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VS掘金超深度前瞻:球隊、球員、陣容、戰術層面全解析

愛上籃球 2024-04-21 01:00:34

前言:這可能本賽季我花費心思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我希望可以由淺入深,幫助大家盡可能的了解這輪系列賽,從而達到一個更好的觀賽體驗。

西部首輪,湖人VS掘金

目錄

第一部分:球隊數據分析

第二部分:球員打法、數據分析

第三部分:陣容、輪換博弈分析

第四部分:戰術、體系、優缺點分析

第五部分:X因素及可能的調整分析

球隊數據分析

丹佛掘金:

本賽季57勝25負,聯盟第二,進攻效率聯盟第五、防守效率聯盟第八,淨效率聯盟第四。

洛杉矶湖人:

本賽季47勝35負,聯盟第十二,進攻效率聯盟第十五、防守效率聯盟第十七,淨效率聯盟第十九。

由于湖人隊全明星前後,陣容打法發生了極大改變,所以我們再附上一條湖人全明星後的數據:

全明星後,湖人進攻效率聯盟第四、防守效率聯盟第二十三,淨效率聯盟第十四。

常規賽整體數據,作爲一個“大樣本數據“,客觀而冷漠的體現出了掘金和湖人兩隊的實力差距——就算我們考慮到湖人的實際實力強于他們的戰績呈現;就算我們單獨拎出湖人全明星後的數據——他們在淨效率上,依然明顯和掘金是兩檔球隊。

這意味著兩件“宏觀”上的事——1、掘金整體比湖人更穩定;2、掘金整體攻防比湖人更均衡。

這裏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去年。

對比上賽季交手時,雖然兩隊的陣容變化並不大(都只是第五人、第六人有所改變),但從打法風格上來講——掘金依然是那支掘金,湖人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上賽季全明星後,湖人防守效率聯盟第四,進攻效率聯盟第十四——和本賽季全明星後的數據相比,可以說是“兩極反轉”:

去年對陣掘金時,湖人是一支守強攻弱的球隊;但今年,他們卻變成了攻強守弱的球隊。

這種打法風格上的轉變並非是主動發生的,但卻在全明星後讓湖人收獲了不錯的成績,由此,系列賽的第一個疑問産生:

湖人會堅持他們全明星後的風格和掘金對攻?還是會回歸全明星前乃至上賽季的風格,嘗試依靠防守?

當然,還有一種瘋狂的想象:

倘若奇迹發生,文森特、丁威迪甚至雷迪什可以突然爆發,拿出各自最好版本甚至超越最好版本的進球能力......湖人也許能夠做到兩者兼顧。

就如同奇異博士在時間寶石中看見對決滅霸的千萬種可能一樣——這,是湖人僅有的幾種獲勝可能之一。

但回歸現實,競技體育並不是拍電影,我們依然需要認清概率的殘酷:掘金在整體穩定性、攻防兼備程度上明顯優于湖人,並且兩者存在檔次差距。

接下來,我們來深入分析一下兩隊在球隊數據層面,和上賽季有何不同。

湖人的進攻提升

湖人這邊,得益于拉、八、勒布朗的三分把握性提升,本賽季他們在三分産效上比起上賽季有明顯提升——在範德比爾特、施羅德的位置被八村壘、雷迪什、丁威迪、普林斯等人頂替後,他們陣容中可以被放空協防的人變少了,這給了他們更寬敞的球場空間以及更好的定點得分能力(定點突和定點投都變好了)。

而當然,一個賽季的磨合之後,如今他們陣地戰也能打得比上個賽季更細致了——更多的切入、更多的戰術變化、更多的轉移球、連線,讓湖人不再會面對對手簡單的收縮或聯防就一籌莫展。

(他們的陣地進攻效率從上賽季的聯盟第19,上升到了本賽季的聯盟第7,這還是算上全明星前的數據)

(其中一個被忽視的貢獻者是丁威迪,本賽季他進攻端的在場/不在場差值斷檔領先全隊,除去陣容變化之外,丁威迪的到來解決了湖人側翼處理球、替補二控、缺乏突破、缺乏攻防兼備的後場球員等諸多問題——但另一個考驗也隨之而來,丁威迪在對陣掘金時是可用的嗎?實際上他的發揮好壞重要性完全不亞于文森特)

湖人的防守下滑

是的,湖人的防守下滑比起上賽季肉眼可見——他們的領防人降級了,對位能力也降級了,文森特直到最近才複出,而當他不在的時候,湖人從一號位到三號位的防守比起上賽季都堪稱“史詩級”削弱:拉塞爾<施羅德;裏夫斯<上賽季的自己;八村壘<<範德比爾特。

當場上同時有拉塞爾+裏夫斯+八村壘的時候,你的防守就不可能好到哪去。(即便他們很努力。)

現在,問題在于,如今湖人最重要的領防人(文森特)已經回歸。湖人會繼續選擇容忍現在的防守、相信自己的進攻嗎?他們的進攻能力足以和掘金對拼並且贏球嗎?

還是說湖人放棄進攻陣容,重新回歸防守陣容只是時間問題?

一切取決于比賽的實際過程——以我對于哈姆的觀察,作爲一個防守至上刻在骨子裏的教練,假如湖人對攻失敗、防守崩盤,他恐怕不會有太多的耐心——但這是否正確?

如今我們就像站在人字路口,只有向前走才會知道答案了。

再說說掘金。

銜接端降級、轉換進攻降級

雖然掘金本賽季從總體的四要素、籃板球等方面來看與上賽季差別不大——但作爲球隊第六、第七人的布朗、傑夫格林出走,還是讓掘金銜接端出現了一絲“破綻”:

一個很直觀的數據,上賽季掘金使用超過100回合的八套陣容裏(除了首發,自然就是銜接端了),只有一套淨效率爲負值——那是一套納吉頂替了約基奇位置的陣容,而除此以外,波普、波特、穆雷、甚至戈登的下場,都沒有給掘金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本賽季,掘金使用超過100回合的十二套陣容裏,淨效率爲負值的達到達到六套——占到了一半。

簡單來說,掘金可靠的陣容排列組合變少了——雖然他們可以通過砍輪換、增加首發陣容的時間、增加約基奇的上場時間來”縮減銜接端“——但這也意味著他們的首發陣容會面臨更多的消耗。

能不能把握的住,就是湖人的事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湖人第一輪對掘金是好事又不是好事——湖人自己的體能雖然還沒被消耗,但掘金的體能也同樣還沒被消耗。

而除此以外,掘金本賽季還有一項退步——他們的轉換進攻。

上賽季的西決前瞻中,我們就寫到了戈登、布朗、波普、格林帶給掘金的轉換進攻進步——他們的轉換得分從19-20賽季的聯盟第21,進步到了22-23賽季的聯盟第7——而本賽季,隨著布朗和格林的離去,掘金的轉換進攻得分又掉回了聯盟第23。

我想大家都還記得上賽季掘金的轉換進攻帶給了湖人多大傷害——如果本賽季掘金的抓轉換能力真的出現了下滑,那麽對于後場運動能力較弱,前場還有一老一脆的湖人來說絕對是好消息。

(但從常規賽的幾次交手中,我其實並未明顯感知到這種下滑,不知是小樣本的原因還是掘金這個賽季轉換數據下滑另有隱情?)

而剩下的一些數據對比就比較老生常談了:

那些會令湖人頭疼的“血脈壓制”式數據

通常來講,湖人是聯盟第一攻框大隊,油漆區得分第二,4英尺內命中率聯盟第一;但碰上掘金,約基奇+戈登巨大的前場體型剛好能對應上這點——掘金本賽季限制對手4英尺內命中率聯盟第6,其中戴維斯面對約基奇43中18,命中率僅41.7%(這點似乎該留在球員分析部分說?)。

而反之,通常來講湖人的內線防守都很可靠——戴維斯的護框能讓大部分球隊忌憚,湖人限制對手4英尺內出手頻率聯盟第五;但碰上掘金,偏偏對手喜歡攻禁區(4英尺出手頻率聯盟第五),而且濃眉還沒什麽辦法——本賽季掘金對陣湖人場均在禁區得56分,而湖人的賽季平均禁區失分是51分。

此外,湖人是本賽季罰球出手第二多的球隊——殺傷力,是湖人重要的得分手段。但掘金的首發五人組尤其是尼古拉-約基奇在控制犯規方面非常在行。

丹佛掘金,一定程度上對湖人存在“血脈壓制”——這是由兩隊的核心以及風格決定的,盡管本賽季湖人有一些風格上的改變、掘金有一些可預見的下滑,但這最多算是縮小了湖人與掘金的差距。

從宏觀來看,湖人對陣掘金,依然是毫無疑問的“下風局”。

球員打法、數據分析

這裏爲了節約篇幅,我們就不一一羅列數據了,直接給出一些我個人觀點的結論——就是這輪系列賽球員層面的“重點”:哪些球員、哪些進攻方式是應該被“禁止”的?

湖人這邊:

勒布朗在轉換進攻中是大殺器、他作爲擋拆持球人與戴維斯的詹眉擋拆、作爲掩護人與後衛擋拆後的下順(每回合1.27分)對掘金都非常有殺傷力、本賽季他的接球三分命中率達到47%、無球切入每回合能拿到1.47分——以上,是我認爲勒布朗在對陣掘金時“應該采取”的進攻方式。

而不建議他采取的進攻方式有哪些?

一對一單打,尤其是面對戈登的一對一單打,本賽季勒布朗的單打每回合得分是0.95——還不錯,但面對掘金這樣首發五人組進攻效率在120分以上的對手時,依然不夠高效——而且這麽做會很大程度上消耗自己的體能。

持球三分,尤其是第四節的持球三分,本賽季勒布朗的持球投三分命中率只有33.8%,而如果我們精確到第四節,則只有31.6%——雖然勒布朗有超巨的自信,但我希望教練組告訴他減少這些投籃。

背身單打,這一項有一些爭議——勒布朗本賽季的背身效率還不錯,能達到每回合1.01分,不亞于聯盟背身得分前十中的一半人。而他在錯位掩護後對小個的點名背打更是堪稱他的殺招之一——這種背打是他應該采取的進攻方式,我希望他減少的是那些背打後的翻身跳投(尤其是非錯位情況下)。

也許我對勒布朗有些嚴苛——但是對手是一支進攻強大的球隊,他們每個回合都在用高效的方式得分,考慮到湖礦的幾次交手勝負都在幾個回合之間,過多的低效嘗試是應該避免的——就像勒布朗自己說的一樣,他們需要打出“沒有錯誤的籃球”。

然後是戴維斯。

擋拆下順是戴維斯最應該采取也是最擅長的得分方式——坦白來說,這也是我唯一能確認的對戴維斯來說正確的得分方式。

AD在對陣掘金時的處境就是這麽尴尬——他還有一項大殺器是低位單打,但是面對約基奇討不到便宜(上面說過了,41.7%...);此外,本賽季他也沒有找回他的中遠投(長兩分命中率28%,持球兩分命中率37.7%)......

以常規賽數據來看這些都不是很好的得分方式,但總要有人來消化這些出手,而且如果AD只是化身卡佩拉、每場得個十幾分,湖人是沒希望擊敗掘金的——聽天由命吧。

(希望AD在季後賽能拿出更好的表現,他得能把那些該死的中遠投、在約基奇頭頂的抛投扔進去,湖人才有戰勝掘金的機會)

而後,裏夫斯和拉塞爾沒什麽好說的——他們也沒有太多的進攻方式,無非就是擋拆、定點、轉換——做出正確的閱讀、該投的時候別猶豫就是了。(文森特、丁威迪同理)

我們著重說說八村壘:

作爲本賽季湖人全明星後的第四得分點(場均16.2分),八村壘在這輪系列賽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防守端,湖人很可能需要他大量時間去接管約基奇;其次,在進攻端,湖人也離不開他的貢獻:

從球場位置說起——本賽季,八村在湖人陣中通常落位在底角,而且通常是弱側底角,這個位置的定點回應質量,對于球隊的整體進攻效率、乃至拉開空間的效果至關重要。

本賽季,八村壘場均通過定點進攻得到4.9分、每回合得分達到了1.19,超過聯盟88.3%的球員——這是湖人全明星後進攻強大、流暢的重要原因。

當八村壘能夠以45%甚至50%以上的命中率命中底角三分時(賽季45%),對手弱側底角的球員就不敢來協防湖人弧頂和強側的擋拆下順——湖人最重要的進攻方式因此受益,而詹、眉、拉、裏都是受益者——而且,我們近期在湖人的比賽中,還能頻繁的看到八村壘在弱側底角配合強側擋拆的切入,這也是讓湖人陣地戰變得“更細致”了的原因之一。

一句話總結——八村壘的定點回應質量,直接關系到湖人進攻體系的流暢程度。

而另一方面則關于對位:

掘金的陣容中主要有兩大防守問題:一是首發陣容中的波特;二是缺乏約基奇、戈登之外的“第三高度”(小喬丹的水平恐怕難以信任)。

而這兩點,對應到湖人身上,關聯到的名字就是八村壘——首發陣容中,波特對位的是八村;而銜接端陣容中,八村通常是湖人的第二或者第三高度。

也就是說,實際上八村這個點,是湖人對掘金“錯位優勢”、“針對弱環”優勢最大的一個點。(他能對陣掘金屢屢打出上佳表現不是沒有原因的。)

八村一直以來都被看做是得分手(作爲球隊第四甚至第五選擇,場均16分真不少了),本賽季他完成了進化後,進攻手段也很多樣——他的接球投籃很不錯;他的切入威脅十足;他如今也能在接球後完成攻擊close out的定點突破;還有一手招牌中距離。

從戰術層面上來講,八村的發揮是湖人最切實際的抹平濃眉對位劣勢、抹平和掘金進攻差距的方式——就看他能不能做到了。

如果八村能在這個系列賽場均得到16分以上,湖人和掘金的差距將被大大縮小。

然後說說掘金這邊。

首先,掘金這支球隊,本身就非常少“不合理”的出手——他們總是用最高效的方式打球、約基奇總是能爲隊友創造甜點區的機會並且找到他們,而他們每個人最擅長的得分方式還剛好能成爲一套Combo(連招)。

這就是掘金如此無解的原因。

他們的五人組不像凱爾特人一樣個個鼎鼎大名,但是他們各司其職、在各自的領域都是頂尖高手:

阿隆-戈登作爲空間4號位三分不夠准,也缺乏自主進攻手段,但當約基奇爲他拉開空間,他反跑切入、掩護下順、扣籃位接應的攻框能力是頂級中的頂級(聯盟可沒有多少能腿下繞球平框扣籃的家夥);

小邁克-波特作爲一名准頂薪球員,同樣缺乏自主進攻和處理球能力——但在約基奇身邊,他只需要做他擅長的接球就拔、跑無球掩護、反跑空切就行——他的身材、射術優勢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每百次出手效率在隊內僅此約基奇;

賈馬爾-穆雷從未證明過他作爲一號位主控串聯全隊的能力,但在約基奇身邊他無需證明自己——約基奇寬厚堅實的掩護放大了他擋拆、借掩護投籃的威脅、而約基奇能夠在高位拉開空間,讓穆雷有了發揮自己反跑、背打技術的機會——他和約基奇已經一起打了7年球了,他們的“二人轉”是聯盟最默契、最無解的雙人戰術之一;

而波普更不用說了,這種能外切、能內切,能下快攻,能在三個區域(內線、中距離、三分)得分的無球型球員,簡直和約基奇與掘金天作之合。(波普如果在“貧攻”球隊,三分産量低算是個缺點,但在掘金這根本不叫事)

那麽湖人面對掘金,什麽進攻方式是“絕不允許”、什麽進攻方式是“可接受”的呢?

從數學的角度,來看看掘金的各類得分數據:

面框一對一單打,每回合得分聯盟倒數第四(0.85分);

擋拆持球得分,每回合得分聯盟第十八(0.89分);

擋拆下順,每回合得分聯盟第五(1.24分);

背身單打,每回合得分聯盟第四(1.10分)

定點得分,每回合得分聯盟第五(1.10分)

手遞手得分,每回合得分聯盟第八(0.97分)

切入得分,每回合得分聯盟第七(1.36分)

無球掩護得分,每回合得分聯盟第五(1.09分)

然後,讓我們將掘金高效的進攻方式標紅,將掘金低效的進攻方式標藍。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

掘金強點在于以約基奇爲代表的內線得分、由他進攻威脅牽動協防而形成的定點得分、各類戰術跑動後的得分;

而弱點在于外線自主的擋拆持球投、一對一單打。

那麽我們由此開始大致勾勒湖人應該強調的防守重點:

首先,無論是低位還是手遞手、切入、無球掩護,掘金所有高效的進攻都是由約基奇發起的——而湖人在內線又沒有人可以阻擋約基奇,所以很顯然,湖人的第一目標是盡量阻止約基奇接球。

但這正是最困難的地方。

約基奇不像大多數傳統中鋒,需要落低位要位接球——約基奇本身有控球能力、有外線威脅,而掘金還爲約基奇設計了非常多套利用各種無球掩護幫助約基奇在攻擊區域接球的戰術(如果有下一篇會寫到)——想要阻止他接球,你首先需要拉到外線、可能需要擠過很多掩護、甚至可能需要全場緊逼約基奇。

這正是上賽季湖人後來不用戴維斯對位約基奇的原因——戴維斯在低位也阻止不了約基奇,而且他很難擠過掩護、還容易被拉到高位。

考慮到勒布朗的體能和進攻任務,這個活兒還是要八村來幹。

但,不要對此抱太大的希望——八村99%的概率做不到減少約基奇的觸球頻率,但即便如此,湖人也需要他這麽做——只是爲了更多的消耗約基奇。

而在約基奇接到球後,要強調的東西則更多。

圍繞著約基奇,掘金有無數種真真假假的手遞手、切入、無球掩護戰術而且環環相扣(同樣戰術環節再講),他們會不斷地讓你做選擇題——是否該換防?是否該協防?該提前擠掩護、Top lock防上線?還是該防下線以防back door空切?

防守掘金,無法通過單一強調某種防守方式實現,這與湖人本賽季防守鹈鹕、防守步行者有著巨大的不同——球員除了需要執行教練的策略、要求之外,還需要有一定的防守智商,能夠對掘金的即興變化做出臨場反應和正確判斷。

對于目前這支防守資源並非頂級的湖人來說,這無疑是個艱巨的任務。

我個人角度的建議:

不要過度協防,通過擠掩護限制穆雷,盡量將約穆孤立起來,不要讓掘金通過約穆二人轉帶動全隊(尤其弱側對位波特的球員不要輕易離開波特協防),1-3號位遇到無球掩護可執行換防。到了第四節和關鍵時刻,可以考慮更激進的防守方式以及陣容選擇。

由此,我們進入對位和輪換部分。

對位與輪換

對位方面,掘金的核心五人組是確定的,對位方面也不會有什麽變動——而湖人這邊的不確定性則大很多:

系列賽第一場,湖人大概率還是會維持原本的首發:拉、裏、詹、八、眉。

對位情況從常規賽最後一次交手來看,大致是拉塞爾對波普、裏夫斯對穆雷、詹姆斯對波特然後4-5錯防——八村對約基奇,戴維斯對戈登。

這套首發五人組對決,可以預見湖人很難限制對手。

常規賽的三場對決,約基奇已經證明了八村完全無法限制自己(打八村23中16,命中率69.7%)——我自己結合回合數算了一下,每回合得分大概1.20分,也就是百回合進攻效率120分——著實不低。(但上面說過,這麽防是爲了消耗約基奇體能,讓約基奇盡量“單打獨鬥”。)

而裏夫斯對位穆雷則更麻煩——本賽季裏夫斯防守下滑顯著,而約基奇的掩護又特別紮實,裏夫斯作爲領防人很難對約穆二人轉形成太大幹擾。

防不住約穆,就不可能防住掘金。(最理想的狀況下,預計掘金首節得分也會在25分以上)

當然,這套明顯偏進攻的陣容目的也不是防住掘金,而是與對方對攻。

但對攻不代表可以不重視防守,這裏依然有幾個要點是我認爲哈姆應該向球員強調的:

1、八村一定要盡量繞前阻止約基奇接球,而不是僅僅4-5錯防等著濃眉來幫自己;

2、裏夫斯盡量提前擠過掩護,如果意識到無法擠過,他應該嘗試走下線——這裏需要他自己有一定的判斷;

3、詹姆斯對位波特,盡量不要離開波特協防,適當“容忍”掘金中路的擋拆動作。(其他人對位波特同理)

這其中1和3想必大家都能理解,我來解釋一下2——讓穆雷得到遠射的機會固然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但是湖人這個陣容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有舍有得是必然的,能擠過自然擠過最好,但是如果擠不過,比起讓穆雷、約基奇形成對八村2打1,我認爲選擇合適的時機走下線屬于風險越大收益越大的決定:

首先,穆雷選擇自己出手則意味著約基奇不觸球了——掘金百回合120分的約基奇低位打八村和百回合124分的下順得分就沒有了,而約基奇沒有在下順中接到球,也意味著他沒法二次處理找到戈登或者波特、波普——掘金百回合110分的無球掩護+定點也沒有了。

湖人有幾率能夠把掘金變成歐文獨自帶隊的獨行俠——主打一個歐文擋拆拔起就射——有被射穿的風險,但,假如穆雷投丟,湖人也有機會拿到長籃板推起反擊。

其次,掘金通常的輪換模式是約基奇接近打滿首節,穆雷第一節打半節,然後無論手感好壞,他都需要下去休息一會,然後二、四節初上來帶替補——這樣一來,無論穆雷遠射手感好壞,都會面臨“手感被打斷”。(其實可能不用太擔心把穆雷手感“養出來”)

反之,如果穆雷因爲在第一節意識到小裏會走下線,試圖“越俎代庖”、出手過多,可能也會在體能上對他銜接端單獨帶替補的效果産生一些影響。

當然,以上屬于“理想化”構想,實際實現概率是很低的,還有一種較壞的情況更可能發生:

裏夫斯完全無法阻擋穆雷,穆雷開局便手感滾燙;八村壘也無法限制約基奇,掘金僅憑約穆組合就單節轟出30+以上,而湖人這套陣容進攻端的火力也沒能與掘金對飙,開局便陷入兩位數以上的劣勢——那麽,湖人可能就需要迅速的調整他們的陣容了。

調整的方法很簡單——拿下裏夫斯,拿上文森特或者丁威迪之一,加強後場的領防能力。

來聊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話題:文森特能成爲“穆雷終結者”嗎?

我是這麽認爲的——首先,無論執行任何防守策略,文森特防穆雷的效果一定比小裏強得多,更重要的是,他夠快、夠壯、敢貼——帶給穆雷的消耗會非常大。(大于丁威迪、施羅德)

但他能做到很大程度上限制穆雷、甚至像部分湖人球迷幻想的那樣“鎖死”穆雷嗎?

坦白來說,我認爲他做不到——起碼去年在熱火他沒有做到。

兩個事實擺在眼前:

1、總決賽第一場熱火用文森特主防穆雷,穆雷22中11砍下26分,隨後三場,熱火換成巴特勒、科萊布馬丁主防穆雷;

2、總決賽文森特對位穆雷,穆雷總計16中8,命中率50%,還要高于他對位施羅德時(33中16,48.5%);而巴特勒、馬丁限制穆雷的效果都好于文森特。

事實說明:文森特的防守雖好,但並未好到能一己之力“終結穆雷”的程度。

他比起施羅德,優勢主要在于更強壯——不容易被穆雷低位單吃,且能帶給穆雷更多的消耗——但是以他的身高,同樣很難做到明顯幹擾穆雷的投籃。

(如果單說幹擾投籃這一項,丁威迪還有可能做的更好)

回到輪換的話題上。

換上文森特和丁威迪,湖人點對點限制穆雷的效果肯定會變好,但這樣做也有其弊端:文森特和丁威迪目前的進球能力都很不穩定,掘金很可能會嘗試讓對位他們的球員適當放空加大協防力度——如果他們能回應還好,如果他們不能回應,遠射不中掘金推起反擊,分差還可能會進一步拉大。

而湖人首發陣容在第一場比賽中的表現,將極大程度的關聯到哈姆變陣的決心——雖然丹佛高原極難攻克,但湖人絕無可能平靜地接受再次帶著0:2回到洛杉矶。

從我的角度而言,湖人的“對攻陣容”不可能一直收到好的效果,變陣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何時變,差別很大。

還是我們去年提到的:系列賽如牌局,雙方手中的對策牌、容錯率都是有限的,提前犧牲容錯率、提前打出對策牌,後續的調整空間就會變小——而且,你幾乎不可能“走回頭路”,一個陣容被放棄後,你就很難再在後續將它重新帶回比賽。

所以,對于湖人來說,最理想的情況是他們賭贏了第一局:掘金第一場在對飙中沒能贏過湖人,湖人這套首發在對陣掘金時表現很好,證明了這套首發攻防邏輯有可行性,然後還能將這套邏輯延續到第二場、甚至第三場;

“較爲理想”的情況是——湖人雖然輸掉了第一場,但是問題並不是出在首發陣容上,他們可以“再賭一次”,通過完善其他細節來爭取拿下第二場(其實湖人常規賽對掘金的最後一戰就是這種情況);

而“最不理想”的情況是——掘金看上去完全拆解了湖人這套首發,湖人後半賽季的贏球邏輯被擊碎,他們只能被迫在第二場甚至下半場變陣,將命運交到文森特、丁威迪的手裏,並且後續已經基本沒有了調整空間。(這就有點像是上賽季西決的局面了......)

那麽說完了首發,我們再說說假如打到關鍵時刻,湖人的終結五人組該怎麽選。

這裏,請允許我傾情推薦——斯潘塞-丁威迪。

是的,目前來講比起文森特,丁威迪在常規賽的表現贏得了我更多的信任。

打到關鍵時刻,湖人的進攻大概率會由勒布朗來策動,而關鍵時刻追求成功率,一方面你要保證自己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你需要限制對手的成功率——所以拉塞爾,還是更有可能成爲需要被放棄的那一個。(除非他真的手感火熱)

而讓我選擇丁威迪而不是文森特的原因,除了他本賽季打了更多的比賽、有更好的競技狀態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丁威迪有比文森特更大的體型——文森特只能纏穆雷、消耗他的體能,但是以去年總決賽的經驗看,文森特是很難幹擾到穆雷的二段式大跳投的——而丁威迪常規賽已經用關鍵時刻封蓋利拉德向我們展示了他幹擾跳投的能力。

此外,掘金關鍵時刻不止會打約穆二人轉,波特、波普也是側翼危險的埋伏者——當需要換防、補防到他們時,丁威迪的身高和幹擾投籃能力也讓我更安心一些。

另外,湖人還可能延續他們上賽季關鍵時刻防守掘金的方式——詹姆斯去領防穆雷,一旦穆雷和約基奇擋拆就由戴維斯換防——相信詹眉的換防能力,從而化解對于“領防”的需求,這可能有助他們將最好的投籃點拉塞爾留在場上(他可以繼續對位波普)。

實話實說,上賽季穆雷顔射了勒布朗,但我並不認爲他每次都能做到。

(當然,這裏只是假設,實際情況很可能是當場拉、裏、丁、文誰效果更好就用誰)

最後,我們說說銜接段。

陣容深度、銜接段強度被認爲是掘金本賽季最顯著的“降級”。但實際上,湖人想把握住銜接端打出優勢卻並不容易。

首先,到了季後賽,掘金一定會縮短輪換,增加約基奇的上場時間——這會很大程度上,解決掘金銜接端的進攻問題——而布勞恩、沃特森其實在防守端並沒有那麽糟糕。

(包括雷吉-傑克遜、霍勒迪在約基奇身邊其實也並不怎麽拖後腿)

掘金的主要麻煩在于約基奇下場的階段——從數據上看,掘金只要有約基奇+其他兩名首發在場,無論剩下兩人怎麽搭配,淨效率幾乎都是正的;而當約基奇不在場時,無論他們怎麽搭配,淨效率幾乎都是負的。

這段時間當然是湖人應該努力把握的——但是,尼古拉-約基奇可是個不折不扣的體力怪——上賽季打湖人,他場均上場42分鍾,還是在受到了一定犯規困擾的情況下。

“倒數6分鍾,我要開始了哦”。

而另一方面則關于湖人自身——雖然理論上,湖人本賽季是深度更好的一方,但他們在對陣掘金時究竟有多少球員是“可用的”?

讓我們來算算。

首發五人組之外,範德比爾特受傷、伍德受傷,湖人還剩下丁威迪、文森特、普林斯、雷迪什、海斯、克裏斯蒂。

這其中,克裏斯蒂大概率已經掉出輪換可以忽略不計。而剩下的五個人中,還有兩到三個不確定性很大的:

雷迪什,由于已經確定極其糟糕的進球能力,以及對進攻空間的毒性,他在輪換中的順序不太可能排在丁威迪、文森特的前面——文森特比他更擅長追小後衛、丁威迪也可以搖擺到3號位,而且這兩人作爲外線接應點、副控的質量和意義都遠高于雷迪什(即使在進不了球的情況下)——除非丁威迪和文森特都被穆雷爆了個體無完膚,而雷迪什證明了自己能防住穆雷,否則雷迪什大概率是要掉出輪換的。

普林斯,普林斯作爲一名3D球員其實有一定的上場價值——但是,我對于他的防守紀律性、尤其是無球專注度非常擔心,而且普林斯的防守定位在對陣掘金時也有點尴尬——領防對面箭頭的任務輪不到他,他也做不好;對位戈登他體型不夠;對位波特、波普甚至布勞恩、霍勒迪這些狡猾的無球跑動射手、空切高手又容易暴露他無球專注度差的問題。

這輪系列賽,除非普林斯能夠顯著的改善他無球專注度的問題,不然他的上場時間很可能也就在十分鍾左右。(盡管他是一個很不錯的定點射手)

而最後一個不確定性很大的球員就是文森特——是的,文森特的防守很好,但是我們已經多次說過,只有他找回自己的進攻才能真正成爲湖人的那塊“完美拼圖”——如果他在進攻端進不了球,那麽他也只是“處理球強化版”雷迪什。

那麽實際上,湖人對陣掘金的可用輪換大概是首發五人組+丁威迪、文森特、海斯、普林斯——在深度上,和掘金的首發五人組+雷吉、布勞恩、霍勒迪、沃特森其實並沒有拉開質量差距。

不過考慮到掘金在約基奇下場後的護框羸弱,以及詹姆斯本賽季在更好體能下大概率能交出更高的沖框頻率(海斯現在的下順威脅其實也很可觀),我還是看好湖人成爲銜接端中占優勢的一方。

(只是能否真正在創造創造出明顯的比分優勢就說不准了——因爲掘金也會針對自身缺乏高度做調整,一定會加大收縮內線的力度,這時候如果湖人的外線投不進也很難實現快速上分,很可能陷入雙方都打鐵的局面)

不過最後,湖人依然有一個可能會在第一、二場成爲破局點的“殺手锏”——就是像他們上賽季對陣金州勇士時一樣,利用前兩場詹眉較好的體能狀況,忽然完全改變輪換方式,在銜接端增加詹眉的上場時間甚至幹脆讓詹眉打滿銜接端——這時,就要看作爲優勢方的掘金能不能拉下臉面,跟著湖人一起變輪換了。

科爾的高傲和固執在上賽季“殺死”了衛冕冠軍勇士,那麽同爲衛冕冠軍的馬龍會怎麽做?我們很快就知道了。

戰術、體系、優缺點分析

那麽接下來,就到了最重要的戰術分析部分。

考慮到篇幅問題,本篇我們著重分析一下掘金擅長的戰術,以及湖人應該采取的防守方式和應該強調的防守細節。

至于湖人攻掘金,哪些方式好、哪些方式壞我們上篇其實也大致說了,這賽季雖然他們陣地戰細致了很多,但是戰術變化還是有限、而且掘金的防守紀律性也較好,更多是看球員自己的發揮——比如對位能不能打進、能不能把握住定點懲罰協防、能不能正確閱讀防守之類的。

那麽我們通過本賽季湖人和掘金的三次交手,結合掘金的戰術本,來解析一下掘金的那些“王牌戰術”。

約基奇

要聊掘金,當然要從約基奇開始——約基奇是掘金進攻體系的那顆太陽,而其余的所有事都是圍繞著他進行的。(百回合觸球110次,斷檔時聯盟第一,甚至遠超持球大核東契奇)

約基奇在掘金戰術體系中,主要的落位和發起方式有三種——一種是以他爲終結點的低位進攻,一種是以他爲發起點的肘區進攻,一種是他與後衛的擋拆進攻。

這三種進攻,在掘金的占比較爲均衡——在制定防守策略時、你無法只考慮其一或者其二。

而防守這三種進攻的重點也有所不同:

1、低位進攻。

低位進攻,毫無疑問是約基奇最主要的得分方式,也是掘金戰術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而防守約基奇的低位進攻,與防守聯盟中其他大個子有很大不同——上文中我們也有提過,約基奇不僅可以自己持球推進、有很出色的射程,更重要的是,自從2020年西決折戟後,邁克-馬龍針對約基奇被霍華德糾纏、接球困難的問題,爲約基奇制定了非常多的動態低位接球戰術。

掘金常規賽對陣湖人的第三戰,我們多次看到約基奇利用無球掩護輕松在禁區要到位置,然後單吃錯防他的八村壘:

開局第一攻,掘金就閱讀到了湖人的4-5錯防策略,約基奇利用布勞恩在罰球線的掩護,打一個“Slice”到右側低位,而掘金也爲他清空了強側,約基奇背打單吃八村打中。

這個回合布勞恩掩護的“妙用”就在于,他幫助約基奇輕松化解了八村的防接球策略(可以注意八村一開始是緊貼約基奇的)讓約基奇幾乎沒有消耗任何體能就到達了“甜點區”。

這個戰術掘金非常常用,我們再看幾個:

這個回合,是穆雷在和布勞恩第一張圖幾乎同樣的位置(換成了肘區),爲約基奇設置了一個盲點背掩護(Rub),讓約基奇輕松的要到很深的位置接球,然後一對一單吃八村壘。

而除了Rob和Slice cut之外,掘金還有非常多套利用無球掩護讓約基奇輕松在禁區得分的戰術:

這個戰術名爲“5 POP”——原本通常是爲4號位設計的無球掩護切出戰術,但掘金改爲讓約基奇借掩護切出接球——一般情況下,防守約基奇的都是大個子,他們很難擠過掩護(即便八村也是如此),而從罰球線到籃下都是約基奇的“高效終結區”,一旦接球很容易形成輕松得分。

而且這個戰術與其他戰術融合,形成Combo:

這個回合,約基奇先是在底角爲波特做了一個切入籃下的“Pin down”掩護——波特借掩護切入,八村就需要協防,而在八村被吸引注意力的一瞬間,約基奇切出,借肘區穆雷的無球掩護兜出,打一個“Zipper”,從而獲得三分空位。

八村這個回合再次失位了,而且他太執著于撲防約基奇的三分,其實很容易被造成進攻犯規甚至送3+1——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如果雷迪什能閱讀到掘金的戰術意圖,他應該選擇和八村換防——但我們是站在上帝視角這樣說,事實上當穆雷和約基奇像彼此跑去的時候,你根本無法知道這是一個“Zipper”(掩護外切)還是一個“UCLA”(約基奇掩護穆雷內切)。

有時候我其實理解哈姆所說的——“要是他們能把戰術告訴我們,我們就能防住了”——對陣一些戰術水平高超的球隊,確實會有這種感覺。

我們再看其他變化:

“5 pop”固然討厭——但假如防守約基奇的球員能提前擠過不就行了嗎?

是的,這也是我剪輯這些畫面的原因(我相信湖人教練組也在做一樣的事)——當你可以提前閱讀對手的戰術,防守自然會變得容易。像是這個回合,掘金連續第三次打給約基奇的肘區無球掩護戰術(5 POP),八村壘就閱讀站位努力擠過了。

但,破解第一重戰術並不意味著結束——約基奇罰球線拿球,雷吉手遞手回傳兜到底角後,湖人所有人都有一種“以爲安全了”的感覺。

但隨即——底角的霍勒迪突然加速,假裝借雷吉的pindown兜出,其實卻是跑了一個V字直切籃下。約基奇人到球到。

這個戰術也有名字:“C Pin”——約基奇肘區或弧頂持球策應,底角的雙人下掩護戰術。

和5 POP結合,低位戰術秒變肘區策應戰術只是其一,“C Pin”本身後續也還可以銜接手遞手、回傳掩護人back door空切創造出更多變招。

你問我該如何防守?

首先,還是我說的——湖人球員需要能夠閱讀出這一戰術,然後,他們才能保持足夠的專注度、知道何時補防(弱側的詹眉)、知道如何輪轉。

然後是掘金這一節連續第五個回合打“5 POP”——有點不尊重的意味了,但接下來這樣不尊重的畫面還有很多。

好歹這個回合算是防住了——八村提前擠過了掩護,濃眉放空戈登留在禁區協防,戈登底角三分不中。

然後到了第四節關鍵時刻,掘金殺死比賽依然用到了肘區無球掩護、約基奇低位接球戰術:

這是第一個回合我們展示過的肘區“Rub”掩護——八村雖然繞過,但也再次被約基奇要到了很深的位置,然後約基奇強碾八村、戴維斯協防、裏夫斯選擇去補籃下的戈登防止約基奇內傳內——但這樣一來,外線的霍勒迪就空了。

戴維斯對小裏這個回合的選擇有些不滿,但其實小裏也未必錯——戴維斯大概是覺得自己能完成籃下的一防二,但裏夫斯看到的是戈登切入時戴維斯還沒轉過身來——由于一旦位置過深,八村在約基奇面前就行同空氣,所以這實際上是一次3打2,無論怎麽做都很難完美。

(不會有人怪詹姆斯不補位吧??他對位的可是這場三分5中5的波特,之前已經因爲協防吃了不少苦頭了)

隨後下一個回合,掘金再次故技重施——一摸一樣的戰術,這回戴維斯不敢協防的那麽激進,約基奇面對八村壘一個遠距離勾手命中——你可能覺得掘金的戰術精妙,但實際上,約基奇這樣的終結能力才是戰術能成立的根本。

而這兩個回合,或者說這場比賽,可以解釋我上面部分說不建議決勝階段湖人采取4-5錯防的原因——決勝階段,每個回合對手的得分都很要命,而掘金“5 POP”、“Rub”戰術打八村的成功率太高了。這是決勝階段不可承受之重。

(八村如果主防約基奇,目的在于前三節消耗約基奇體能,而且保護戴維斯不受犯規困擾,但關鍵時刻,還是戴維斯主防更好)

來看幾個戴維斯防守時,面對同一戰術的防守效果:

雷吉傑克遜“Rub”,但戴維斯繞過掩護極快,而且後續面對約基奇的一對一單打,抵抗能力也強于八村很多。這個回合成功逼約基奇出球並造成了失誤。

穆雷設置肘區掩護,約基奇“UCLA cut”直切籃下,但戴維斯再次極快的擠過了掩護,配合弱側底角的補防,從身後封蓋了約基奇的抛投。

掘金再次“Rub”讓約基奇到低位,但約基奇單打戴維斯倒地失誤。

掘金第四節繼續打“Rub”,這次戴維斯被擋住,變成八村壘換防,而即便有戴維斯在身後協防幹擾,約基奇還是面對八村打中高難度勾手——這個賽季,八村頗有些變成約基奇瞄准鏡的意思。

而這只是最基礎的“Rub”——當掘金融入更多變化,連濃眉也無計可施:

和上面八村防守的一個回合一樣的戰術:“Pin down”+“5 POP”——這個回合濃眉同樣上當,被底角的切入吸引了注意力,導致後續被5 pop擋住——而且還是連續“中計”兩次。

我希望湖人教練刻意強調一下這個戰術,讓球員們在看到約基奇去做底角Pin down時就提前知道掘金打的是什麽戰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防住掘金。

有一句名言叫:“防守不能同時做兩件事”。

面對這樣的戰術Combo,僅靠臨場反應可不行。

而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球員們面對約基奇低位單打時的協防反應、防守注意力:

這兩個回合約基奇“Slice”到右側低位單打後,普林斯和裏夫斯被這組對位吸引了太多注意力——普林斯直接漏掉了穆雷的空切,裏夫斯也漏給了波特空位。

比起八村壘、濃眉被低位強吃,這樣的漏人我更加不能容忍——教練組需要向球員強調,約基奇除了低位單打強悍以外,還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傳球手之一——如果他要前轉身走中路,就讓他走吧,請不要讓掘金其他人得到機會。

約基奇的動態地位戰術還有很多、變化也還有很多,但篇幅原因我們只能說到這了。

總而言之,面對約基奇的低位戰術我有四個建議:

1、側翼不要過度協防

2、爭取提前預判戰術

3、關鍵階段不要采用45錯防

4、如果八村真的讓約基奇太過予取予求,請換回常規對位。

接下來我們說說約基奇的另一種戰術:

2、肘區進攻

肘區進攻,其實就不僅僅牽扯到約基奇了——掘金有非常多以約基奇肘區或者高位策應發起的戰術,其中穆雷、波特、波普、戈登等人的王牌戰術也包含其中。

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C Pin”:

約基奇高位拿球,強側側翼爲四號位做底線背掩護——爲沖擊力十足的戈登創造直殺籃下的機會。

約基奇肘區拿球,這回由于對位改變,湖人防的不錯,戴維斯用他的長臂幹擾了約基奇給戈登的傳球路線——但隨即,掘金變招,穆雷再上來和約基奇打手遞手(上面提到過的變招方式之一),吸引協防、分球側翼波普,三分打鐵。(但是好機會)

如何破解這類戰術?

首先,認識戰術依然是第一位的——第一張圖,如果普林斯和雷迪什直接換防,戈登就不會有空切機會,而第二個回合濃眉有了准備,及時轉身幹擾傳球路線,就成功防下了這一戰術。

這個戰術可以看作是戈登的“王牌戰術”之一。

接下來我們在看幾個更重要——不,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戰術。

賈馬爾-穆雷

穆雷和約基奇的“約穆連線“被認爲是掘金最強的殺招之一,但除了擋拆和手遞手,他們其實還有相當多的招牌戰術:

賽季揭幕戰、2月9日對陣掘金,關鍵時刻,湖人都敗在同一人手下——不是約基奇,二是穆雷。

而他們被打敗的方式則更加恥辱——揭幕戰第四節,他們被掘金同一戰術連打六次;2月9日,他們被掘金同一戰術連打三次。(實際上,賽季和掘金最後一次交手,他們也是被穆雷一個戰術連打兩次帶走)

這兩個戰術分別是:“Eblow Split”;“Spanoulis”。

先看第一個:

約基奇肘區持球,穆雷另一側爲波普做背掩護,波普做Split切入——用穆雷和波普的掩護會讓防守方猶豫是否應該換防,制造出防守混亂,而約基奇則負責精准的將球給到出現機會的球員。

而且這個戰術還有很多“變招”:

借掩護球員可以不做切入,改爲掩護後再找約基奇手遞手。

也可以正常在掩護後做Split切入——然後掩護球員在兜出,找約基奇做手遞手。

還可以以“Elbow Split”爲假起手式,直接不叫球肘區的約基奇,改來一次擋拆。

假如Split 空切被卡住,手遞手也沒有機會——可以再變一個“Ghost”(幽靈掩護)。

還可以變成被掩護者假裝跑手遞手、掩護人突然Split 切入。

一個戰術,六種變招——針對的還恰恰是湖人場上防守最差的兩個點——被連打6個,一點不怨。

那麽這個戰術是“無解”的嗎?湖人到底應該怎麽放?好在,我還是找到了湖人成功防守的回合:

在第一次交手被連打六個恥辱性帶走後,接下來的兩場比賽湖人逐漸“認識”這個戰術了。

首先,當掘金側翼2-3號位掩護時,湖人需要首先封堵被穆雷掩護球員的Split切入——這個回合伍德就做到了提前預判搶路線,很好。

接下來,防守穆雷的球員也不能掉以輕心——穆雷可能借手遞手、也可能back door空切,必須保持十二分警惕——這個回合,普林斯做的也很好。

你看,哪怕再厲害的戰術,只要你把他“認出來了”,再加上相對合理的防守資源配置,它就不會是完全無解的。

這個回合也是一樣,首先,湖人的對位配置相對合理了——雷迪什、裏夫斯,雷迪什腳下夠快,裏夫斯相當聰明(他開始認得這個戰術了)。

當掘金打Elbow Split時,面對1-3號位擋拆,裏夫斯和雷迪什直接換防——從而破壞了約基奇最好的傳球角度,隨後,裏夫斯也和上圖的普林斯一樣,對穆雷後續的擺脫假動作保持了十二分的警惕——于是,這個回合成功防下。

選取這個戰術分析,第一是這個戰術是掘金面對湖人比較喜歡打的戰術之一——尤其當湖人的後場組合是拉塞爾+裏夫斯時,他們肯定會嘗試這個戰術,湖人需要對此做足准備才能避免第一場的慘劇發生;

而第二,是這個戰術剛好是一個1-3號位的掩護戰術——和很多其他的1-3號位掩護戰術有異曲同工的意思,我沒辦法把每個戰術都拿出來講一遍,所以用它可以做一個很好的例子——上文我所建議的,湖人應該在1-3號位掩護時堅決換防就是由此而來。

再講另一個穆雷很喜歡打的戰術:“Spanoulis”:

“Spanoulis action”——此戰術由著名希臘後衛斯潘諾裏斯發揚光大,所以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傳統的“Spanoulis”是後衛從底線兜出,先借底角的Pin down掩護,再借上線的手遞手掩護直接投籃——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進攻球員的跑動接球投籃能力,讓進攻球員繞場與防守球員完成一次“賽跑”——再結合多次掩護,創造出直接接球投籃的機會。

而在如今的NBA,我觀察到這一戰術不再嚴格的以從底線借Pin down掩護的形式發起——許多一號位球員(比如默裏),也會從弧頂、側翼直接進行切入然後“兜圈”——而相應的,掩護人的位置自然也會發生變化。

像掘金的“Spanoulis”就是戈登約基奇(4、5號位)在弧頂落位,穆雷先借約基奇的掩護切入,接著從內線兜出,再接戈登的手遞手、再借約基奇的掩護——短時間內完成一圈借三次掩護的“沖刺跑”然後獲得投籃或直殺籃下的機會。

掘金的這一戰術就是純仗著約基奇、戈登掩護瓷實、穆雷無球跑動能力強,來利用連續掩護制造出手機會和錯位——如果你沒有足夠好的領防資源,跟不住,就只能像這兩個回合的普林斯一樣吃癟。

(一個回合被打進、一個回合被造成犯規)

而2月9日對陣掘金,最後時刻掘金就是憑借連打三次“Spanoulis”帶走湖人:

第一次,普林斯勉強在前三個掩護跟上——但當穆雷在折返找約基奇掩護一次,普林斯就被抓到了錯位——約基奇強碾吸引協防,助飛沃特森結束。

第二次,普林斯被穆雷過第二個掩護時的反跑空切騙到,隨後,穆雷再兜出借約基奇的手遞手、掘金弧頂兩人順勢“關門”,就把普林斯關在了門外。

第三次——普林斯跟住了穆雷,海斯也跟住了戈登突然的UCLA CUT——原本這個回合掘金的戰術算是被湖人破解了,但由于前兩個回合導致剩1分鍾落後5分,裏夫斯铤而走險試圖搶斷,最終爲自己的魯莽付出了代價,比賽也就此被帶走。

掘金打這個戰術非常多,那麽這個戰術應該怎麽防呢?我們還是有不少正面案例的:

第一種方式——實在跟不住,可以換。

這個戰術,約基奇是站高位的,進攻威脅沒有那麽大,可以先換防,再通過後續輪轉消除空位——這個回合湖人做得就不錯。

但當然了——能跟住、能擠過掩護,才是防守這一戰術最好的解法。

一名擠掩護能力足夠好的領防人,就是破解這一戰術的不二法門。(文森特:有人叫我?)

而最關鍵的一點和以上所有的戰術一樣——湖人需要一定程度上,能夠通過掘金的站位提前閱讀出戰術。這樣他們才能對對手的動作做好准備、選擇最合適的防守方式。

以上,就是賈馬爾-穆雷常規賽對陣湖人,使用最多的兩個戰術(除了基礎的擋拆、手遞手之外)。

當然,除了這兩個戰術,穆雷還會打大量的stack、Iverson cut、pistol、wide等戰術,但篇幅和時間原因就沒有辦法一一列舉了。

同樣對湖人防守穆雷、防守掘金的肘區策應、無球掩護戰術提幾個建議:

1、需要領防能力(當然可能湖人會先嘗試對攻)

2、4、5號位掩護擠過;

3、1-3號位掩護換防。

最後一個戰術強調點我留給小邁克爾-波特。

常規賽波特對陣湖人場均21.7分——防守約基奇、穆雷已經很困難了,讓掘金的第三得分點也得到20分以上是湖人無法承受的。

來看看波特喜歡執行的戰術,以及湖人防守波特存在的問題:

首先,波特大部分時間是作爲定點射手的。這個回合我認爲小裏做出了錯誤的防守選擇——穆雷約基奇手遞手,帶走了湖人兩人的注意力,隨後穆雷回球約基奇。

此時此刻,約基奇在弧頂、波特也在弧頂——但小裏選擇了放掉波特去補約基奇——放掉三分威脅更大的,去補三分威脅更小的,而且最後證明了他的體型在約基奇面前也沒有任何的抵抗之力。

這是湖人需要避免的“不聰明的選擇”。

看完了反面案例,再看一個正面案例:

下半場開局第一攻,掘金打手遞手+另一側“Zipper”切出——這回裏夫斯牢牢跟住了波特,並且早早就看穿了掘金的“zipper”,直接繞過掩護提前攔截傳球路線完成搶斷快攻。

這就是我所說的“防商”(其實湖人還有很多展示了不錯防商的回合,但篇幅和時間原因只能隨緣展示了)。

掘金下個回合再次打同一戰術——注意看小裏和詹姆斯,他們已經提前預知了這個戰術的攻擊點會在哪,所以他們始終對波特的動作保持著十二分的敏銳。

當你能夠閱讀對手的戰術時,就會有好事發生。

而換成那些“防商差”的球員,波特就很容易得到機會:

約基奇高位策應,波特穆雷側翼掩護——普林斯和裏夫斯溝通失誤,兩人都去追穆雷,給了波特空位——犯錯的是普林斯,面對掘金的1-3號位掩護,他應該換防而不是擠過。

掘金的Ghost掩護——這個回合執行者不是波特,但這也是波特經常打的戰術——普林斯再次在該換還是該擠過的問題上出錯了。

還是那句話,我認爲湖人應該貫徹1-3號位換防,盡量避免漏給對手這樣的大空位接球投機會。(也就是濃眉說的“簡單機會”)

波特、穆雷擋拆——克裏斯蒂糟糕的防守選擇。

這種時候,跟死波特不要離開半步就對了,協防不是此時此刻應該做的事。

約基奇中路突破,但真正的攻擊點是戈登給波特的背掩護——海斯被約基奇吸引了注意力,沒有及時換防,這是錯誤的。

戴維斯的錯誤協防選擇——內線有詹姆斯在補了,沒必要爲了刷這一下卡放空波特——職業球員有時會習慣性的重視籃下、中路超過空位三分,但當那個人是波特時,湖人應該重新考慮以下防守的優先級。

拉塞爾和丁威迪的糟糕溝通,讓波特獲得了Ghost掩護空位三分的機會——這是一個換成波波維奇會火冒三丈的回合。

總而言之一句話:除非絕對必要,否則請協防球員不要輕易離開小波特。

時間原因,戰術環節只能潦草結束了——准備東西其實很多,但是動筆的時間留的太少了。甚至最重要的約穆擋拆變化都已經沒時間講......

至于本輪系列賽的“X因素”——我會毫不猶豫的給到文森特、八村壘和丁威迪——他們是湖人陣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也是表現上下限差距最大的。

假如他們都能拿出理想中的發揮,那麽湖人又和掘金的一戰之力。

但假如他們全部沒能發揮出預期中的作用——那麽湖人整個賽季所做的備戰幾乎等于白費了,結局也可想而知。

雖然本篇文章最後完成的效果我們不滿意,但其實該說的點也算是說到了——剩下的在微博補充吧。

Go Lakers Go!

0 阅读:162

愛上籃球

簡介:愛籃球,愛生活!