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達從禁售到暫時解禁:中國企業遭遇知識産權大棒後的另一樣本

萬能的大熊 2024-04-18 16:07:33

幾日前,一則海能達産品全球遭到禁售的消息傳遍網絡。這則消息熱傳的核心原因還是網友在海能達店鋪中看到了停售的公告,最後發現各大網站平台確實停售了,然後引發了熱議。畢竟中美摩擦時間已久,在華爲艱難求生成功之後,似乎已經走到了尾聲。現在居然還會有知名企業陷入這種困境之中,並且真的聽從美國法院禁令下架了自身産品,本來似乎已經放松的輿論環境似乎一下子又劍拔弩張起來。

通過海能達的不斷努力,目前禁令問題終于得到暫時解決。4月17日,海能達發布公告,披露公司針對産品禁售的判令向美國上級法院提起上訴,當日淩晨上訴法院作出判令,決定暫停産品禁售令及罰款,海能達“即刻恢複正常的商業活動並啓動相關産品的銷售”。這也說明之前他們選擇配合禁令而不是對抗的判斷是正確的,也是損失最小的。只不過案件仍處于上訴階段,撤銷判令依舊需要努力,海能達本身的遭遇,還是需要當下的中國企業尤其是科技企業注意。

“小華爲”遭遇老訟棍

海能達這家企業雖然在大衆之中並沒有那麽知名,但在自身所屬的行業中,也是翹楚的存在,人稱“專網小華爲”。海能達成立于1993年,總部位于深圳,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智能專網通信産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産品包括窄帶、公專融合、寬帶、指調及應急業務,是全球極少數全面掌握TETRA、DMR、PDT、LTE、5G等領先技術並擁有成熟應用的高科技企業。海能達在全球專網通信市場的地位僅次于摩托羅拉,這可以說是海能達和摩托羅拉訴訟大戰的一個根本原因。

摩托羅拉這家公司大家可能還是比較熟悉,做爲現代通信産業的開山鼻祖級的企業,事實上在最近十年智能通信設備的發展中的表現並不太盡人意。比如大家熟知的手機業務最終賣給了聯想,公網系統、物流PAD等業務也一一出售,碩果僅存的摩托羅拉系統公司(Motorola Solutions, 簡稱“摩托羅拉”)主要業務包括雙向無線電制造、語音及數據傳輸設備制造、無線局域網安全研究和移動計算設備等;也就是這家公司發起了與海能達長達8年的涉及商業秘密和版權的訴訟糾紛。

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摩托羅拉在利用自身的知識産權優勢來獲取收益,甚至逐漸成爲了摩托羅拉的一個主要業務。比如在美國,摩托羅拉就曾和微軟、谷歌都有專利糾紛的案件,一度也是打的非常激烈。而對于對它業務壓力更大的中國企業,摩托更是從不留情,比如之前和華爲也有過短兵相接的訴訟和反訴訟之戰。

2018年,摩托羅拉CEO曾接受美國電視台采訪,展現他的長遠眼光,很早就布局撤出中國並開始起訴華爲。但事實上,摩托羅拉的撤出核心原因還是自身的競爭力下滑,沒有能力應對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不過最終華爲還是贏得了這場專利大戰,摩托羅拉同意向華爲支付一定費用,作爲其將涉及華爲的專利轉讓給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公司的費用。而其他的部分則簽署了保密協議,雙方沒有更進一步的表態。

而在專用無線通信領域,目前世界上只有海能達與摩托羅拉擁有多標准全行業的産品與解決方案,這是摩托羅拉最後一塊利潤豐厚的業務,所以海能達的崛起嚴重挑戰了摩托羅拉在這個領域的收益。

事實上,摩托羅拉在這個領域的定價一直以高昂著稱,就連美國的核心盟友英國都很難接受,2022年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甚至對其子公司運營的網絡實施價格管控來降低應急服務的通信費用,並以“價格壟斷”嫌疑要求其退出本應在2026年取代Airwave系統的英國ESN網絡建設。而海能達則用非常有優勢的價格,讓更多的國家用上了同樣性能的公共安全專用網絡服務。

當然,這除了在産品研發和市場拓展上需要不斷的努力之外,堅定的用正當的方式維護自身的利益也是非常關鍵並且重要的一環。也因此,摩托羅拉不斷的使用訴訟大棒作爲工具,希望在市場之外,通過別的方式來贏得競爭。

海能達和摩托羅拉的恩怨情仇

由于海能達在全球範圍內的業務都非常廣泛,公司專線無線通信設備制造業收入占營業收入八成,其中禁售令涉及的雙向無線電技術相關産品爲主要構成,所以確實不能像華爲一樣硬剛美國的長臂管轄,所以我們看到了海能達還是配合美國法院的禁令,並積極應對來盡快改變自身的處境。不過這件事情背後還是另有隱情,摩托羅拉的做法更多還是一種法律技巧而非法律事實性的懲罰。

海能達和摩托羅拉的恩怨已久,雙方在法律訴訟上也各有勝場,比如早在2017年海能達就向美國地方法院提起對摩托羅拉系統公司的反壟斷訴訟,在2022年9項訴訟請求有8項得到了支持,並駁回了了摩托羅拉要求撤銷反壟斷訴訟的動議。2020年伊利諾伊州北部東區地方法院還駁回了摩托羅拉對海能達提出的涉事DMR産品全球禁售令的申請。

2021年在英國,海能達在法院大獲全勝,上訴法院還駁回了摩托羅拉的上訴申請並要求支付相應律師費。2022年在澳大利亞,2023年在德國,海能達都部分或者全部贏得了和摩托羅拉的訴訟。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禁令事實上無關海能達和摩托羅拉2017年開始的最初的專利案件,因爲那個案件一審已經拿到了結果,而海能達還在上訴之中。在這個案件之後,海能達針對上一階段被認定侵權的摩托羅拉的每一個模塊都進行了重新設計,已經與之前的存在顯著差異,甚至爲了解決這個新産品的版權糾紛,海能達向深圳法院做了確權的申請。

可惜,美國法院則認爲這個舉動有可能會剝奪美國法院對這件事情的管轄權,因此最終選擇了支持摩托羅拉,認定藐視法庭成立,並下達了全球禁售的禁令,並在此期間處以每天100萬美元的罰款。在最新的公司公告中,海能達在深圳撤回了自己的申請,這也是美國法院認爲海能達藐視美國法庭的一個關鍵因素。而在海能達的不斷努力下,禁令終于被暫停,海能達産品恢複了上架銷售,但雙方的鬥爭和競爭還要繼續很長時間。

所以這件事情可以說已經脫離了法律糾紛本身,變成了兩個公司甚至兩個法律體系之間的角力,事實開始變的不再重要,摩托羅拉阻礙海能達發展的目的昭然若揭。而對于海能達而言,則明顯面臨著不公正的對待和巨大的損失。

雖然海能達堅持認爲自己的新産品並沒有侵犯摩托羅拉的權益,但摩托羅拉爲了能夠拿到每台機器的授權費,勢必會讓這場官司持續的打下去。官司拖的越久,海能達損失就越大,摩托羅拉的領先優勢就可以維持,而即便是法院有了判決,摩托羅拉也認爲自己大概率會拿到新品的授權費用,所以可進可退,就要折騰到底。這件事情真要塵埃落定,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技術自主背後還要更多小心

專用無線通信市場不大,但是對于國計民生非常重要,因爲是主要服務于爲保護國家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公安、消防、應急等政府部門用戶,以及服務于能源、交通、大型企事業等經濟基礎設施的單位用戶。

在2010年之前,中國的公共安全部門基本都是采用的國外供應商,而隨著國內幾家專用無線通信設備制造商在公安部牽頭下成立了警用數字集群標准(PDT)聯盟,中國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警用對講機技術標准,而海能達正是參與指定這個標准的組長單位。摩托羅拉逐漸退出了中國公共安全的市場。而目前,海能達不僅是國內這個領域的第一龍頭,也逐漸開始通過一帶一路向相關國家開始推廣這個技術標准。這顯然是美國公司無法容忍的部分。

目前,海能達聚焦專用無線通信,研發人員多達3000多人,主力參與制定了中國的國家數字集群標准PDT,並購了4家國外知名的專用無線通信公司,有多個專業通信基礎研究實驗室,研發實力不能說不強大,技術實力不能說不強,但依舊還是因爲員工互相跳槽時的把關不嚴,給摩托羅拉留下了可乘之機。

不過縱然如此,一家美國法院能夠在全球禁售一家中國公司的做法也是令人瞠目,其間充斥著濃濃的霸權味道,讓全世界網民都對此有了深刻的認識。但從事實來看,美國政府發起的諸多針對華人和中國公司竊取美國高科技企業商業秘密的起訴中,大部分案件都因爲證據不足,要麽撤訴,要麽減輕處罰。海能達還有證明自己並改變結果的機會,所以沒有選擇硬磕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全球市場中,美國確實有自己的霸權地位,想要把自己的未來把握在自己手中,中國科技企業要走的路還很遠。這裏不僅僅需要你自身的硬件領先,還要規避各種法律風險,確實有些讓人爲難。

所以對于科技企業來說,時刻都要保持警惕,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除了自身的研發實力要足夠強之外,運營中的合規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要點。目前中國科技企業的實力日益強大,無論是技術能力還是産品能力都已經可以和海外巨頭分庭抗禮,整個全球市場的格局也在不斷改寫。但是海外巨頭也不會坐以待斃,會通過包括法律在內的各種方式來幹擾中國企業的發展,甚至其他國家也會利用國家力量對自己的公司和市場實施區域保護,如何能夠在這種環境中殺出一條生路,是每個中國科技企業都不能不去思考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可能要犧牲一些市場,去硬剛競爭。有時候,我們也要有一些策略,去巧妙的迂回鬥爭,通過多種方式來獲得生存的空間。目前看這還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需要大家更多的努力,也需要中國科技企業們能夠守望相助,團結向前。

禁令雖然已經暫停,但後續不確定因素還很多,這場起于市場爭奪的知識産權依舊會持續一段時間。希望海能達在後續的訴訟中能保持成熟謹慎的風格,並不失立場地守護好多年來努力而來的發展成果。也希望每一個努力的中國企業,都能得到一個公平的發展環境。

0 阅读:63

萬能的大熊

簡介:《格局逆襲:普通人的制勝之道》作者 電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