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電車都不能買?盤點北京車展即將亮相的“雜牌電車”

車主指南 2024-04-23 16:48:40

這兩年,隨著中國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大放異彩,國內消費者對于中國品牌以及新勢力所生産的新能源車型接受程度也是日益高漲。而相比之下,曾經在燃油車時代風光無限的一些老牌合資造車企業,由于在新能源産品方面布局不足,因此整體呈現出來的吸引力反倒是有些落于人後了。

也正因如此,某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們也將這些合資車企生産的新能源車稱之爲“雜牌電車”,這也頗有當初大家嘲笑新勢力品牌的既視感。

雖然在聲勢以及營銷上這些“雜牌電車”必然是不如國産品牌那般強勢了,但是誰也不可能輕易舍棄中國這片巨大的市場,因此在這次北京車展上我們能依舊能看到一衆合資品牌繼續發力新能源市場,試圖用自己的辦法追趕中國品牌的腳步。

長安馬自達EZ-6

前兩年瘋傳的“馬自達後驅轎車”,這次也許真的要在北京車展上亮相了。

在3月份,馬自達在國家專利局申報了EZ-6以及EZ-60兩個全新車型的商標專利,並在日前公布了多張全新轎車産品的預告圖。

據了解,這台全新的轎車將會采用長安深藍SL03的平台打造而來,換言之各位馬自達粉絲心心念念的“後驅馬自達6”也許將會以一種近乎于黑色幽默的方式實現。

而與深藍SL03一樣,全新馬自達EZ-6也將會提供純電動以及增程式混動兩種不同的動力版本,而從預告圖中我們能夠看出,新車將會采用貫穿式的尾燈設計,同時LOGO也會融合在燈帶的中部。

此外新車大概率會像新款馬自達3昂克賽拉一樣,采用钣金形面配合光影的方式來營造側面的腰線,並且也會擁有較長的L113(即前輪到前門之間的距離)以及較爲溜背的造型。

如無意外,EZ-6在動力層面與深藍SL03的配置將會大差不差,作爲參考,目前深藍SL03純電版擁有218馬力以及258馬力兩種動力,搭配不同的電池包能提供515km-705km多種CLTC工況續航,而增程版則是提供218馬力和238馬力兩種輸出,同時搭載了一台1.5L增程器,所有車型均爲後輪驅動。而後期長安馬自達還會借助深藍S7的平台打造SUV車型,根據目前馬自達的命名規律,新車的名字大概率就是同期申報的EZ-60。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長安馬自達以外,長安福特也將會采用相同的平台來打造一款新能源産品,並同樣會在北京車展上亮相。

一汽奧迪Q6L e-tron

第一款國産的PPE平台車型——Q6L e-tron終于要來了。

大家千萬別誤會,雖然都叫“Q6”,但是此Q6非彼Q6,與采用途昂MQB平台的上汽奧迪Q6不一樣的是,一汽大衆這次引入國産的是一款采用大衆集團純電PPE平台打造而來的中型SUV,新車今年才剛剛在海外市場上市,在國産以後將會作本土化的加長處理化身爲Q6L e-tron。

據悉,國産版的Q6L e-tron除了加長以外,還將會在座艙、內飾、智能化以及是自動駕駛多個領域作針對性的國産化改造,甚至有可能會加入激光雷達等高階硬件,以求滿足更多中國消費者的喜好,而根據此前媒體的曝光,國産Q6L e-tron有可能將會成爲奧迪與華爲合作的首款産品,預計新車在智能化方面將能給到我們不少的驚喜。

作爲PPE平台的産物,Q6 e-tron也代表了目前奧迪品牌在純電動領域的最強實力,此前已經上市的保時捷Macan EV也正是采用同平台打造而來,而除了國産版的Q6L e-tron以外,擁有更強性能的SQ6 e-tron也有望同時亮相北京車展,並在後續以進口的身份進行銷售。

奔馳EQG

仰望U8不再孤獨了,因爲電動奔馳大G要來了!

去年的上海車展,奔馳EQG作了首次國內的公開亮相,並向世人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而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EQG將會迎來它的全球首發,並揭曉最終的價格。

作爲一款新時代的奔馳,EQG在外觀輪廓上延續著G Wagon經典的方正設計元素,僅僅是在細節修飾上輔以電動潮流的點綴。根據目前奔馳公布的消息,EQG將會采用四輪獨立電機驅動,同時前後橋都將分別配備一個差速鎖,並提供原地掉頭功能。

衆所周知目前奔馳的純電系列在國內的銷售情況並不盡如人意,多款産品均有著明顯的終端優惠,但是另一方面無論是G500還是更高端的G63系列卻依舊需要大幅度加價才能提車。那麽,當純電與“大G”結合到一起,究竟會在終端市場産生何種化學反應,也成爲了大家最爲好奇的地方。

現代IONIQ5 N中國版去年的廣州車展現代就已經帶來IONIQ5 N的展車,而在這次的北京車展上現代則是會直接帶來IONIQ5 N的中國版車型以及全新的IONIQ5 N漂移版。

作爲對標寶馬M Power和奔馳AMG的高性能部門,現代N系列在近幾年也是給性能車市場帶來了不少的驚喜,i20 N、i30 N、伊蘭特N等燃油性能車都受到了車迷們的喜愛。而在新能源領域,N部門則是基于IONIQ 5打造出了IONIQ5 N,機甲風的外觀、小巧的尺寸與狂暴的性能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比較有意思的是,IONIQ5 N還提供“模擬換擋”的功能,車輛能夠通過聲量及震動,模擬雙離合變速箱的換擋感覺,從而爲部分對燃油車念念不忘的車主,提供更有樂趣的主觀駕駛感受。此前伊蘭特N的上市就已經爲國內市場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和誠意的價格,倘若這次IONIQ5 N也能在價格上給到大家驚喜,說不定它將能夠與即將上市的新款Model 3性能版又或者是極氪007高性能版等車型進行競爭。

保時捷Macan EV

保時捷的第二款純電動車型——Macan EV將在北京車展正式上市,在保時捷品牌的光環之下,擁有較低門檻Macan系列一直都是保時捷産品線的“利潤奶牛”,現如今,Macan也將會再次肩負起保時捷品牌在純電動市場“沖量”的重擔。

全新Macan EV將會采用分體式大燈的設計,上方的四光帶日行燈依舊充滿著保時捷家族的風格,不過經典的全包蚌殼式機蓋在這款純電動車型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而考慮到純電車型對風阻系數的敏感,全新Macan EV也采用了更Coupe化的造型,整體也變得更加溜背了,一改上一代車型那較爲傳統的SUV造型。在動力方面Macan EV將會提供Macan 4以及Macan Turbo兩個版本,前者最大功率408馬力,後者最大功率639馬力,在同樣搭載100kWh電池包的情況下,能提供613km或591km的WLTP工況續航。

雖然保時捷的駕控感受向來都是“免檢産品”,但是單就參數來看,Macan EV無論是動力還是續航能力,相較于部分更低價的國産品牌産品都很難稱得上有絕對的優勢,不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它還能否憑借著品牌光環和中國消費者普遍並不在意的操控,而繼續大賣呢?

廣汽本田極湃2

去年廣州車展上,全新的極湃2就已經在廣汽本田的展台上與我們見面了,作爲本田e:N Architecture 純電架構下的新車,定位緊湊型SUV的極湃2采用了極具動感的溜背式設計,以及獨特的C型大燈組,整體風格要比此前已經上市的極湃1更偏向于年輕。

而另一個與極湃1不同的地方是,極湃2的內飾經過了重新設計,舍棄了極湃1上的豎向大屏,並用上了本田最新的HondaConnect 4.0車機,從而提升了整車在智能化方面的體驗。

在動力續航方面,極湃2搭載了一台最大功率204馬力的電機,搭配一款68.8kWh的電池,能提供545km的CLTC工況續航,新車將于北京車展正式公布售價,預計售價區間將在10-20萬以內。

凱迪拉克IQ傲歌

此前凱迪拉克Lyriq銳歌的大幅度官降,令這款美系豪華純電SUV一時成爲了大家熱議的車型。而凱迪拉克第二款純電車型——IQ傲歌也將在北京車展迎來上市,雖然IQ傲歌的定位要稍低,但是整體設計依舊保持了銳歌的神韻,高級感依舊在線。

在動力方面,IQ銳歌將會搭載雙電機四驅系統,並擁有4822/1912/1643mm的車身三圍以及2954mm的軸距。考慮到目前IQ銳歌的定價僅爲29.77萬元起,後續IQ傲歌的入門門檻有望將在20萬元出頭,這個價格對于這麽一款有著較高定位和不俗設計感的車型來說,應該還是比較具有競爭力的。

在多款車型都宣布降價以後,凱迪拉克目前是堅定不移地走起了性價比的路線,而作爲目前凱迪拉克産品線中唯一有走量可能的新能源産品,IQ傲歌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因此對于它的最終定價我們也是可以小小地期待一下。

沃爾沃EX30

作爲沃爾沃旗下最小的SUV,EX30是一款采用的是浩瀚架構打造而來緊湊型純電SUV,該車定位與極氪X以及沃爾沃自家的XC40 Recharge高度重合,走的也是精致小車的路線。

在尺寸方面,EX30長寬高分別爲4233/1838/1555mm,軸距爲2650mm,可見得益于純電平台的應用,雖然EX30尺寸小巧,但是軸距數據還是相當“越級”的。

在動力方面,EX30將提供單電機、雙電機兩種動力,前者最大功率272馬力,後者最大功率428馬力,零百加速能分別達到5.3秒和3.6秒。對于其定位而言,EX30的整體吸引力其實並不差,不過這類精致小車在國內的受衆面依舊偏窄,它要想獲得比較體面的銷量,也許需要一個足夠驚喜的價格才有可能實現了。

大衆 ID.UNYX與衆

大衆(安徽)旗下的新車ID.UNYX中文名稱將被定爲“與衆”,新車將在北京車展正式亮相。雖然同屬ID序列,但是在外觀設計上,與衆的設計要遠比同級的ID.4系列激進,新車沿用了海外西雅特品牌旗下Cupra Tavascan車型的設計,整體造型極爲凶狠。

在機械部分,同樣采用MEB平台的與衆,在動力、續航方面都與ID.4系列基本保持一致,新車將擁有340馬力的系統總功率,並提供前後雙電機四驅,搭載由甯德時代生産的三元锂電池。

雖然在外觀上與衆能給到我們不錯的新鮮感,但是MEB平台在當下的新能源市場中已經稍微有些落後了,它也並沒有太多獨特的競爭力。作爲大衆品牌抛開一汽與上汽後的一次大膽嘗試,與衆在上市後要想成功,也許得先闖過ID.4 X以及ID.4 CROZZ這兩關。

寫在最後

在不久前,我國的新能源滲透率剛剛突破了50%,這也意味著選擇新能源車的人已經正式從“少數”變爲了“多數”,傳統燃油車的式微已經呈現出不可阻擋的趨勢,而這也意味著外國品牌要想繼續在中國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要加快電動化的轉型。

從這些即將登場的海外品牌純電新品中我們不難看出,部分品牌的吸引力相較于它們在燃油車時代的表現,確實是出現了較爲明顯的下滑,而智能化方面的表現恰恰是它們被國産品牌拉開最大差距的地方。但是隨著智能化開始受到重視,部分回過神來的品牌其實也在慢慢開始發力,采用與中國企業合作又或者自研的方式來彌補與中國品牌的差距。但是從客觀上來看,目前中國品牌的純電動産品整體吸引力確實是要勝于合資或者進口品牌。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某些在燃油車時代就擁有運動基因的品牌,比如現代N系列、保時捷Macan EV,在電動化以後同樣也願意將更多的精力與成本放在駕控上,堅持爲新時代的消費者提供優秀和充滿樂趣的操控感受,這種堅持其實也是值得我們肯定的,也許只有一台足夠好玩的電動車,才有機會讓那群堅定地燃油黨,擁有一個擁抱電動化的理由。

1 阅读:118
评论列表
  • 2024-04-25 09:22

    你就問問那被燒死的保時捷電車車主,她在地下是否後悔買了這雜牌電車!

車主指南

簡介:汽車文化聚集地,汽車圈深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