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本田沖刺千萬輛目標,今年上市3款新能源車且堅守燃油車基盤

車有志 2024-03-28 22:42:20

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正處于從傳統的燃油時代向新能源時代的快速演變之中,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和合資汽車品牌紛紛發力新能源智能化車型,不但強調電動化,更要強調智能化。

相較于正在崛起的自主汽車品牌來說,合資品牌有著強大的銷量基盤,這對于創新突破既是壓力與挑戰也同時是動力和機遇。比如,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已經突破800萬輛的東風本田,如何在中國車市的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中快速完成從800萬輛走向1000萬輛的目標,受到整個汽車行業和無數本田車迷的關注。

攻守兼備  多元發展近日,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潘建新在與內部員工交流中,透露了東風本田2024年以及未來的布局規劃,其中提及東風本田在2024年的戰略方向之一是“攻守兼備”。

對此,在産品方面,潘建新表示,在2028年前,東風本田將堅守燃油車基盤,利用核心優勢穩固地位(本田燃油車的粉絲們,尤其是思域的粉絲們可以暫時安心了,本田的樂趣還會堅守);同時,東風本田還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快速推進混動車型,逐步替代傳統純燃油産品;而純電領域,則是作爲東風本田重要戰略方向,已投入多款車型,並將持續加強新能源品牌的推廣和産品矩陣的拓展。

從東風本田重磅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靈悉”的舉措來看,這家日系合資車企的應對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新能源變革的戰略是非常認真的——“靈悉”是首個日系合資車企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所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根據工信部披露的第381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新産品公示信息,東風本田旗下全新新能源汽車品牌靈悉旗下首款車型——靈悉L,已經完成申報,有消息指出,靈悉L將在2024年的6月上市。

靈悉L的車身尺寸爲4830/1845/1503毫米,軸距爲2731毫米,作爲對比,東風本田旗下在售的本田第十一代思域長寬高分別爲4674mm*1802mm*1415mm,軸距2735mm,可見靈悉L的車身比思域更長,軸距與思域相當,在該級別車型中具有越級優勢。靈悉L的整備質量爲1674-1702kg,與同級別的新能源汽車相比,靈悉L具有整備質量更輕的優勢,在能耗表現上或許也會有更優異的表現。

強化油電混動優勢 推進電動化轉型其實從整個行業來看,燃油時代在中國市場叱咤風雲的合資車企轉型新能源的腳步都不算太快,但東風本田可能算是一個例外,在對于新能源大潮的威力,東風本田有著極爲前瞻的視野。

早在2018年,中國汽車消費市場上對于新能源車型的認可度遠不像如今這麽高的時候,東風本田便確定了發展的方向,並在新能源這個“風口”上做出大膽的預判,提出了“放眼未來Seeingthe Future”的電動化品牌戰略,以HEV(油電混動)爲根基(一定程度上可以發揮本田i-MMD混動系統的技術優勢,本田如今已經發展到第四代i-MMD強電智混技術),向PHEV與EV兩大方向推進。

有消息顯示,2024年東風本田將推出三款具有指標意義的純電車型,分別是e:NS2、靈悉L以及H品牌的全新SUV車型(從本田官網上來看,這款SUV或被命名爲“序”,這款SUV搭載e:NOS全棧智控生態系統,采用了先進的AI智能技術)。三大産品序列、三款純電,東風本田對于電動化轉型的堅定決心在所有深耕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合資車企中都算是名列前茅的。

強有力的市場銷量表現也是東風本田戰略落地的一個重要基礎和支撐,就在3月5日,東風本田披露了1-2月的新車銷量數據:今年前兩個月,東風本田共銷售新車9.3萬輛,同比大增49.9%。在中國車市目前複雜且激烈的變革背景下,東風本田的用戶基礎依然牢固。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達31.6%。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一年度相比,三大類新能源汽車品種産銷量均呈現明顯增長。這樣的市場變化趨勢,也與東風本田穩固燃油車市場份額,發力新能源新型市場的戰略互相印證。

在具體車型上,東風本田2023年度的銷量擔當CR-V則正是本田戰略的典型代表。在2023年度,東風本田CR-V的累計銷量超過21萬輛,目前,全新一代CR-V在第四代i-MMD高效率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的加持下,推出了CR-Ve:HEV和CR-V e:PHEV兩款車型。業內預計,到2025年,東風本田旗下電動化車型比例將超過50%,到2027年,東風本田將不再投放純燃油的新車,到2030年,東風本田將實現累計推出10款以上純電動車型,加速邁入智電新時代。

在第四代i-MMD強電智混技術的加持下,東風本田不僅構建了更爲完善的産品矩陣,也爲用戶帶來了“高能低耗”的出行體驗。與其他混動系統不同,東風Honda的混動技術驅動形式主要以電動機爲主,發動機爲輔,無論行駛質感,還是能耗都更接近純電車型,並兼具高平順性、靜谧性與超長續航等特性——而這樣的技術特點,也讓東風本田在推出新能源車型的時候有了一定的先天優勢,某種層面而言也算是一種輕車熟路。

而且,對于整個汽車行業而言,有一個重要的趨勢和現象是不可忽略的——去年以來,中國汽車消費市場上,混合動力車型的零售銷量同比增速遠高于純電車型,混動車市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其實,混合動力(Hybrid)車型收到追捧不是中國市場獨有的現象,在另一個對跨國車企同樣至關重要的汽車消費市場——北美市場,采用油電混合動力模式的Hybrid車型同樣呈現了銷量快速增長的趨勢,根據美國當地媒體披露的數據,由于混動Hybrid車型的熱銷,美國市場在2024年一、二月份的銷量比2023年同期上漲了10.7%——Honda本田的銷量更是暴漲了32%。

Honda本田在北美市場也是因應市場需求主推混合動力車型,旗下的主力車型如Civic思域、CR-V、HR-V(ZR-V)都提供了搭載 i-MMD 混合動力系統的版本,也因而在北美市場受到了廣泛的認可。本田在北美市場抓住了混動車型銷量快速增長的風口,耕耘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東風本田也抓住了國內車市的這一發展主線,無論轎車、SUV,還是在華南地區被稱爲保姆車的MPV車型,東風本田旗下主銷車型均提供了混動版本可選,從而進一步提升旗下車型滿足市場需求的核心能力。

全球首個純電智能工廠落成

助力e:N系列産品升級

用戶基礎牢固,技術基礎在合資車企中也算領先,那麽,東風本田的硬件基礎是否能適配新能源智能化戰略的生産需求?從生産線層面來說,東風本田的准備應該還是非常充分的——2024年1月12日,東風汽車宣布,東風本田全球首個純電智能工廠廠區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

據了解,東風本田的新車間具備更高的自動化水平,焊裝車間生産流程大部分工作交給了230 台智能機器人。根據生産試制需求,這些機器人僅需90秒就能將一個完整的車身組裝完成。目前,這一智能工廠建設總裝領域,所有線體在進行最後的調試和優化,新工廠預計今年投産,初期産能12萬輛。根據東風本田官方披露的信息,新工廠建成後,將生産全新e:N系列電動化車型,推動東風本田向“智電”轉型。此前,總裝車間已全線貫通,並成功下線了總裝領域的首台e:NS1完成車。

持續加強“軟實力”  提升用戶服務體驗

産品和服務兩手抓,除了新産品、新技術,東風本田也嘗試在服務、體驗等新領域,刷新中國消費者對東風本田品牌的認知,持續提升消費者的“好感度”和用戶粘性。

東風本田曾經表示,將用有溫度的營銷方式走近用戶,並持續打造“本家”IP,架起品牌與用戶的溝通橋梁,促進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同時,東風本田還將積極數字化體系建設,線下特約店也將陸續升級爲涵蓋多品牌産品的綜合4S店,以涵蓋6大服務承諾的“信賴相伴”品牌主張,爲用戶帶來更高價值的服務體驗,提高品牌影響力。

在“軟實力”方面,除了上述“常規流程”之外,東風本田還在3月份接受中國新能源汽車先鋒媒體聯盟采訪時披露了一些全新舉措,例如此前傳播聲量較小,但是非常具有社會意義且能提升品牌正面口碑的“扶貧工作”。

今後,東風本田旗下的“本家”IP有可能利用其現有渠道(例如賽車運動),實現扶貧産品與東風本田車主的近距離對接。從東風本田的用戶調研來看,車主對于扶貧活動的參與意願是頗爲積極的,如果在“本家”渠道(例如相關APP)可以銷售/購買扶貧産品,或者組織東風本田車主前往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村進行針對性幫扶(尤其是發揮東風本田純電車型的産品特性),對于車主和品牌而言,都會起到一個正向的傳播作用。

據悉,這一舉措後續或許會從廠家層面下方到經銷商層面,讓有意向的車主可以參與這一正向的活動中來。

寫在最後:東風本田已經把握住了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對于混動車型強烈需求的脈搏,從東風本田全球首個純電智能工廠在2024年將會正式投産(初期年産能12萬輛,將生産東風本田全新e:N系列電動化車型)的布局來看,東風本田對于向“智電”轉型的方向和步驟都已經有著充足的准備,2024年將向市場投放的e:NS2、靈悉L、SUV序等3款純電車型勢必會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掀起又一輪風暴。東風本田這家獨具前瞻視野的合資車企,已經吹響了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中從800萬輛沖向1000萬輛累計銷量的號角。

0 阅读:23

車有志

簡介:車爲媒、有(友)爲體、志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