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遊戲落後了嗎?

金十數據 2024-04-23 14:20:23

來到4月下旬,大部分中國遊戲公司已公布2023年成績單。從數據看,去年有不少遊戲公司表現回暖,收入和淨利潤實現增長,其中“老大哥”騰訊遊戲在2023實現複蘇,本土市場和國際市場均錄得同比增長。但有批評的聲音認爲,這一年騰訊遊戲的新品表現低于市場預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産品競爭力開始落後于友商。

騰訊遊戲真的落後了?根據騰訊最新財報,多家三方研究機構提供的數據,我們試圖全面詳細地剖析出騰訊遊戲的真實狀態。實際上,騰訊遊戲仍在行業中保持明顯的領先優勢,本報告將從遊戲收入、産品布局和海外市場三方面,重新審視騰訊遊戲的實力。

一、老二反超老大?鵝豬收入差距不降反升

騰訊和網易作爲國內遊戲市場的兩強,進入21世紀後雙方長期處于你追我趕的態勢,網易通過《夢幻西遊》《陰陽師》等産品轉入手遊時代,營收上沒有被騰訊抛離太多。但2019年,騰訊上線了《和平精英》爲首的一批産品,推動遊戲營收邁向1500億關口。這一年後,騰訊和網易的收入差距大幅拉開,至今雙方仍保持著千億元的距離。

作爲遊戲圈內的老二,去年網易憑借《蛋仔派對》和《逆水寒》手遊打開新局面,公司市值一度超過美團成爲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成爲海內外投資者的首選標的。

左手蛋仔,右手“寒王”,在外界看來網易這一年看似風頭無兩,大有追上騰訊的勢頭,但實際上與一些人的感知不同,網易遊戲與騰訊遊戲的差距在2023年反而再次被拉大了——剔除網易的相關增值服務收入(如CC直播等),只計算遊戲收入,2022年二者的收入相差1017.3億元;但在2023年,這一收入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擴大到1041億元。

結合多方面的因素來看,原因大致有三點:

首先是網易的王牌遊戲表現下滑。《夢幻西遊》2015年上線至今一直是網易的現金奶牛,但遊戲老化問題突出,過去一年收入出現了大幅萎縮。根據七麥數據的估算,2023年《夢幻西遊》的收入規模仍在網易手遊中排進前三,但相較于2022年下降了23.5%,而且這一下降趨勢仍在持續——七麥數據顯示,今年Q1《夢幻西遊》iOS端收入同比下降4%。

值得一提的是,和《夢幻西遊》同年上線的《王者榮耀》,2023年收入規模不僅是《夢幻西遊》的6倍,而且連續多年蟬聯全球手遊收入榜冠軍。

其次是網易端遊收入明顯下降。2023年網易PC端、主機端遊戲收入出現下滑,其中第四季度更是同比大幅下降23%。除了與暴雪“離婚”導致多款端遊停運外,《夢幻西遊》《逆水寒》的PC版也出現收入減少的情況。投行摩根士丹利認爲,預計網易今年第二季度PC遊戲收入將同比下降5%。

最後是網易遊戲的海外收入增長停滯。2018年三季報,網易首次披露海外遊戲收入占比超過10%,但5年後這一數字不升反降——2023年8月,網易高管在電話會議上透露其當前海外遊戲收入占比不足10%。盡管以營收金額來看,網易遊戲的海外收入也在增長,但出海多年,占比仍是10%,可見網易在海外市場的拓展著實吃力。

二、多賽道、跨平台的全方位布局,騰訊遊戲版圖擴容

據騰訊的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騰訊遊戲業務在本土市場的收入恢複增長,除了《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兩款頭部産品保持穩定,一批近年上線的次新遊表現突出,正成爲騰訊遊戲的新一線梯隊;在手遊之外,騰訊遊戲在PC、主機等跨平台領域也持續投入,並積極探索新興細分賽道,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

1、王者、和平之外,湧現一批本土生力軍

在23年Q4財報中,騰訊就抛出了“重點熱門遊戲”的新概念——以季度平均日活躍賬戶數是否超過500萬(手遊)或200萬(端遊),且年流水是否超過人民幣40億元,爲判斷一款遊戲是否爲持久大熱門的標准。

翻譯一下,就是一款好遊戲,不僅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還要持續地實現良好的商業化。

滿足這個“鵝選爆款”標准的騰訊遊戲並不少,2023年在本土市場上一共有8款,比2022年增加兩款。盡管是哪8款遊戲進入了這個名單,尚未有官方說法,但可以從騰訊近期的財報裏窺見一二。綜合騰訊過去一年的財報,有6款遊戲因爲“表現突出”被點名表揚,包括《無畏契約》《命運方舟》《英雄聯盟手遊》《金鏟鏟之戰》《暗區突圍》《火影忍者》。

結合第三方平台的各類榜單來看,《金鏟鏟之戰》和《暗區突圍》的熱度和營收應該能達到“重點熱門遊戲”的標准。而這兩款遊戲的確也是騰訊近年培養出來的高成長性的新爆款遊戲代表。

這兩款手遊在2023年的年度流水已經站上40億元的門檻,且日活躍用戶保持著高增長。其中,《暗區突圍》去年Q4總收入及平均DAU同比增長超30%。在此之前,暗區上線9個月就做到累計注冊用戶5000萬。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暗區突圍》iOS端收入同比增長104%,近期該遊戲還將上線PC版本,預計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寬。

而《金鏟鏟之戰》的日活和總遊戲時長均進入國內Top 5行列,是騰訊近年次新遊中的最大黑馬。騰訊表示,去年四季度《金鏟鏟之戰》的日活躍規模實現同比翻倍增長,創下曆史新高。根據QuestMobile的統計,今年第一季度《金鏟鏟之戰》的日活躍用戶已逼近2000萬,在騰訊遊戲中位列第三,僅次于《王者榮耀》《和平精英》。

除了《金鏟鏟之戰》和《暗區突圍》,《英雄聯盟手遊》在Moba賽道的突圍也備受矚目。以遊戲時長計算,《英雄聯盟手遊》已經是國內手遊市場的Top 5,在《王者榮耀》之外再挖掘出Moba市場的新增量。根據七麥數據,自2021年上線後,《英雄聯盟手遊》在暢銷榜的位置由早期的Top 30一路提升至目前的Top 5水平,今年一季度iOS端收入同比增長達63%。

作爲上線已有8年之久的遊戲,《火影忍者》的用戶規模和流水仍在增長。騰訊在財報中提到,得益于八周年新版本活動,《火影忍者》在今年1月在日活躍用戶和總收入兩方面創曆史新高。

2、細分賽道的積極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暗區突圍》和《金鏟鏟之戰》這兩款遊戲也和騰訊以往的旗艦遊戲不太一樣,前者屬于偏硬核寫實的第一人稱射擊類産品,後者是自走棋類型。這兩個“非主流”遊戲賽道,在經過《暗區突圍》和《金鏟鏟之戰》的拓荒後,已經成爲新的主流賽道——在外界沒有太多關注的情況下,騰訊遊戲硬生生把一個原來偏小衆的細分賽道撐大一圈。

探索細分賽道是騰訊遊戲一直以來在本土遊戲市場的重要舉措,即使原本並非是所在賽道的首創者,騰訊遊戲也能通過打磨産品細節和創新玩法,吸引更多圈外用戶入坑。比如主打女性向用戶的《光與夜之戀》,一舉跻身“四大國乙”之列。根據七麥數據 顯示,2023年《光》的年度收入甚至高于其他三款國乙遊戲之和,人氣絲毫不落下風。

競速賽車領域,則體現了騰訊在細分賽道“先站穩再擴寬”的打法。《QQ飛車》是競速賽車品類的元祖級遊戲,2017年底上線後長期占據競速賽道第一名。根據Sensor Tower統計,《飛》在2019—2023年期間連續五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也是國內唯一一款在競速類型上連續5年收入過億的遊戲。有了《飛》的穩定流水打底之後,再擴大這一賽道的布局。今年有望上線的《極品飛車:集結》就是騰訊在這個品類裏的一次新嘗試。《極》的出現,可以讓騰訊在競速類賽道從卡通畫風拓寬到寫實畫風,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用戶。

《元夢之星》則是騰訊遊戲探索新興賽道的最新例子,該遊戲上線後派對遊戲市場明顯擴容,近日《元夢之星》公布數據顯示,遊戲在上線4個月時間內收獲注冊用戶1.4億,今年春節期間還打進國內遊戲日活躍用戶前十名。

此外,根據Quest mobile的統計,今年2月《元夢之星》小遊戲端的活躍用戶規模接近8000萬,可見有相當一部分《元夢之星》的玩家活躍在小遊戲上。《元夢之星》是騰訊遊戲首款App、小遊戲雙端同步上線的新品,從其小遊戲端活躍用戶數量來看,《元夢之星》的小遊戲版本實際上分流了很大一部分用戶,因此目前的App端下載榜和暢銷榜未能全面反映《元夢之星》的真實數據,實際上遊戲的用戶規模和流水預計比榜單顯示要大得多。

除了自研産品之外,騰訊遊戲亦通過對外投資試水細分賽道。比如在開放世界遊戲上,盡管已有自研的《王者榮耀:世界》,但騰訊還投資了出品《鳴潮》的庫洛遊戲;在二次元賽道,騰訊遊戲推出了《白夜極光》《白荊回廊》等新作,同時投資了深藍互動和Shift Up,前者是被稱爲2023年“最強二遊黑馬”的《重返未來:1999》的制作方,後者則出品了近期揚名海外的《勝利女神:妮姬》和《星刃》。

3、主機、PC、手遊等跨平台全面布局

作爲全球最大遊戲公司之一,騰訊遊戲是全球爲數不多有能力在主機、PC、手遊等跨平台全面布局的遊戲廠商。

手遊是各大廠商競爭最爲激烈的戰場,在這一兵家必爭之地,目前騰訊遊戲儲備了至少16款産品,包括《地下城與勇士:起源》《塔瑞斯世界》《三角洲行動》《星之破曉》《世界啓元》《寶可夢大集結》等,涵蓋MMOPRG、射擊、動作、SLG、MOBA等多個品類。其中《地下城與勇士:起源》是目前騰訊遊戲最具影響力的一張牌,該遊戲已確定將在5月21日上線。彙豐環球預計,《地下城與勇士:起源》今年上線後,首年收入有望達58億元,相當于騰訊遊戲本土市場收入的4%,並認爲2025年該遊戲收入可能進一步上升至110億元。

手遊之外,騰訊在端遊市場的巨大優勢往往未被重視。2021年騰訊財報中曾披露端遊收入爲453億元,結合遊戲工委數據,當年全國端遊市場實際銷售收入588億元。據此估算,2021年,騰訊在國內端遊市場的份額高達77%。盡管近兩年關于端遊的分析數據較少,但從一些熱度統計榜單上可以看到,騰訊的端遊産品依然名列前茅。

根據順網科技發布的網吧遊戲熱力榜顯示,2024年3月國內熱門端遊中,《英雄聯盟》《穿越火線》牢牢占據前二位置。此外,去年新上線的《無畏契約》《命運方舟》《全境封鎖2》,目前已經收獲了穩定的用戶群體,其中《無畏契約》的熱度升幅明顯,在順網科技旗下順網星研社的熱力榜中已連續9個月排名前五。

根據遊戲工委發布的《2023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顯示,去年國內主機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2.93%,增速明顯高于手遊、PC,反映主機遊戲近年受到越來越多玩家的關注。包括騰訊在內的多家遊戲廠商積極引進switch遊戲的同時,也與國內遊戲開發者廣泛開展合作,構建主機遊戲生態,推動國産遊戲登陸主機平台。據金十數據的不完全統計,2023年至2024年期間共有21款Switch遊戲獲批(其中9款爲國産遊戲),在30款主機遊戲中占比高達七成,遠超同期國行的微軟Xbox和索尼PS平台。

三、戰略投資+全球發行,騰訊遊戲出海的“一體兩翼”

隨著國內遊戲廠商的技術日益成熟,再加上精准的本地化運營,海外市場已經成爲中國廠商的第二大戰場。騰訊遊戲亦在全球遊戲市場具有重要影響力。隨著近年出海步伐提速,遊戲業務甚至已成爲引領騰訊國際化的最強力量。2023年,data.ai的年度發行商大獎名單顯示,在《王者榮耀》的帶領下,騰訊遊戲從2017起已連續七年蟬聯全球遊戲發行商收入冠軍。

海外收入的增長也體現在騰訊財報上。2023年騰訊來自海外市場的遊戲收入達到532億元,在騰訊遊戲總收入占比首次提升至30%,該占比是自2021年第三季度首次公布國際市場收入以來的新高。

得益于早年就開始海外布局,騰訊遊戲在國際市場上占了先機。通過戰略投資+全球發行,騰訊遊戲能夠深度參與全球遊戲市場。

投資方面,騰訊遊戲最爲人熟知的收購分別是拳頭遊戲和Supercell,前者擁有《英雄聯盟》等一系列佳作,後者則擁有《荒野亂鬥》《部落沖突》等多款長青遊戲。

此外,近年一批有口皆碑的3A大作,背後都有騰訊遊戲的身影。比如出品《博德之門3》的研發商拉瑞安,以及《最後紀元》的研發商Eleventh Hour Games,都獲得騰訊的投資。其中,《最後紀元》是Eleventh Hour Games推出的首款産品,而騰訊在早期測試階段就關注到這個産品,並在2021年完成對Eleventh Hour Games投資。今年2月上線後,《最後紀元》的最高同時在線玩家數一度接近26.5萬。

在全球高日活遊戲上,“騰訊系”的身影同樣無處不在。據data.ai統計,今年3月全球手遊DAU排行榜中,前12款産品有7款屬于“騰訊系”,其中排在第一的《羅布樂思》和第二的《Garena Free Fire MAX》, 騰訊在2020年參與了前者開發商Roblox 的G輪融資,後者則持有其開發商Garena股份39.8% ,是Garena的最大股東。

排名第三的《荒野亂鬥(Brawl Stars)》開發商正是Supercell,目前該遊戲的DAU已穩定在5000萬以上,今年3月22日時還創下6896萬的新高。另外,2015年被騰訊全資收購的Miniclip擁有多款爆款休閑遊戲,包括《地鐵跑酷》《8 Ball Pool》《Triple Match 3D》等,其中《地鐵跑酷》在全球日活躍用戶規模上排名前五。

在全球發行方面,近年在海外異軍突起的《勝利女神:妮姬》《PUBG MOBILE》,都是騰訊遊戲在海外潛心耕耘的成果。其中《勝利女神:妮姬》在2022年末上線至今,其移動端全球流水已經突破38億元人民幣,2024年有望進入“10億美元俱樂部”。

《PUBG MOBILE》則是騰訊遊戲海外市場最具影響力的産品,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PUBG MOBILE》的總收入逼近45億美元,其中2023年下半年收入接近5億美元。

四、結論

1、近年每次有新興賽道出現,只要騰訊遊戲未能占領,就有唱衰的聲音認爲騰訊遊戲已落後于市場,事實證明這種說法站不住腳,騰訊遊戲的“新一線梯隊”崛起是最有力的回擊。

而所謂的新興賽道,也不一定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從過去幾年遊戲市場的表現看,一些新興賽道也存在市場容量有限、産品供給過多的問題,例如二次元賽道曾在過去三年吸引了大量廠商的關注和入局,但只有極少數遊戲能保持優秀表現。根據遊戲陀螺的統計,2023年有多達19款二次元遊戲宣布停運,還有4款二遊尚未上線便宣告關停。

更何況,認爲騰訊遊戲有能力占據所有賽道也並不現實。一個百花齊放的市場,除了頭部廠商外,還應該有足夠多的中小廠商推動市場繁榮,而且維持適度的市場競爭,對遊戲玩家和廠商來說都是利大于弊。

2、從現有遊戲表現、未來産品儲備和投資布局等維度綜合來看,騰訊遊戲仍在行業中保持明顯的領先優勢。在2016年至2023年期間,騰訊遊戲只用了8年時間便實現收入規模的翻倍增長,證明騰訊遊戲具備較高的成長性,短期的業績波動並不影響騰訊遊戲的長線向好。2024年騰訊遊戲將進入新一輪産品周期,《地下城與勇士:起源》等大作的上線將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撐起騰訊遊戲的業績。

0 阅读:18

金十數據

簡介:金十數據致力于提供7x24小時全球實時財經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