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第一屆、第二屆“全國優秀應用法學論文成果獎”評選結果的通報

最高人民法院 2024-03-29 10:54:17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第一屆、第二屆

“全國優秀應用法學論文成果獎”

評選結果的通報

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廳字〔2023〕5號),促進應用法學研究和法治實踐的深度融合,構建應用法學研究成果評價規範及標准,由最高人民法院主辦、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和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聯合承辦的第一屆、第二屆“全國優秀應用法學論文成果獎”評選活動現已完成。

評審標准注重司法實務對法學理論研究成果的實踐檢驗與科學反饋,堅持促進應用法學研究和法治實踐深度融合。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審方式,對2017-2023年發表在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的法學論文進行嚴格篩選,每屆各推選出2000篇進入評審,邀請來自全國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中國法學會等法律實務及理論研究部門的資深專家,按照專業領域,經過嚴格的初評、複評、終評等程序,並專門成立由法律實務部門資深專家及科研院所知名學者參加的評審委員會,對擬獲獎論文逐一進行評議,最終評選出第一屆“全國優秀應用法學論文成果獎”20篇,第二屆“全國優秀應用法學論文成果獎”20篇。現將評選結果予以公布。

希望各級人民法院和廣大應用法學研究人員學習借鑒上述優秀成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從促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高度,以高質量應用法學研究服務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件:

1.第一屆“全國優秀應用法學論文成果獎”獲獎名單

2.第二屆“全國優秀應用法學論文成果獎”獲獎名單

最高人民法院

2024年3月28日

附件1第一屆“全國優秀應用法學論文成果獎”獲獎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作者單位以論文發表時爲准)1.民法典編纂與中國民法學體系的發展作者:王利明    中國人民大學(原載于《法學家》2019年第3期)

2.濫用知情權的邏輯及展開作者:王錫鋅    北京大學(原載于《法學研究》2017年第6期)

3.地方法院庭審實質化改革實證研究作者:左衛民    四川大學(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第6期)

4.我國民法典分則創設居住權制度的立法理由作者:申衛星    清華大學(原載于《現代法學》2018年第2期)

5.關于人民法院民商事審判若幹問題的思考作者:劉貴祥    最高人民法院(原載于《中國應用法學》2019年第5期)

6.網絡侵財犯罪刑法規制與定性的基本問題作者:劉憲權    華東政法大學(原載于《中外法學》2017年第4期)

7.認罪認罰案件的證明標准作者:孫長永    西南政法大學(原載于《法學研究》2018年第1期)

8.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思想、方略和實踐作者:張文顯    中國法學會(原載于《中國法學》2017年第6期)

9.有限公司股東優先購買權侵害救濟研究——兼評《九民紀要》的相關裁判規則作者:李建偉    中國政法大學(原載于《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4期)

10.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作者:沈  亮    最高人民法院(原載于《人民司法》2018年第34期)

11.追求裁判的社會效果:1983-2012作者:宋亞輝    南京大學(原載于《法學研究》2017年第5期)

12.宅基地使用權的制度困局與破解之維作者:陳小君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原載于《法學研究》2019年第3期)

13.正當防衛如何才能避免淪爲僵屍條款——以于歡故意傷害案一審判決爲例的刑法教義學分析作者:陳興良    北京大學(原載于《法學家》2017年第5期)

14.人工智能時代的司法權之變作者:季衛東    上海交通大學(原載于《東方法學》2018年第1期)

15.聶樹斌案再審:由來、問題與意義作者:胡雲騰    最高人民法院(原載于《中國法學》2017年第4期)

16.混合共同擔保的法律規則:裁判分歧與制度完善作者:高聖平    中國人民大學(原載于《清華法學》2017年第5期)

17.民法分則物權編立法研究作者:崔建遠    暨南大學(原載于《中國法學》2017年第2期)

1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適用探微作者:喻海松    最高人民法院(原載于《中國應用法學》2017年第4期)

19.民法典編纂視野下的個人信息保護作者:程  嘯    清華大學(原載于《中國法學》2019年第4期)

20.行政訴訟合法性審查原則新探作者:程  琥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原載于《法商研究》2019年第19期)附件2第二屆“全國優秀應用法學論文成果獎”獲獎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作者單位以論文發表時爲准)

1.習近平法治思想中法治政府理論的核心命題作者:馬懷德    中國政法大學(原載于《行政法學研究》2020年第6期)

2.司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風險及倫理規制作者:王祿生    東南大學(原載于《法商研究》2019年第2期)

3.認罪認罰案件如何實現“以審判爲中心”作者:龍宗智    四川大學(原載于《中國應用法學》2022年第4期)

4.爲什麽說我國已經進入輕罪時代作者:盧建平    北京師範大學(原載于《中國應用法學》2022年第3期)

5.檢察機關如何行使好保留的職務犯罪偵查權作者:朱孝清    中國法學會(原載于《中國刑事法雜志》2019年第1期)

6.法秩序統一原理下未成年人保護制度的刑民銜接適用作者:劉豔紅    中國政法大學(原載于《現代法學》2021年第4期)

7.訴源治理的理論、實踐及發展方向作者:李占國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原載于《法律適用》2022年第10期)

8.個人信息處理者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民事責任作者:楊立新    中國人民大學(原載于《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1年第5期)

9.夫妻債務的基本類型、責任基礎與責任財産——最高人民法院《夫妻債務解釋》實體法評析作者:汪  洋    清華大學(原載于《當代法學》2019年第3期)

10.論公安偵查權與行政權的銜接作者:張澤濤    廣州大學(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2019年第10期)

11.互聯網經濟下重讀“競爭關系”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上的意義——以京、滬、粵法院2000-2018年的相關案件爲引證作者:陳  兵    南開大學(原載于《法學》2019年第7期)

12.量刑建議的若幹問題作者:陳國慶    最高人民檢察院(原載于《中國刑事法雜志》2019年第5期)

13.企業合規不起訴改革的八大爭議問題作者:陳瑞華    北京大學(原載于《中國法律評論》2021年第4期)

14.司法審查中的行政行爲“明顯不當”標准作者:周佑勇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載于《環球法律評論》2021年第3期)

15.警務數據采集與運用中的法律問題探究作者:高文英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原載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16.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引切實貫徹實施《民法典》綠色條款作者:陶凱元    最高人民法院(原載于《法律適用》2020年第23期)

17.防衛過當不法判斷的立場、標准與邏輯作者:梁根林    北京大學(原載于《法學》2019年第2期)

18.刑事訴訟法與監察法的銜接難題與破解之道作者:程  雷    中國人民大學(原載于《中國法學》2019年第2期)

19.個人信息泄露侵權責任構成中的“損害”——兼論風險社會中損害的觀念化作者:謝鴻飛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載于《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1年第5期)

20.非法人組織與其他組織的關系困局及其破解作者:譚啓平    西南政法大學(原載于《法學研究》2020年第6期)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