫輩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我死了以後,可不可以和我的先生葬在一起嗎?”

3 阅读: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