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就爆,播放量超10億,這部網絡短劇真的牛!

禮程看電影 2023-09-25 19:51:03

如今,自媒體短劇已然盛行。

但在很多人心中,自媒體短劇總是和“粗制濫造”四個字劃上等號。

誠然,自媒體拍攝的短劇,不會有專業劇組那樣價格高昂的設備。

可只要一個故事有優秀的立意,並且有足夠的誠意,那麽,它的設備是否高端,團隊是否專業,並不是評判它是否優秀的標准。

而我們今天要聊的這部短劇,就以爆火的姿態出現在了觀衆面前。

它打動了無數人,讓無數人淚目。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部總共只有3集,全片長度只有15分鍾的——

《逃出大英博物館》

想必這部短劇,很多人都不陌生了。

因爲,在它更新的那段時間裏,已經上過太多熱搜,被太多人討論。

從海報上大家應該也能感受到,它的確不是一個專業團隊打造出來的作品。

畢竟,沒有哪個專業影視劇的海報,做得如此潦草。

但倘若你真的看了這部短劇,相信我,它給你帶來的感動和震撼,絕對不會比任何一部影視劇少。

這天,正在倫敦街頭拍照的張永安(煎餅 飾)突然被人撞了一下。

手中的相機因此掉落,鏡頭被砸碎。

然而,讓他怎麽也想不到的是,撞他的是個身著古裝的女孩子。

而當這個女孩聽到張永安會說中文的一瞬間,竟然直接激動地抱住了他。

她哭著喚張永安“家人”。

她說,她不知道怎麽找到回家的路。

這個小女孩其實並不是人類,而是前不久大英博物館丟失的一盞玉壺。

小玉壺能夠在異鄉看到家人,自然是相當高興。

秉承著對同胞無條件的信任,小玉壺便“賴”上了張永安。

起先,張永安對于這個女孩總說自己是玉壺這件事,是完全不相信的。

但他的善良,還是讓他收留下了這個可愛單純的女孩。

張永安如今在倫敦從事的工作很簡單。

給人拍拍照,亦或發發調查問卷之類的。

但實際上,他也有自己的夢想——一個記者夢。

只是,身處異鄉的他,不願意直面自己的內心罷了。

在兩人的相處中,小玉壺也鬧出不少搞笑的事。

比如第一次見到相機的她,瘋狂給自己拍照,硬是直接幹掉張永安一整卷膠卷,直接讓張永安抓狂。

但隨著彼此之間的了解,兩人也聊過彼此的夢想。

張永安也漸漸相信,眼前這個小女孩,也許真的是那一盞從大英博物館逃出,並且無比想回到祖國的玉壺。

終于,張永安決定帶著玉壺回家。

回到祖國的玉壺,度過了她“壺生”最開心的一段時光。

她看見了熊貓,玩過了搪塑,參觀了天安門升旗,看到了美輪美奂的打鐵花。

而她最後的目的地,則是河南博物院。

來到這裏,看到了那些和自己一樣的夥伴們,小玉壺拿出一疊厚厚的書信。

這些書信,是那些還未能回家的文物們,向它們的夥伴,說的心裏話。

笛師陶俑阿姨說,改日要和琴師陶俑伯伯演奏那首未完的《長歌行》。

羅漢爺爺讓小玉壺給佛祖爺爺傳話,緣起緣滅,重逢,皆在一葉菩提之間……

那是那些在異鄉漂泊百年的文物們的心裏話。

它們還沒辦法回家,所以,它們將自己的思念托小玉壺去轉述,去表達。

它們也說,爲何它們不集體出逃呢?

因爲,作爲中國的文物,它們不會做這種偷偷摸摸的事。

終有一天,它們會堂堂正正地回家。

這便是《逃出大英博物館》3集的全部內容。

這是一個很短很短的故事,它的拍攝、制作,的確算不上精良。

但它的故事,卻極其真誠,令人感動。

也許很多人不知,這個故事的點子,不過是當初某音上的一位網友的評論。

而飾演張永安的煎餅,在看到這條評論後,只回了“等我”二字,便放下了手中其它的工作,遠赴英國,拍攝了這樣一個故事。

也許,連他們自己都沒想到,這樣一部短片,能火成這樣。

可靜下來想想,爲什麽不能呢?

一個用心創作,立意新穎,每句台詞每個細節都認真打磨的故事,又憑什麽不應該火呢?

反觀如今很多大制作的影視劇,用著專業的設備,請來片酬高昂的演員們,拍出的,又是怎樣的故事呢?

話說你看了《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原片嗎?對于這部短劇,又有什麽看法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總之,是真的看哭了。

0 阅读:3

禮程看電影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