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阿姨的屁股打不得麽?明憲宗廢後之謎

悠然修 2024-04-03 15:49:18

天順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年輕的憲宗突然下诏,廢除妻子吳氏的皇後名號。此時距離吳氏被正式冊封剛滿一個月,而且吳氏還是先皇明英宗親自敲定的皇後人選,憲宗此舉可謂是空前絕後的“大手筆”。

後立未踰月而廢,當時傳言或謂後宮先有擅寵者被後杖責故及。

《明憲宗實錄·卷八》

《明憲宗實錄》裏的這句話,讓不少人認爲吳氏是招惹了“萬阿姨”。憲宗爲摯愛報仇,並借此爲冊封萬氏爲皇後騰位置,事實真的是這樣麽?

首先,不僅上文中特意指出“傳言”,而且原文後面還有兩句,“然宮禁事秘,莫得而詳。又謂有惡牛玉之專者欲奪其權,有所承望而然,故罪獨歸于玉雲”。杖責萬氏,本就是個似是而非的事情。

其次,冊封萬氏爲皇後,至少在吳氏被廢時,是件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原因並不是萬氏容貌不出衆或者歲數太大,而是她的身份不對。

宣德八年,四歲的萬氏被征召入宮,由宣宗皇後孫氏負責教授禮儀。按照明朝的制度,這不是招宮女,這是爲皇太子朱祁鎮培養嫔妃。朱祁鎮登基後納的周貴妃(憲宗生母)、萬宸妃、高淑妃等,都是從這撥“秀女”中選出來的。

所以萬氏從入宮之始,就完全喪失了成爲“嫡”(即皇後)的資格。更何況英宗大婚後,萬氏連嫔妃都沒能選上。如果不是遇到土木之變,安排她去照顧無人搭理的朱見深,只怕萬氏就消逝于史籍中了。

自己父皇沒看上的女子,憲宗能把她納于後宮就已經是件不好說得事情了。再把她冊封爲後,說實話大明皇朝絕對拉不下這個臉,無人支持憲宗也不可能幹成這事兒。吳氏被廢後,憲宗很快就從英宗的另外兩個人選中,立王氏爲後,也說明他就想過要借這個機會扶正萬氏。

不過萬氏理論上還是有個爲後的機會,憲宗的爺爺做過一次示範。

明宣宗的嫔妃孫氏通過誕下皇長子,擠掉了正派皇後胡善祥。只是這個模式未能形成“祖制”,因爲萬氏的婆婆皇太後周氏(憲宗生母)在英宗朝未能效仿成功,終憲宗一朝實際也未成功。

注:憲宗生母周氏在成化朝和朝廷達成妥協,死後可與錢皇後並列爲後。但其死後並未能獲得正式皇後名份,明孝宗給她定的谥號是“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成聖太皇太後”,而且她的牌位也未入太廟。

成化二年,萬氏有幸爲憲宗生下皇長子。但不幸的是不論明憲宗是否有扶正她的意思,這個皇子很快就夭亡了,萬氏連這個渺茫的機會也失去了。

那麽明憲宗爲何在大婚後一個月就要廢後呢?他自己說的理由是,當年吳家賄賂宦官牛玉,故意模糊了先帝旨意,才讓吳氏得以上位。

戊寅,敕谕禮部臣曰:朕之婚禮,先帝在時已選定王氏。育于別宮,以待期矣。不意太監牛玉偏徇己私,朦胧奏請。將選退吳氏,複選爲皇後。朕既察知其非,請命皇太後廢黜吳氏。明正牛玉之罪,將以正家,誠有不得已者 ……

《明憲宗實錄·卷九》

據督察院審訊牛玉的結果,吳氏被冊立爲皇後的前因後果大致如下。

當年英宗爲太子朱見深選皇太子妃時,內廷中官一共找出了十二名人選,英宗比較中意其中的吳氏、王氏、柏氏三人。但還未來得及定下正式人選,就遇國喪(孫太後駕崩),孝期未完英宗自己又不行了。

所以英宗臨終前就委托錢皇後、周貴妃(朱見深生母),在自己喪後爲朱見深從吳、王、柏三人中選擇一人冊立爲後。英宗下葬後,在牛玉的推薦下(稱明英宗更中意吳氏),錢皇後最終選定了吳氏。

那麽牛玉是不是收了吳家的賄賂?這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下兩個事實。

首先,牛玉和吳家都不普通,而且他們合在一起就對于憲宗就更加不“簡單”。

牛玉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也是天順朝後期明英宗最寵信的太監。除此之外,牛玉這個前朝太監,在憲宗登基後,不僅不主動退居幕後,還聯合內閣大學士李賢,鬥倒了朱見深做太子時的心腹宦官王綸。

牛玉可能是不甘寂寞,想在新皇麾下繼續發光發熱,但是明憲宗肯定不會這麽想。而吳家也是當朝的名門,吳氏的父親吳俊是羽林前衛指揮使,她的舅舅是曹吉祥叛亂中立下大功而封侯(懷甯侯)的孫镗。

這麽兩夥人攪合在一起,行賄沒行賄,對憲宗來說重要麽?在憲宗看來,牛玉搞不好就要成爲第二個曹吉祥,所以必須扳倒。

其次,立吳氏爲後是錢皇後拍板決定的。

前文提到過憲宗生母周氏想做皇後,朱見深本人也支持自己母親,但是明英宗堅決不同意。他不僅在位時多次拒絕此議,臨終還以遺诏重申錢氏的皇後名位,並廢除殉葬,以防朱見深母子二人逼死錢後。

皇後錢氏名位素定,當盡孝養,以終天年。德王等王俱與善地俾之國。殉葬非古禮,仁者所不忍,衆妃不要殉葬 … 皇後他日壽終,宜合葬 ……

英宗這麽一搞,雖然保護了錢氏,也把錢氏徹底推到了朱見深和周氏母子的對立面。所以明英宗一駕崩,朱見深母子就開始攻擊錢氏。

在朱見深冊立皇後之前,依制需要先給父皇的後妃加尊號。在內閣和禮部官員商議具體的尊稱時,周氏派宦官夏時以憲宗的名義傳話內閣,“言錢後久病,不當稱太後。而貴妃,帝所生母,宜獨上尊號”。周氏母子意圖通過不加皇太後尊號的方式,罷黜錢氏的皇後名號。

內閣大學士彭時不同意,以英宗遺诏早定爲由給擋了回去。接著周氏又派夏時以“子爲皇帝,母當爲太後,豈有無子而稱太後者?宣德間有故事”爲由繼續糾纏,彭時則用一種巧妙堵死了周氏的嘴。

彭時稱宣德朝胡皇後是上表自廢,現在如果讓錢皇後也上表自廢,那麽誰有資格來同意呢?誰有資格讓憲宗這個兒子,當著天下人的面抛棄嫡母?

錢氏就此保住皇後位,也才在後面爲憲宗選擇皇後時,以憲宗嫡母的身份行使拍板權。但對于朱見深母子來說,錢皇後贊同的他們就要反對,所以這個吳皇後要不得。

最後,吳氏在被冊立爲皇後之前,已經作爲備選入宮生活將近一年。朱見深對萬氏是什麽態度,她不可能不知道。後宮權勢除非有輩分差,否則大致是由皇帝寵愛度來決定,她也不可能不清楚。

不得忤逆自己的丈夫,這是當時女子自小必須接受的價值觀,更何況還有諸多因激怒皇帝而被打入冷宮或者被廢的“前輩”事。所以剛當上皇後的吳氏,不太可能拿皇帝寵愛的萬氏立威。

憲宗大概率是發現了牛玉在選後過程的一些貓膩或者是把柄,因此才暴起發難。借此在內廷搞大清洗以穩固自己的皇權,並打擊一下錢皇後威望。吳氏和萬氏都只是這場風波的犧牲品,一個被迫犧牲人生、一個被迫背上妖妃黑鍋。

1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