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月刊:台灣民心民意和社會力量演變態勢

李堪評國際 2024-05-15 20:04:42

要把握台灣民心民意變化,辯證處理好國家發展與國家統一的關系,強化反獨促統。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唐永紅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台灣民心民意和社會力量演變態勢與影響》,作者認爲: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在近30年的逐漸演變過程中已發生結構性翻轉。

這從基本面上決定了當前台灣各政黨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的競爭力,進而注定了台灣的政治生態,也影響到台海局勢以及國家統一與民族複興。民進黨已進入“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獲期”,具有長期執政台灣的可能性,並憑藉島內民意支持,藉機美國對華政策改變,勾連外部勢力,奉行敵對性的兩岸關系政策,日益嚴重地損害國家在領土、主權、安全、發展等層面的核心利益。

當前的兩岸對抗態勢在延續中可能激化,台海隨時風起雲湧,甚至掀起驚濤駭浪。中國大陸有必要調整對台策略與政策,辯證處理國家發展與國家統一的關系,強化反“獨”促統,有效增進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文章內容如下:    台灣2024選舉1月13日落幕,已執政兩屆近8年的民進黨的候選人賴清德以40.05%的得票率擊敗國民黨候選人侯友誼(33.49%)、民衆黨候選人柯文哲(26.46%)而勝選。民進黨即將開啓第三屆的執政之路,打破了台灣選舉政治中政黨最多連續執政兩屆的常態。這難免讓兩岸各界甚至國際社會頗感意外和好奇。選後關于台灣2024“大選”及其影響的討論鋪天蓋地,各執一詞。厘清決定勝選的主要根本性因素,對于中國大陸准確把握台灣政局與台海局勢走向,並相應制定適宜的對台策略與政策以推進國家統一與民族複興至關重要。  一、台灣民心民意與社會力量的主要態勢  台灣社會自1996年實現政治轉型,實行政黨政治與選舉政治。在一人一票的選舉政治情形下,勝選的唯一邏輯就是獲得相對多數的選票。因此,把握台灣民心民意與社會力量的態勢,乃是預測選舉結果、預見台灣政局走向的鑰匙,也關系到對兩岸關系、美台關系乃至中美關系的發展態勢的准確把握。正是基于這種把握,特別是對台灣民衆對各政黨的偏好變化的把握,筆者早在2016年台灣“大選”後接受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采訪時就曾預言,4年後如果台灣的安全與經濟沒有出現明顯惡化,民進黨繼續執政將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可能有12年的執政機會。2020年“大選”後筆者接受中國評論通訊社采訪時再次預言:4年後如果台灣安全無虞、台灣民生經濟沒有明顯惡化、民進黨當局沒有繼續出現較大的貪腐與反民主反自由等不公不義問題,民進黨將繼續執政。2020年、2024年“大選”已經兌現,對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筆者仍作此預言。

  筆者早在2014年台灣太陽花反服務貿易協議事件之後的民意調查中就發現,民進黨通過近30年的社會意識形態工作,已經徹底改變了台灣社會的民心民意(民進黨相較于國民黨已獲得了較多民衆的認可與支持;特別是在兩岸關系的性質定位與發展取向方面的立場與主張,已獲得了多數民衆的認同與支持),徹底翻轉了台灣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結構,進入到“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獲期”,因而已具有長期執政台灣的可能性。  曆次內外部民意調查結果以及曆屆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中國、民兩黨的候選人得票率的此消彼長之變化,都顯示自1996年政治轉型以來,台灣的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在近30年的逐漸演變過程中已然發生了以下幾個攸關台灣政局與兩岸關系走向的重大質變。  一是政黨力量方面。在“國退民進”的量變中,實現了從“國強民弱”到“國弱民強”的質變。長期藍綠惡鬥、政黨輪替但並未解決民生經濟問題,加之柯文哲貌似有維護台海和平、兩岸交流的能力,出現了討厭國、民兩黨的所謂白營與“柯P現象”,以致民衆黨應運而生,並在2024年“大選”中獲得26.46%的得票率、8席“立法委員”。相較于2020年僅有國、民兩黨參選,在三個政黨參加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情形下,國、民兩黨得票率都顯著下降:國民黨得票率從38.61%下跌到33.49%,民進黨得票率從57.13%下跌到40.05%。  二是群衆基礎方面。在“藍消綠長”的量變中,實現了從“藍大綠小”到“藍小綠大”的質變。實際上,除了以國民黨爲代表的藍營政治勢力的支持者之外,民進黨的全部支持者、民衆黨的7成以上支持者與其余未參與投票的民衆中的多數都是綠色的。本屆“立法委員”選舉中雖無一個政黨過半,但113席“立法委員”中仍有57席的過半席次(民進黨51席、民衆黨6席)是綠色的。民進黨執政近八年來,台灣社會的藍綠結構隨著人口的新陳代謝毫無疑問已進一步“藍消綠長”了。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近20多年來台灣經濟長期減速增長以致呈現“悶經濟”狀態(低增長、低薪資)、及同期台灣政黨惡鬥與輪替並未解決民生經濟問題的背景下,部分台灣庶民,特別是那些曾經曆過“錢淹腳目”時代的年長庶民開始覺醒,以致出現了厭惡藍綠惡鬥、超越藍綠政治企圖、訴求民生經濟的“韓流現象”。  三是對中國的國家認同方面。在中國認同日漸疏離的量變中,實現了從認同“兩岸一國”到認同“一邊一國”的質變。2014年的內外部民意調查顯示,約67%的台灣民衆抱持“一邊一國”或者“一中一台”的國家認同;勉強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無論叫什麽國號)的不到25%。近10年來,隨著民進黨“去中國化”政策措施透過教育、輿論與政治體系持續推行,隨著台灣人口生老病死、新陳代謝,台灣民衆的中國認同必然進一步疏離。

  四是統“獨”意願方面。在“統消‘獨’長”的量變中實現了從“追求統一”到“追求分裂”的質變。2014年的內外部民意調查都顯示,約8成台灣民衆希望維持現狀,但近6成民衆希望將來有機會“獨立”,贊成兩岸最終應統一的比例不到兩成。近10年來,在民進黨“去中國化”政策措施的持續推行下,隨著台灣人口不斷的新陳代謝,台灣民衆的統“獨”意願毫無疑問已經進一步“統消‘獨’長”了。  五是統“獨”力量方面。在“統消‘獨’長”的量變中實現了從“統大‘獨’小”到“統小‘獨’大”的質變。當前,島內“台獨”分裂勢力已經做大做強,愛國統一力量幾近消亡。甚至當前島內統派在台灣社會成了“過街老鼠”,特別是在民進黨綠營政治勢力的打壓下,統派在島內的生存與發展面臨日益嚴峻的困難。  與此同時,台灣社會經過長期的演變,大多希望台海和平、兩岸交流,進而台灣安全、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但“只經不政”(願意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但拒絕統一甚至謀求分裂),以及希望承認“中華民國”存在、加入聯合國並拓展國際空間,要求大陸撤除飛彈、放棄武力,乃當前台灣社會不分藍綠的共同的核心訴求。  此外,經曆了政黨輪替但經濟發展持續減速的島內廣大庶民開始反思、覺醒,但多只是“經濟覺醒”,尚未“政治覺醒”,尚未認識到中國大陸已成爲經濟全球化的一個主要中心、越來越接近世界經濟中心的形勢,台灣民生經濟搞不好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台灣當局搞不好兩岸關系而導致台灣經濟體被邊緣化,亟需整合利用包括中國大陸的全球化中心地帶的資源要素與市場需求來發展自己(台灣是一個資源要素與市場腹地十分有限的淺碟型小規模經濟體,其發展高度有賴于國際化甚至全球化的有效運作,以便整合利用島外特別是國際化與全球化中心地帶的資源要素與市場需求)。年輕世代,特別是還未工作的啃老族,在父輩提供的“小確幸”環境中尚未“經濟覺醒”;而已經參加工作的年輕世代,因並未經曆過 “錢淹腳目”的時代,而簡單地認爲當前的“悶經濟”乃發達經濟體的常態。  二、台灣民心民意與社會力量態勢的成因  台灣的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質變,是由諸多因素長期綜合作用形成的。以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爲例。當前台灣民衆特別是年輕世代的國家認同疏離、統一意願微弱,既有客觀層面的因素,也有主觀層面的原因,既有曆史因素,也有現實原因,但根源性問題在于近30年來以民進黨爲代表的台灣綠營政治勢力刻意運用台灣社會內部的基于“一邊一國”或“一中一台”定位並運作的政治、教育與輿論體系,利用各種機會與條件,不斷形塑“仇中”、“恐中”、“反中”、“台獨”分裂意識形態,從而不斷改變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的結果。所謂“天然獨”,實則是“人造獨”。

  事實上,近30年來,在對民心民意的爭取、對意識形態的引領方面,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是堅持不懈、積極作爲的;而自台灣開放“報禁”、“黨禁”之後,國民黨等藍營政治勢力在反對“台獨”分裂方面,長期近乎作壁上觀、無所無爲;中國大陸方面除了開展相當有限的兩岸交流工作之外,也基本上沒有介入台灣社會內部各個系統去有效開展爭取民心民意的工作。結果,台灣民心民意的走向與社會力量的演變可想而知。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的走向,內因在于台灣社會的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在兩岸關系性質上的定位及其運作的影響;兩岸交流只是一個外因,需要借助內因而發生作用。近30年來,台灣社會內部基于“一邊一國”或“一中一台”定位並運作的政治、教育與輿論體系,作爲內因日複一日地影響著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的變化,形塑著台灣社會的意識形態,不僅不支撐兩岸交流這一外因以發揮反“獨”促統作用,甚至沖銷了兩岸交流對于增進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的作用。  這也是中國大陸對台交流工作多年但成效不明顯的一個根源性因素。“交流”這個外因起正向作用的條件至今在島內不具備,因此,不宜誇大兩岸交流在國家統一中的作用,更難有水到渠成之效。當然,任何時候都要開展兩岸交流以爭取島內的民心民意,但還得有適當的交流方式與交流政策。反之,沒有堅持與貫徹“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與前提條件的交流政策,即“政經分離”的交流政策,不僅無助于爭取民心民意、反“獨”促統從而無助于爲國家統一創造條件,在島內“去中國化”的背景下,反而客觀上助長了台灣民衆“政經取向分離”,淪落爲助“獨”抑統,爲國家統一設置障礙。  三、台灣民心民意與社會力量態勢的影響  台灣早已是一個實行政黨政治與選舉政治的自下而上的選舉社會。在台灣的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發生上述質變的背景下,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當前在兩岸關系性質定位及發展取向上獲得台灣多數民衆特別是年輕世代的認同與支持,已經進入“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獲期”。這就是爲什麽在近幾次“大選”中民進黨總是尋找機會,主打基于“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定位的“統獨牌”“主權牌”“抗中保台牌”,在不嚴重影響台灣的安全、經濟與民生的情形下每每奏效的根源所在。此次選舉,民進黨的選戰策略(例如誣稱大陸介入台灣選舉)及其結果依然如此。  事實上,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的上述質變是近30年來逐步量變形成的,一旦形成,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之內的量變過程中就具有一定的質的穩定性,成爲影響台灣選舉結果的主要內因。在此基礎上,一旦台灣外部環境出現有助于打“統獨牌”、“主權牌”、“抗中保台牌”的契機,民進黨就會抓住這些契機以贏得選舉。當然,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會變化,但從新的量變到新的質變需要較長時間,而變化的方向更取決于兩岸主要政黨在競爭改變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的作爲方面的有效性。

  如上所述,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出現了上述質變,意味著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已經進入到“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獲期”。平素不重視引領民意、選舉時爲了選票而以所謂順應民意而“拿香跟拜”的藍營在野黨,短期要贏得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與執政權基本上是徒勞無功,甚至適得其反,除非在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執政下的台灣出現了嚴重的安全和民生經濟問題。事實上,當前國民黨、民衆黨等不僅各自沒有能力下架民進黨,而且因彼此理念不合與利益沖突,也無力合作下架民進黨。  基于“政治正確”執政台灣的民進黨以及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將會繼續憑藉內有民意支持、外有反華勢力打氣,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並會繼續設法利用黨政資源和一切可能的手段來務實地推進“台獨”分裂進程,這是所謂“務實台獨”的一個表現。只是鑒于當前多數台灣民衆還不願爲“台獨”分裂活動上戰場,只希望和平“台獨”;而美國等國際勢力目前也還不願正式支持“台獨”、更不願出兵“保護”台灣,因此民進黨當局尚不敢走完“台獨”分裂的最後一裏路,既不會搞“公投台獨”,也不敢修改有關法規把大陸地區排除在所謂固有疆域之外,即不敢搞“法理台獨”。這也是所謂“務實台獨”的另一個表現。  國民黨長期疏于引領島內民意,逐漸喪失民心民意,在選舉時爲了選票,跟著民進黨拿香跟拜。因此國民黨早已不再追求國家統一,統與“獨”都是其選項,一切以選票爲依歸。當前,國民黨雖然還不會像民進黨那樣公然主張與從事“台獨”分裂,但爲了選票仍會繼續拿香跟拜,在“本土化”的基礎上開始“綠化”,不僅要求“尊異”,主張“各表”,不會主動以實際行動反對“台獨”,甚至反對“一國兩制”,實則是反對兩岸統一,企圖實現“兩個中國”或“一邊一國”。  民衆黨並未引領民意,只是爭取討厭國民黨或討厭民進黨的部分民衆、並利用以“雙城論壇”爲代表的兩岸交流機會塑造其貌似有維系台海和平與兩岸交流的能力而造勢。實際上,民衆黨約七成的支持者是綠色的。黨主席柯文哲也公然自稱是綠色的。民衆黨因而不接受“九二共識”,不反對“台獨”分裂。柯文哲所謂的“一個中國不是問題”,實際上是說他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但這個中國不包括台灣,台灣是相對于中國的另一個國家。他雖然也講“兩岸一家親”,但並不是說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畢竟民族(或者所謂同文同種)與國家是不同層次的概念。  甚至可以說,拒絕兩岸統一,但希望台海和平、台灣安全,希望台灣經濟發展,希望維持兩岸“只經不政”現狀,希望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希望大陸放棄武力,乃當前島內各主要黨派的共同訴求。

  在上述背景下,民進黨可能長期執政,並藉機美國對華政策改變,勾連外部勢力,奉行敵對性的兩岸關系政策取向,日益嚴重地損害中國在領土、主權、安全、發展等層面的核心利益。例如,民進黨當局會善用黨政資源繼續搞“去中國化”,並阻礙兩岸人文社會交流,務實推動“台獨”分裂進程,並繼續配合、勾連美國等外部勢力,阻礙中國發展與民族複興。而“法理台獨”、“公投台獨”是否啓動,會視美國願否正式支持台灣“獨立”、出兵“保護”台灣而定。  而美國在針對中國的戰略競爭中,只要台灣問題還存在,其就一定會繼續利用“台獨”分裂勢力,打“台灣牌”,以達成其戰略目的並獲取現實利益。美國一方面企圖破壞台海及中國周邊的和平環境,以降低國際投資中國的意願,從而遏制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企圖阻礙兩岸統一,以維系其第一、二島鏈與亞太布局從而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地位與影響力。此外,美國通過打“台灣牌”不僅可以直接從台灣獲得現實利益(例如軍售),而且可以墊高與中國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進而間接從中美關系中獲得現實利益。  因此,在美台繼續勾連、相互利用的背景下,兩岸對抗態勢必將延續,並可能強化,台海隨時風起雲湧,甚至掀起驚濤駭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的結構性翻轉,以及台灣當局兩岸關系政策的敵對取向,意味著兩岸之間主要矛盾的性質發生質變,從先前爭奪國家代表權的內部矛盾,演變爲分裂(“台獨”)與反分裂(統一)、發展與阻礙發展、複興與阻礙複興的敵我矛盾。這不僅顯著沖擊到和平統一的可能性、統一前的代價、統一中的成本、統一後的治理,而且沖擊到國家發展與民族複興所需的和平環境,並擡升國家發展與民族複興的代價與成本。  四、台灣民心民意與社會力量態勢的啓示  面對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的結構性翻轉,民進黨當局兩岸關系政策的敵對取向,以及相應兩岸之間主要矛盾的性質質變及其影響,中國大陸有必要調整對台策略與政策,操之在己地加強對台工作,強化反“獨”促統,嚴厲打擊“台獨”分裂勢力,切實壯大愛國統一力量,有效增進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特別是在當前中美戰略競爭、國際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島內“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反華勢力頻密勾連的背景下,中國大陸爲實現國家統一與民族複興,必須辯證處理發展與國家統一的關系,不僅要把不斷發展的國家實力有效地轉化爲國家統一的條件,而且要辯證處理國家統一與國家發展的優先次序。

  衆所周知,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制約著民族複興。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民族複興的必然要求,有賴于國家發展以及綜合國力的增強。在實現民族複興這一過程中,必須處理好發展與國家統一的關系,包括處理好完成這兩個任務的優先次序。總體思路與原則就是要在發展中統一,在統一中複興。  在綜合國力較弱、發展需要和平環境、台灣問題不構成國家發展的主要絆腳石的情形下,宜堅持發展優先,壯大綜合國力,並把國家實力通過對台工作有效地轉化爲實現國家統一的能力與條件,包括強化反分裂與反幹涉的綜合實力與軍事能力,也包括增進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  當台灣問題已然構成國家發展與民族複興的主要絆腳石、而綜合國力及軍事實力也能確保實現國家統一的情形下,積極謀劃先行解決台灣問題,爲國家發展與民族複興掃除障礙,輕裝前行,減小代價,及早實現民族複興,乃是明智的選擇。  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與辯證思維,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1月1日,中國大陸抓住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與台灣社會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並願意通過和平發展走向統一的契機,適時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提出了結束軍事對峙狀態,實現兩岸同胞自由往來、通航通郵通商和開展經濟文化交流等重要主張。  其後40年間,中國大陸爲實現祖國和平統一進行了不懈努力,始終與時俱進豐富發展對台大政方針,推進對台工作,使得兩岸關系總體面貌發生了曆史性變化,使得《告台灣同胞書》中的許多主張變成了生動的現實,造福了兩岸民生經濟。與此同時,中國的綜合國力與軍事實力也獲得了顯著提升,已經具備了在任何情形下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的強大能力。  遺憾的是,近30年來台灣社會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在以民進黨爲代表的島內政治勢力的長期刻意誤導下,並沒有隨著祖國大陸的不斷發展與兩岸交流的不斷推進而相應增進,反而呈現出了不利于兩岸和平統一的變化。如前所述,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已然發生的結構性翻轉與質變,已明顯沖擊到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統一前的代價、統一中的成本及統一後的治理。

  以美國爲首的外部勢力爲維護自身的霸權與利益,無視中國崛起帶給世界的巨大貢獻,對中國崛起進行遏制、圍堵與打壓,並不斷惡化中國發展所需的和平環境。而島內的“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的反華勢力,爲了自身的政治企圖與戰略利益,更爲頻密地相互勾連利用,嚴重損害國家在領土、主權、安全與發展等層面的核心利益,不僅阻礙國家統一,而且破壞國家發展與民族複興所需的和平環境,擡升國家發展與民族複興的代價與成本。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面對“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反華勢力嚴重損害國家核心利益的敵對行動,中國大陸仍需辯證處理國家發展與國家統一的關系,也需要辯證考慮國家發展目標與國家統一目標的優先次序。實踐中,更需要辯證處理促進融合發展與反對“台獨”分裂的關系,辯證運用和平方式與非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當前,要敢于善于與外部反華勢力作鬥爭,維護和平發展的環境;更有必要積極運用不斷發展的實力加強反“獨”促統工作,爲國家統一創造條件,繼往開來地實現國家統一與民族複興。  海峽兩岸的民衆也要明辨是非。正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所呼籲的,“兩岸同胞都要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共同創造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複興的光榮偉業”。在兩岸統“獨”對抗的時代,在中美戰略競爭的時代,特別是在“台獨”分裂勢力大搞分裂活動造成台海風起雲湧甚至兵凶戰危、國際反華勢力大舉冷戰思維試圖遏制圍堵打壓中國崛起的現實背景下,是追求統一還是追求分裂,是推動民族複興還是阻礙民族複興,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兩岸民衆特別是台灣民衆必須選擇站在正確的一邊,這攸關每個人的命運與福祉。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所指出的,“中華民族具有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光榮傳統。‘台獨’分裂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民族複興的嚴重隱患。凡是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曆史的審判!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祖國完全統一的曆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項目名稱: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研究(編號:20720231056)、“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研究”(編號:2072021088)。  參考文獻:  ①唐永紅:《中美結構性矛盾、兩岸主要矛盾與台海局勢的演變》,《中國評論》2023年第3期第4-6頁。  ②唐永紅:《美國打“台灣牌”的本質與危害》,《台灣工作通訊》2022年底6期第15-17頁。  ③唐永紅:《台灣從俄烏局勢演變中能學到什麽?》,《中國評論》2022年第5期,第28-32頁。  ④唐永紅:《在發展中統一,在統一中複興:新征程中的曆史偉業》,《海峽通訊》2022年第3期第70-71頁。  ⑤唐永紅:《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值得關注的現象與可能的影響》,《中國評論》2021年第11期第4-10頁。  ⑥唐永紅:《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系與兩岸關系走向刍議》,《中國評論》2021年第1期第39-44頁。  ⑦唐永紅:《台灣社會的脈動與國民黨的出路》,《中國評論》2020年第5期。  ⑧唐永紅,趙靜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研究》,《台灣研究》2019地6期第39-47頁。  ⑨唐永紅:《積極現實主義:新時代對台工作思想刍議》,《中國評論》2018年第5期。  ⑩唐永紅:《台灣民衆國家認同疏離及年輕世代“天然獨”的成因與因應》,載于李義虎主編《中華文化論壇論文集(2016)》第64-67頁,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7年版。

0 阅读:43

李堪評國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